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像极限缩小导致视觉感知饱和现象的判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4068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图像做极限缩小,利用缩小图中注视点概率分布熵的方差判断感知饱和的方法,包括以下各个步骤:(1)先使用自大到小的缩小因子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像极限缩小导致视觉感知饱和现象的判断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视觉
,具体地讲是一种判断图像缩小引起的视觉感知饱和现象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一些神经生理与心理学实验研究从跟踪人眼入手,观察其在视觉感知产生过程中的表现。相关实验揭示了人类依靠注视眼动来产生视觉感知;视知觉由一系列的注视(fixation)和跳视(saccade)过程产生。注视时,人眼聚焦局部区域采集信息,经视觉神经网络处理产生感知刺激。注视期间人眼并非固定不动,而是幅度很小地不自主抖动——产生“微跳视”(micro

saccades),形成对注视区域的重复扫描,相关信息经人脑神经网络生成重复视觉刺激;当微跳视幅度越来越小时,视觉感知达到饱和,诱发跳视——人眼转而注视其他区域。除了视觉,人类的触觉、嗅觉等其他感知过程都有重复采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
[0003]人眼观察场景时除了“微跳视

跳视”现象外,晶状体和瞳孔还有细微变化,可能导致晶状体凸镜焦距、进光量等发生改变。这样的现象会对视觉感知造成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极限缩小导致视觉感知饱和现象的判断方法,是依据人眼观察场景时眼焦距变化导致视网膜上投影成像的图像尺度变化,引起图像中注视点位置变化;而注视点之间距离的改变,类同于人眼微跳视幅度的变化,当其越来越小时会形成视觉感知饱和的效果,进而导致人脑眼系统产生场景中是否存在有明显物体的视知觉。2.为了利用这种视觉感知饱和现象,本发明提出对图像尺度做极限缩小,利用注视点在图像空间概率分布熵的变化量最小值来判断感知饱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各个步骤实现:1)先使用自大到小、不同的比率因子K
i
对原始图像I进行下采样,构造出多个下采样图像I
i
,目的是逐步缩小图像直至图像中的目标消失;2)利用注视点预测算法计算I
i
的注视点预测图S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晨王涵宇王致畅边疆裴轶敏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