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植物杀虫剂及其配制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3328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植物杀虫剂及其配制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植物杀虫剂的活性成分为辣蓼汁和苦苓树汁,所述辣蓼汁是将新鲜的水蓼全草进行榨汁和过滤得到的滤液,所述苦苓树汁是用水在高温条件下从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实验证明,对于防治鳞翅目昆虫小菜蛾,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配制的植物杀虫剂在喷施7天后的防治效果与多杀霉素的防治效果相当;对于防治鳞翅目昆虫斜纹夜蛾,喷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杀虫剂7天后防治效果反超甲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植物杀虫剂及其配制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环保植物杀虫剂及其配制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农药是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林业等病虫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或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混合剂及其制剂。农药为农林业植物正常生长保驾护航,是植农、植林人员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原料来源,农药可分为化学农药,微生物源农药及植物源农药。化学农药以其高效、速效、方便、简易、经济等优点占据了农药研究、应用中的主要地位,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意识到化学农药不但会对害虫产生抗性,不利于作物生长,而且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人畜中毒等影响了人类健康。因此,研究天然环保、无污染的微生物、植物等新型农药,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更是人类健康、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0003]辣蓼(Laliao,HERBA POLYGONI PUBESCENTIS),又称辣草,为蓼科蓼属植物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的全草,水蓼生长在湖边河岔及潮湿地方,根须状,表面灰棕色,茎类圆形,表面紫红色或灰绿色,有细棱线,具有毛茸,少数有紫红色小斑点,有的可见穗状花序,气微,味辣。
[0004]苦苓树(Melia azedarach Linn)是楝科的落叶乔木,又称苦楝,多生在山坡脚下或栽在农村屋前房后,道旁路边。树冠宽阔而平顶,小枝粗壮,小叶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渐尖,缘何钝尖锯齿,深浅不一,基部略偏斜。树皮暗褐色纵裂,老皮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花淡紫色,核果圆形或近球形,熟时黄色,宿存枝头,逢冬才落。气微,味苦涩。
[0005]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innaeus)录属鳞翅目,别名小青虫,菜蛾科,世界性迁飞害虫,主要危害甘蓝、紫甘蓝、青花菜等十字花科植物。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ue)也是作物一大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斜纹夜蛾属的一个物种,是棉花主要虫害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获得针对鳞翅目昆虫的环保植物杀虫剂。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了植物杀虫剂。所述植物杀虫剂的活性成分为辣蓼汁和苦苓树汁。所述辣蓼汁可为将新鲜的水蓼全草进行榨汁和过滤得到的滤液。所述苦苓树汁可为用水在高温条件下从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中提取出来的物质。
[0008]上文所述植物杀虫剂中,所述榨汁和过滤可进行1~3次。所述榨汁和过滤具体可进行2次。所述高温可为用火加热煎煮。所述火可为武火和/或文火。
[0009]上文所述辣蓼汁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新鲜的水蓼全草进行榨汁和过滤,收集滤液得到滤液A,将过滤取液后的水蓼渣使用水进行漂洗,过滤,收集滤液得到滤液B,将所述滤液A和所述滤液B混合得到所述辣蓼汁。
[0010]所述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可为新鲜的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所述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可为苦苓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或皮等任何组织和/或器官。
[0011]所述苦苓树汁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粉碎后,加等量水煎煮提取得到的提取液,该提取液即为所述苦苓树汁。
[0012]所述煎煮提取可为1

3次。所述煎煮提取每次可进行1~3小时,如1~2小时。所述煎煮提取可为武火加热至沸腾后改为文火加热。所述煎煮提取具体可为2次。所述煎煮每次具体可进行1.5小时。上文所述植物杀虫剂中水蓼渣的漂洗过程中,所述水和所述水蓼渣的质量比可为0.5:1。
[0013]上文所述植物杀虫剂中,所述使用文火加热的时间可为50~60分钟。
[0014]上文所述的植物杀虫剂中,所述辣蓼汁和所述苦苓树汁的质量比为4~30:5~40。
[0015]上文所述的植物杀虫剂中,所述辣蓼汁和所述苦苓树汁的质量比以原料计满足1g新鲜的水蓼全草:0.6~0.8g新鲜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的比例。
[0016]上文所述植物杀虫剂中,所述辣蓼汁和所述苦苓树汁的质量比具体可为4.8:10或10:12。
[0017]上文所述的植物杀虫剂可含有水。所述水可为清水。所述辣蓼汁、苦苓树汁和水的质量比可为4~30:5~40:100。所述辣蓼汁、苦苓树汁和水的质量比具体可为4.8:10:100或10:12:100。
[0018]上文所述的植物杀虫剂的防治对象可为鳞翅目昆虫。
[0019]上文所述的植物杀虫剂中,所述鳞翅目昆虫可为小菜蛾和/或斜纹夜蛾。
[0020]上文所述的植物杀虫剂中,所述植物可为下述任一种:
[0021]C1)单子叶植物;
[0022]D1)双子叶植物,
[0023]D2)白花菜目植物,
[0024]D3)十字花科植物,
[0025]D4)芸苔属植物,
[0026]D5)甘蓝;
[0027]E2)锦葵目植物,
[0028]E3)锦葵科植物,
[0029]E4)棉属植物,
[0030]E5)棉花。
[0031]辣蓼和苦苓树在制备植物杀虫剂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所述辣蓼可为水蓼全草。所述水蓼可为新鲜的水蓼。所述苦苓树可为上述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所述苦苓树可为新鲜的苦苓树。
[003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备上文所述任一所述植物杀虫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上文任一所述植物杀虫剂中所述的辣蓼汁和所述苦苓树汁作为活性成分,得到植物杀虫剂。
[0034]上文所述植物杀虫剂的使用的方法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所述方法可包括将所述植物杀虫剂配成溶液,在植物生长期进行叶面喷施。
[0035]上文所述方法中,所述植物可为下述任一种:
[0036]C1)单子叶植物;
[0037]D1)双子叶植物,
[0038]D2)白花菜目植物,
[0039]D3)十字花科植物,
[0040]D4)芸苔属植物,
[0041]D5)甘蓝;
[0042]E2)锦葵目植物,
[0043]E3)锦葵科植物,
[0044]E4)棉属植物,
[0045]E5)棉花。
[004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大田试验和室内观察证明,使用辣蓼汁加苦苓树汁的混合物比其单独喷施对鳞翅目昆虫的杀伤力要高。通过配制辣蓼汁加苦苓树汁的混合物得到的辣蓼汁+苦苓树汁植物杀虫剂,使用该植物杀虫剂对鳞翅目昆虫进行喷施,结果显示:对于防治小菜蛾,使用本专利技术中配制的辣蓼汁+苦苓树汁植物杀虫剂与多杀霉素的防治效果相当,且在喷施处理7天后的防治效果更为明显;对于防治斜纹夜蛾,喷施本专利技术的辣蓼+苦苓树汁植物杀虫剂7天后的效果更为明显,且防治效果反超甲维
·
茚虫威处理1.36%。
[0047]因此,专利技术中制备的辣蓼汁+苦苓树汁植物杀虫剂为利用天然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杀虫剂的活性成分为辣蓼汁和苦苓树汁,所述辣蓼汁是将新鲜的水蓼全草进行榨汁和过滤得到的滤液,所述苦苓树汁是用水在高温条件下从苦苓树的组织和/或器官中提取出来的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辣蓼汁和所述苦苓树汁的质量比为4~30:5~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杀虫剂含有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杀虫剂的防治对象为鳞翅目昆虫。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鳞翅目昆虫为小菜蛾或斜纹夜蛾。6.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植物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下述任一种:C1)单子叶植物;D1)双子叶植物,D2)白花菜目植物,D3)十字花科植物,D4)芸苔属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爱花刘帅刘为胜白志刚胡启星孙巨龙刘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棉花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