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341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包括:超滤膜滤芯,其中部设有净水口、两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原水管路连接,原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出水口处设有第二控制阀,净水口处设有连接有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反渗透膜滤芯,其设有净水端、纯水端和浓水端,纯水端与纯水管路连接,净水端连接有第三支路;浓水储存容器,浓水端通过第四支路与浓水储存容器连接,浓水储存容器通过第五支路与第四支路连接且连接于第三控制阀与第一增压装置之间;正常制水模式和逆冲洗模式的配合,反渗透膜滤芯生成的浓水得到回用,有效提高反渗透膜滤芯浓水回收率及整个系统水利用率,减少浓水排放,并且延长系统上各滤芯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用水健康的日益关注,净水设备逐渐受到广大用户的使用。现有的一些净水系统,其利用超滤膜滤芯和反渗透滤芯配合使用。而用水过程中,反渗透系统产生的浓水一般直接排放,人们在日常用水时会产生大量的浓水,这样无疑是对水的严重浪费,为此,需要对净水系统进行改进,提高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及整个系统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包括:
[0006]超滤膜滤芯,其中部设有净水口、两端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原水管路连接,所述原水管路上设有第一控制阀,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净水口处设有连接有并联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三控制阀和第一增压装置,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四控制阀;
[0007]反渗透膜滤芯,其设有净水端、纯水端和浓水端,所述纯水端与纯水管路连接,所述净水端连接有第三支路,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并联接入所述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上设有第五控制阀;
[0008]浓水储存容器,所述浓水端通过第四支路与所述浓水储存容器连接,所述浓水储存容器通过第五支路与所述第四支路连接且连接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之间,所述第五支路上设有第六控制阀和第一单向阀。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正常制水模式和逆冲洗模式的配合,使得反渗透膜滤芯生成的浓水得到回用,有效提高反渗透膜滤芯浓水回收率及整个系统水利用率,并且延长系统上各滤芯的使用寿命。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增压装置包括第一变频泵和第一压力阀。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水质检测器,所述纯水管路上设有第二水质检测器,所述第四支路上设有变频阀,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位于所述第一支路与第五支路连接点的上游侧。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原水管路上设有第二变频泵和第二压力阀。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浓水储存容器上设有第一水位检测器组和/或第三水质检测器,所述浓水储存容器连接有排水管路,所述排水管路上设有第七控制阀。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五支路上还设有第八控制阀,所述第八控
制阀与所述第一单向阀在所述第五支路上为并联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纯水管路上设有纯水储存容器,所述纯水储存容器上设有第二水位检测器,所述纯水储存容器连接有供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上设有第九控制阀和第三增压装置。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路上连接有第六支路,所述第六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之间,所述第六支路上设有第十控制阀,所述第三增压装置包括第三变频泵和第三压力阀,所述第六支路接入所述供水管路且连接于所述第三压力阀的上游侧。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上游侧的所述原水管路上设有第七支路,所述第七支路上设有第十一控制阀。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纯水管路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纯水储存容器为密封容器,所述纯水储存容器上设有呼吸阀和杀菌装置。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的系统结构布局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超滤膜滤芯100;净水口110;进水口120;出水口130;
[0025]原水管路200;排水支路210;纯水管路220;排水管路230;供水管路240;
[0026]第一控制阀301;第二控制阀302;第三控制阀303;第四控制阀304;第五控制阀305;第六控制阀306;第七控制阀307;第八控制阀308;第九控制阀309;第十控制阀310;第十一控制阀311;
[0027]第一单向阀312;第二单向阀313;第三单向阀314;变频阀315;
[0028]第一支路401;第二支路402;第三支路403;第四支路404;第五支路405;第六支路406;第七支路407;
[0029]第一增压装置510;第一变频泵511;第一压力阀512;第二变频泵521;第二压力阀522;第三变频泵531;第三压力阀532;
[0030]反渗透膜滤芯600;净水端601;纯水端602;浓水端603;
[0031]浓水储存容器700;第一水位检测器组710;
[0032]第一水质检测器810;第二水质检测器820;第三水质检测器830;纯水储存容器900;第二水位检测器910;呼吸阀920;杀菌装置93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4]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其包括超滤膜滤芯100、反渗透膜滤芯600和浓水储存容器700。
[0035]如图1所示,超滤膜滤芯100的中部设有净水口110,两端设有进水口120和出水口130。超滤膜滤芯100的进水口120与原水管路200连接,原水管路200接通外接水源如自来水、地下水等,以利用原水管路200对系统提供原水。在原水管路200上设有第一控制阀301,利用第一控制阀301控制进水口120与原水管路200的水流通闭。出水口130处可连接排水支路210,在排水支路210上设置第二控制阀302,利用第二控制阀302控制超滤膜滤芯100内的水从出水口130处排出与否。在净水口110处分别连接第一支路401和第二支路402,第一支路401与第二支路402之间为并联连接。第一支路401作为净水口110出水的支路,沿水流方向在第一支路401上设有第三控制阀303和第一增压装置510,第三控制阀303控制净水口110往第一支路401排水与否。第二支路402作为净水口110进水的支路,第二支路402上设有第四控制阀304,第四控制阀304控制第二支路402的水流通闭。反渗透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超滤膜滤芯(100),其中部设有净水口(110)、两端设有进水口(120)和出水口(130),所述进水口(120)与原水管路(200)连接,所述原水管路(200)上设有第一控制阀(301),所述出水口(130)处设有第二控制阀(302),所述净水口(110)处设有连接有并联的第一支路(401)和第二支路(402),所述第一支路(401)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第三控制阀(303)和第一增压装置(510),所述第二支路(402)上设有第四控制阀(304);反渗透膜滤芯(600),其设有净水端(601)、纯水端(602)和浓水端(603),所述纯水端(602)与纯水管路(220)连接,所述净水端(601)连接有第三支路(403),所述第一支路(401)、所述第二支路(402)并联接入所述第三支路(403),所述第三支路(403)上设有第五控制阀(305);浓水储存容器(700),所述浓水端(603)通过第四支路(404)与所述浓水储存容器(700)连接,所述浓水储存容器(700)通过第五支路(405)与所述第四支路(404)连接且连接于所述第三控制阀(303)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510)之间,所述第五支路(405)上设有第六控制阀(306)和第一单向阀(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装置(510)包括第一变频泵(511)和第一压力阀(5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401)上设有第一水质检测器(810),所述纯水管路(220)上设有第二水质检测器(820),所述第四支路(404)上设有变频阀(315),所述第一水质检测器(810)位于所述第一支路(401)与第五支路(405)连接点的上游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全屋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管路(200)上设有第二变频泵(521)和第二压力阀(5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延群杨怀青冯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傲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