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301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每组触点上均压接有金属压片,每组多组触点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孔Ⅰ和下孔Ⅰ,金属压片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孔Ⅱ和下孔Ⅱ,上孔Ⅱ与上孔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后侧,下孔Ⅱ与下孔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后侧,下孔Ⅱ内的螺栓上还连接有电缆压片,电缆压片与金属压片之间连接有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螺栓将金属压片压接在触点上,不再使用焊接工艺,增大载流部分的截面积,提升载流能力,将现有技术电缆直插式连接改为盘绕连接,增加了电缆的紧固程度,增大了电缆与端子的过流面积,有利于长期稳定运行。于长期稳定运行。于长期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场站汇流箱内的正负极板是基本的发电单元,起到将光伏板产生的电流汇集并送至逆变器的作用。而常见的的电缆连接方式为采用接线端子将电流引入。
[0003]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是利用端子底部焊脚焊接在极板上进行固定,但是由于接线端子体积较大,经长期运行,该端子在持续负荷运行、线缆拉力、外部箱体受力等综合作用下,会出现端子松动,进而会造成接触不良、接触点电阻增大、发热,甚至造成回路出现烧毁等电气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有效提高电缆与正负极板的连接强度,降低电缆与正负极板连接处的温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包括有极板,极板上设有多组触点,多组触点线性均布,每组触点上均压接有金属压片,每组多组触点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孔Ⅰ和下孔Ⅰ,金属压片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孔Ⅱ和下孔Ⅱ,上孔Ⅱ与上孔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后侧,下孔Ⅱ与下孔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后侧,下孔Ⅱ内的螺栓上还连接有电缆压片,电缆压片与金属压片之间连接有电缆。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组金属压片上压接有压条,压条左右两端通过压紧组件与极板连接,压紧组件包括有下压块和上压块,下压块连接在极板上,上压块连接在金属压片上,下压块和上压块通过螺栓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压块包括有侧部Ⅰ和直部Ⅰ,侧部Ⅰ和直部Ⅰ之间形成台阶,极板侧边连接在侧部Ⅰ和直部Ⅰ之间的台阶处,直部Ⅰ上设有螺纹孔,上压块包括有侧部Ⅱ和直部Ⅱ,侧部Ⅱ和直部Ⅱ之间形成台阶,压条侧边连接在侧部Ⅱ和直部Ⅱ之间的台阶处,直部Ⅱ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连接有螺栓,螺栓穿过通孔后连接在螺纹孔内。
[0008]进一步的,每个金属压片与压条之间均连接有垫块,垫块上设有竖槽和横槽,竖槽和横槽分别设在垫块两侧,金属压片连接在竖槽内,压条连接在横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垫块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每组触点上均压接有金属压片,每组多组触点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孔Ⅰ和下孔Ⅰ,金属压片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孔Ⅱ和下孔Ⅱ,上孔Ⅱ与上孔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后侧,下孔Ⅱ与下孔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后侧,下孔Ⅱ内的螺栓上还连接有电缆压片,电缆压片与金属压片之间连接有电缆,本技术使用螺栓将金属压片压接在触点上,不再使用焊接工艺,增大载流部分的截面积,提
升载流能力,将现有技术电缆直插式连接改为盘绕连接,增加了电缆的紧固程度,增大了电缆与端子的过流面积,有利于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图1的A

A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Ⅰ;
[0014]图4为本技术图1的B

B剖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Ⅱ;
[0016]图6为本技术垫块的剖视图;
[0017]图7为本技术金属压片的剖视图;
[0018]图8为本技术下压块的剖视图;
[0019]图9为本技术上压块的剖视图。
[0020]图中:1.极板;101.触点;102.上孔Ⅰ;103.下孔Ⅰ;2.压条;3.压紧组件;31.下压块;3101.侧部Ⅰ;3102.直部Ⅰ;3103.螺纹孔;32.上压块;3201.侧部Ⅱ;3202.直部Ⅱ;3203.通孔;4.金属压片;401.上孔Ⅱ;402.下孔Ⅱ;5.电缆压片;6.电缆;7.垫块;701.竖槽;702.横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

图9所示,本技术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包括有极板1,极板1上设有多组触点101,多组触点101线性均布,每组多组触点101上均压接有金属压片4,每组触点101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孔Ⅰ102和下孔Ⅰ103,金属压片4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孔Ⅱ401和下孔Ⅱ402,上孔Ⅱ401与上孔Ⅰ10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1后侧,下孔Ⅱ402与下孔Ⅰ10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1后侧,下孔Ⅱ402内的螺栓上还连接有电缆压片5,电缆压片5与金属压片4之间连接有电缆6。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多组金属压片4上压接有压条2,压条2左右两端通过压紧组件3与极板1连接,压紧组件3包括有下压块31和上压块32,下压块31连接在极板1上,上压块32连接在金属压片4上,下压块31和上压块32通过螺栓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压块31包括有侧部Ⅰ3101和直部Ⅰ3102,侧部Ⅰ3101和直部Ⅰ3102之间形成台阶,极板1侧边连接在侧部Ⅰ3101和直部Ⅰ3102之间的台阶处,直部Ⅰ3102上设有螺纹孔3103,上压块32包括有侧部Ⅱ3201和直部Ⅱ3202,侧部Ⅱ3201和直部Ⅱ3202之间形成台阶,压条2侧边连接在侧部Ⅱ3201和直部Ⅱ3202之间的台阶处,直部Ⅱ3202上设有通孔3203,通孔3203内连接有螺栓,螺栓穿过通孔3203后连接在螺纹孔3103内。
[0024]进一步的,每个金属压片4与压条2之间均连接有垫块7,垫块7上设有竖槽701和横槽702,竖槽701和横槽702分别设在垫块7两侧,金属压片4连接在竖槽701内,压条2连接在横槽702内。
[0025]进一步的,所述的垫块7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0026]本技术使用螺栓将金属压片4压接在触点101上,不再使用焊接工艺,增大载流部分的截面积,提升载流能力;压条2的设置使多个金属压片4被同时压紧,同时还可根据
实际使用情况增减金属压片4的数量;压紧组件3在压条2两端将压条固定压紧,确保使用稳定,垫块7在使金属压片4压紧更加牢固,垫块7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既保证了使用硬度要求有起绝缘作用。
[0027]本技术将现有技术电缆直插式连接改为盘绕连接,增加了电缆的紧固程度,增大了电缆与端子的过流面积,有利于长期稳定运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极板(1),极板(1)上设有多组触点(101),多组触点(101)线性均布,每组多组触点(101)上均压接有金属压片(4),每组触点(101)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孔Ⅰ(102)和下孔Ⅰ(103),金属压片(4)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上孔Ⅱ(401)和下孔Ⅱ(402),上孔Ⅱ(401)与上孔Ⅰ(102)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1)后侧,下孔Ⅱ(402)与下孔Ⅰ(10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螺母设在极板(1)后侧,下孔Ⅱ(402)内的螺栓上还连接有电缆压片(5),电缆压片(5)与金属压片(4)之间连接有电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组金属压片(4)上压接有压条(2),压条(2)左右两端通过压紧组件(3)与极板(1)连接,压紧组件(3)包括有下压块(31)和上压块(32),下压块(31)连接在极板(1)上,上压块(32)连接在金属压片(4)上,下压块(31)和上压块(32)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场站汇流箱极板新型接线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国投甘肃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