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24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进气岐管支架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包括:上连接板、下连接板、扩展单元和缓压单元,本方案中,通过扩展单元中的垫板,能够扩展装置安装后与进气歧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分散上连接板上端与进气歧管的应力,通过改变定位块上端插接与垫板下表面的位置,还可对垫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与进气歧管接触;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分别受进气歧管和发动机震动影响,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受震时在外盒内相互贴合滑动将压力传导至第一弹簧组和第二弹簧组,上连接板在将压力传导至第一弹簧组使还可使第一弹簧组带动外盒移动,第二弹簧组还能够将压力传递至下连接板的上端,以避免产生共振,实现了分散受力,提升装置的抗震性能。置的抗震性能。置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进气岐管支架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进气歧管指的是化油器或节气门体之后到气缸盖进气道之前的进气管路。它的功用是将空气、燃油混合气由化油器或节气门体分配到各缸进气道,对于气道燃油喷射式发动机或柴油机,进气歧管只是将洁净的空气分配到各缸进气道,进气歧管必须将空气、燃油混合气或洁净空气尽可能均匀地分配到各个气缸,为此进气歧管内气体流道的长度应尽可能相等。
[0003]如公开号CN202789244U的专利,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歧管支架结构,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进气歧管上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本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在缸体上的第二安装孔本技术在进气歧管增加了支架结构,避免振动过大造成进气歧管断裂,增加支架后进气歧管模态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进气歧管基本可以避免在发动机额定转速范围内与机体发生共振,减少损耗。本技术可适用于多种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的固定安装。
[0004]行业中发动机进气歧管已逐步塑料化,上述专利中,进气岐管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连接板(1);下连接板(2);扩展单元(3),所述上连接板(1)的外壁活动连接有扩展单元(3),所述扩展单元(3)包括活动块(5)、垫板(6)、定位块(7)、支撑杆(8)和连接座(9),所述上连接板(1)的外壁转动连接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垫板(6),所述垫板(6)的下表面插接有定位块(7),所述定位块(7)的下表面和上连接板(1)的外壁各固定连接有连接座(9),两个所述连接座(9)的一端分别与支撑杆(8)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垫板(6)的长度不超过进气歧管的长度;缓压单元(4),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压单元(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压单元(4)包括外盒(10)、第一弹簧组(11)和第二弹簧组(12),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外盒(10)外壁对立的两端,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伸入外盒(10)的内壁的一端外壁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外盒(10)的内壁两侧沿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的滑动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组(11)和第二弹簧组(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和下连接板(2)的一端均开设在有螺孔,所述螺孔的位置分别与进气歧管和发动机一端的尺寸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的进气岐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惠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彤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