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428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搬运物品的搬运车。在搬运车中,支承部件(50)具备支承状态下接触物品(90)的底部(94)的支承部(60)。将底部(94)从支承部(60)离开而物品(90)被保持于保持部(20)的状态设为保持状态,支承部(60)形成为,支承状态下的物品(90)相对于水平面(H)的倾斜角度(A)与保持状态下的物品(90)相对于水平面(H)的倾斜角度(A)不同。斜角度(A)不同。斜角度(A)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搬运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搬运物品的搬运车。

技术介绍

[0002]如上所述的搬运车的一例被公开于日本特开2012

64799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下,
技术介绍
的说明中括号内所示的附图标记是专利文献1的附图标记。专利文献1中,作为搬运物品的搬运车,公开了搬运收纳容器(4)的顶棚搬运车(A)。该顶棚搬运车(A)具备沿行进路径(3)行进的行进部(11)、保持收纳容器(4)的保持部(10)、使保持部(10)相对于行进部(11)升降的升降装置。顶棚搬运车(A)的行进时,收纳容器(4)在被保持于保持部(10)的状态下,被配置于在行进部(11)的下部设置的罩体(17)的内部。
[0003]在专利文献1中,收纳容器(4)是在侧面形成有用于使基板(5)出入的开口(6)的开放式晶圆匣。为了防止基板(5)从被保持于保持部(10)的收纳容器(4)的开口(6)飞出,在专利文献1的顶棚搬运车(A),设置有具备能够移动至与基板(5)的侧面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从基板(5)的侧面离开的离开位置的接触体(26)的飞出防止机构(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搬运车,前述搬运车搬运物品,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保持部、升降装置、支承装置,前述主体部沿移动路径移动,并且具备容纳前述物品的容纳部,前述保持部保持前述物品,前述升降装置使前述保持部相对于前述主体部升降,前述支承装置支承被容纳于前述容纳部的前述物品,前述支承装置具备从下方支承前述物品的支承部件、驱动前述支承部件的支承驱动部,前述支承驱动部在前述保持部由于前述升降装置而升降从而被保持于前述保持部的前述物品在前述容纳部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移动的情况下,呈使前述支承部件从前述物品的升降路径避让的避让状态,在前述物品被容纳于前述容纳部的情况下,呈使前述支承部件进入前述升降路径而借助前述支承部件从下方支承前述物品的支承状态,前述支承部件具备在前述支承状态下接触前述物品的底部的支承部,将前述底部从前述支承部离开而前述物品被保持于前述保持部的状态设为保持状态,前述支承部形成为,前述支承状态下的前述物品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与前述保持状态下的前述物品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不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升降装置具备使前述保持部升降的升降驱动部,将比前述容纳部靠下方配置的前述物品容纳于前述容纳部的情况下,前述升降驱动部执行容纳时上升控制后,前述支承驱动部执行进入控制,之后,前述升降驱动部执行容纳时下降控制,前述容纳时上升控制是,前述避让状态下使保持着前述物品的前述保持部上升而使得前述底部被比前述支承部靠上方地配置的控制,前述进入控制是,使前述支承部件进入前述升降路径而使得前述支承部被配置于前述底部的下方的控制,前述容纳时下降控制是,使前述保持部下降而使得前述底部接触前述支承部的控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使未保持前述物品的前述保持部从前述容纳部的外部上升至内部的情况下,前述升降驱动部使前述保持部沿一方向从前述保持部的当前的位置上升至前述容纳部的内部的基准位置后,将前述保持部维持在前述基准位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前述升降装置具备使前述保持部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使被支承于前述支承部件的前述物品移动至前述容纳部的外部的情况下,前述升降驱动部执行排出时上升控制后,前述支承驱动部执行避让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直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