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喜雨专利>正文

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310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淋球菌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包括主体、密封机构、试剂瓶、瓶颈、密封圈、进料口、卡块、盖板、第一合页、卡扣、防护壳、第二合页、内胆、滑块、滑槽、携带绳、刻度尺,所述试剂瓶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试剂瓶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瓶颈,所述瓶颈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圈;通过密封机构、试剂瓶、瓶颈、密封圈、进料口、卡块、盖板、第一合页、卡扣、防护壳、第二合页、内胆、滑块、滑槽,有效的加强了其密封的效果,减少细菌的泄露,加强了其安全使用效果,同时便于对其进行闭合,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掉落使其摔碎,使其内部的细菌向外流出,同时可对其进行拆卸安装以及进行清洗,可二次进行使用。可二次进行使用。可二次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淋球菌领域,具体是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淋球菌是淋病奈瑟球菌的俗称,为严格的人体寄生菌,常存在于急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的白细胞中,形态染色类似于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感染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俗称淋病,临床表现以尿道炎、宫颈炎多见,典型症状是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排出黏液或脓性分泌物等,也可侵犯眼睛、咽部、直肠和盆腔等处以及血行播散性感染引起关节炎、肝周炎、败血症、心内膜炎或脑膜炎等。微生物学检查主要是采取尿道脓性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如在中性粒细胞中发现革兰阴性双球菌时,就有诊断价值,必要时进行分离培养。
[0003]现有的试剂瓶在使用时密封效果均不佳,导致其内部的细菌向外窜出,使其工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了其安全性,使其操作不便,不便于对其进行二次固定,容易导致其盖板的打开,使其细菌向外流出,导致感染出现的问题。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了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包括主体、密封机构、试剂瓶、瓶颈、密封圈、进料口、卡块、盖板、第一合页、卡扣、防护壳、第二合页、内胆、滑块、滑槽、携带绳、刻度尺,所述试剂瓶设置在主体的一侧,所述试剂瓶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瓶颈,所述瓶颈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合页,所述第一合页的一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合页的一侧设置有内胆,所述内胆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置有滑槽。
[0007]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与瓶颈紧密贴合,且密封圈的尺寸小于瓶颈的尺寸。
[0008]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第一合页与进料口构成旋转结构,且盖板的尺寸与进料口的尺寸相吻合。
[0009]优选的,所述盖板通过卡块与卡扣卡合连接,且卡块为“凸”形。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壳通过第二合页与试剂瓶构成旋转结构,且第二合页以防护壳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内胆通过滑块与试剂瓶构成滑动结构,且滑块以内胆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携带绳设置在主体的一侧,且携带绳与主体为粘贴结构,且携带绳的
数量为一个。
[0013]优选的,所述刻度尺设置在主体的外壁一侧,且刻度尺与主体紧密贴合,且刻度尺在主体的外壁呈等间距分布。
[0014]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5]1.本技术通过密封机构、试剂瓶、瓶颈、密封圈、进料口、卡块、盖板、第一合页、卡扣、防护壳、第二合页、内胆、滑块、滑槽,有效的加强了其密封的效果,减少细菌的泄露,加强了其安全使用效果,同时便于对其进行闭合,加强了二次固定,使其不易打开,同时对其外壁加强了防护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掉落使其摔碎,使其内部的细菌向外流出,同时可对其进行拆卸安装以及进行清洗,可二次进行使用,避免浪费资源,使用时,首先将密封圈附和安装在瓶颈内部,再将内胆向其内部进行贴边按压,内胆通过两侧的滑块向下滑动安装,向一侧转动盖板,盖板通过第一合页与其进料口进行闭合,按压其盖板,使其盖板上设有的卡块与其进料口一侧开设的卡扣进行向其固定,此时向下一侧拉动防护壳,防护壳通过第二合页向下一侧转动闭合;
[0016]2.本技术通过携带绳,有效的便于对其进行携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其操作便利,使用时,将其携带绳附和安装在试剂瓶一侧,工作人员可手提一侧的携带绳对其进行提拿。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的密封机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的携带绳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的刻度尺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中:1、主体;2、密封机构;201、试剂瓶;202、瓶颈;203、密封圈;204、进料口;205、卡块;206、盖板;207、第一合页;208、卡扣;209、防护壳;210、第二合页;211、内胆;212、滑块;213、滑槽;3、携带绳; 4、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包括主体1、密封机构2、试剂瓶201、瓶颈202、密封圈203、进料口204、卡块205、盖板206、第一合页207、卡扣208、防护壳209、第
二合页210、内胆211、滑块212、滑槽 213、携带绳3、刻度尺4,试剂瓶201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试剂瓶20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瓶颈202,瓶颈20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圈203,密封圈203 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04,进料口204的一侧设置有卡块205,卡块205的另一侧设置有盖板206,盖板20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合页207,第一合页207的一侧设置有卡扣208,卡扣208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209,防护壳20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合页210,第二合页210的一侧设置有内胆211,内胆21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212,滑块21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213。
[0027]通过密封机构2、试剂瓶201、瓶颈202、密封圈203、进料口204、卡块 205、盖板206、第一合页207、卡扣208、防护壳209、第二合页210、内胆 211、滑块212、滑槽213,有效的加强了其密封的效果,减少细菌的泄露,加强了其安全使用效果,同时便于对其进行闭合,加强了二次固定,使其不易打开,同时对其外壁加强了防护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掉落使其摔碎,使其内部的细菌向外流出,同时可对其进行拆卸安装以及进行清洗,可二次进行使用,避免浪费资源,使用时,首先将密封圈203附和安装在瓶颈202内部,再将内胆211向其内部进行贴边按压,内胆211通过两侧的滑块212向下滑动安装,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包括主体(1)、密封机构(2)、试剂瓶(201)、瓶颈(202)、密封圈(203)、进料口(204)、卡块(205)、盖板(206)、第一合页(207)、卡扣(208)、防护壳(209)、第二合页(210)、内胆(211)、滑块(212)、滑槽(213)、携带绳(3)、刻度尺(4),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瓶(201)设置在主体(1)的一侧,所述试剂瓶(201)的上方一侧设置有瓶颈(202),所述瓶颈(202)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密封圈(203),所述密封圈(203)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口(204),所述进料口(204)的一侧设置有卡块(205),所述卡块(205)的另一侧设置有盖板(206),所述盖板(20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合页(207),所述第一合页(207)的一侧设置有卡扣(208),所述卡扣(208)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壳(209),所述防护壳(20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合页(210),所述第二合页(210)的一侧设置有内胆(211),所述内胆(21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块(212),所述滑块(21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2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淋球菌检测试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03)与瓶颈(202)紧密贴合,且密封圈(203)的尺寸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喜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