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处理装置具备:下车判定部,其判定乘坐者是否要从车辆下车;所在判定部,其判定在车辆内被乘坐者使用的电子设备是否处于车辆内的规定位置;以及通知控制部,在由下车判定部判定为乘坐者要下车并且由所在判定部判定为电子设备不在规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通知控制部向乘坐者进行规定的通知。制部向乘坐者进行规定的通知。制部向乘坐者进行规定的通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提供一种抑制发生便携式设备被盗取的电子设备。例如,在JP2010
‑
86215A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车辆导航装置和托架的电子设备,其中,车辆导航装置是可携带的便携式设备,托架具有安全装置,能够与该车辆导航装置电连接。该电子设备构成为在安全装置为接通状态(警戒状态)时若探测到车辆导航装置被从托架取下则使托架发出警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另外,正在研究以下一种服务:在共享汽车、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 taxi)等服务用车辆的车室内对乘坐者出借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等便携式设备,借助便携式设备来与车载设备协作地向乘坐者提供与场所、状况相应的向导信息。在提供这样的服务的情况下,便携式设备在被佩戴于乘坐者的身上的状态下使用,因此担忧该设备因被忘记退还而丢失或被盗取。
[0004]对于这样的担忧,JP2010
‑
86215A所公开的技术没有考虑便携式设备在被从托架取下的状态、即便携式设备被从车室内的规定位置带走的状态下使用这一情况,因此无法应用于以便携式设备被出借给乘坐者为前提的上述服务。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在服务用车辆的车室内向乘坐者出借的电子设备因被忘记退还而丢失或被盗取的技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的信息处理装置具备:下车判定部,其判定乘坐者是否要从车辆下车;以及所在判定部,其判定在车辆内被乘坐者使用的电子设备是否处于车辆内的规定位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备通知控制部,在由下车判定部判定为乘坐者要下车并且由所在判定部判定为电子设备不在规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通知控制部向乘坐者进行规定的通知。
[000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与附图一起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
[0009]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门锁开锁控制的流程图。
[0010]图3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个人认证和设备退还管理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第一实施方式>
[0012]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控制单元103)的信息处理系统1的结构例的框图。应用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1构成为例如在共享汽车、自
动驾驶出租车等服务用车辆的车室内向用户(乘坐者)提供观光向导服务的系统。该观光向导服务例如是向使用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用户出借可穿戴语音设备(耳机)、并在该自动驾驶出租车朝向目的地移动的期间借助可穿戴设备向乘坐者提供与场所、状况相应的观光信息的服务。
[0013]图示的信息处理系统1构成为车辆100与服务器200经由外部网络300以能够进行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车辆100主要具备可穿戴语音设备101、设备托架102、设备控制单元103、ECU 104a、104b、104c、门锁控制单元105a、导航系统105b、车辆音响107、车辆显示器108以及摄像机109。下面,对各结构的详情进行说明。
[0014]车辆100是执行上述那样的观光向导服务的车辆。车辆100是能够有人或无人地行驶的车辆,用于乘载使用上述服务的1个或多个用户行驶至规定的目的地。作为车辆100的具体例,例如假定自动驾驶出租车、共享汽车等所谓的流动性服务车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车辆100为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来在下面继续进行说明。
[0015]可穿戴语音设备101(下面也简称为设备101)作为用于在上述那样的观光向导服务中借助语音向乘坐者提供观光信息的信息提供单元(通知单元)发挥功能。更具体地说,设备101经由使用了无线LAN等的车室内无线网络111来与设备控制单元103连接,构成为根据来自设备控制单元103的控制信号来通过语音向乘坐者提供观光信息等。此外,观光信息是一例,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设备控制单元103向可穿戴语音设备发送从105b导航系统输出的导航语音信号,并将该导航语音信号从可穿戴语音设备具备的扬声器输出。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设备101是与耳机相似的麦克风一体型的智能设备,构成为分别佩戴于乘坐者的两只耳朵或者一只耳朵。另外,设备101除了具备麦克风和扬声器以外,也可以还具备能够始终检测在耳朵上佩戴着设备101的乘坐者的脸部的朝向、姿势以及移动信息等身体信息的运动传感器等。另外,设备101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通过所谓的耳声认证技术来进行在耳朵上佩戴着设备101的乘坐者的个人认证。上述的设备101不限于是耳机等可穿戴语音设备,是眼镜型的可穿戴语音设备或显示图像的可穿戴显示设备等乘坐者能够佩戴在身上的可穿戴设备即可。并且,不限于提供可穿戴设备,也可以构成为提供智能电话等移动设备。也就是说,只要是可穿戴设备、移动设备这样的便携式设备,乘坐者就有可能将其带出到车辆外,因此就能够应用本专利技术。
[0016]托架102作为用于对可穿戴语音设备101进行充电的充电装置发挥功能。本实施方式的托架102设置于车辆100的车室内的规定的位置,构成为能够与设备101电连接。在设备101设置于托架102的状态(被进行电连接的状态)下,托架102对设备101进行充电。另外,托架102具有判别是否设置有设备101、是否与设备101进行了电连接的功能,构成为能够向设备控制单元103输出与是否设置有设备101、是否进行了电连接有关的信息。
[0017]设备控制单元103是对应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例如是由中央运算装置(CPU)、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输入输出接口(I/O接口)等构成的控制器。设备控制单元103经由车室内无线网络111来与设备101以能够进行信息通信的方式连接。另外,设备控制单元103经由CAN网络110和ECU(Electr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04a、104b、104c来对门锁控制单元105、车辆音响107以及车辆显示器108分别进行控制,并且从导航系统106获取车辆100的当前的位置、到目的地的路径等车辆100行驶所需的信息。
[0018]此外,门锁控制单元105构成为根据来自ECU 104a的控制信号来控制车辆100的门锁的上锁/开锁。另外,门锁控制单元105构成为探测与门锁的上锁/开锁有关的状态,并能够将所探测出的上锁/开锁信息经由ECU 104a和CAN网络110发送到设备控制单元103。导航系统105b是所谓的汽车导航系统,构成为具备GPS接收机,获取车辆100的位置信息等,并且能够将该位置信息等经由CAN网络110发送到设备控制单元103。车辆音响107具备设置于车室内的作为车载声音输出部的扬声器,构成为根据来自ECU 104c的控制信号来输出规定声音(包括语音)。车辆显示器108是设置于车室内的液晶显示器,构成为根据来自ECU 104c的控制信号来显示规定的图像(包括字符、影像)的车载图像显示部。
[0019]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下车判定部,其判定乘坐者是否要从车辆下车;所在判定部,其判定在所述车辆内被所述乘坐者使用的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车辆内的规定位置;以及通知控制部,在由所述下车判定部判定为所述乘坐者要下车并且由所述所在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电子设备不在所述规定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通知控制部向所述乘坐者进行规定的通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下车判定部在探测到进行了所述车辆的门锁的开锁操作或者所述车辆的门的开操作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乘坐者要从所述车辆下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下车判定部在探测到所述乘坐者解开了所使用的安全带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车辆到达了目的地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乘坐者指示了停车的情况下、或者在所述车辆已停车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乘坐者要从所述车辆下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车辆具备对车室内进行拍摄的摄像机,所述下车判定部在基于所述摄像机拍摄到的影像探测到所述乘坐者要从所述车辆下车的动作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乘坐者要从所述车辆下车。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借助用于催促所述乘坐者将所述电子设备退还到所述规定位置的声音或图像来进行所述规定的通知。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具备显示图像的图像显示部和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所述通知控制部借助所述电子设备所具备的所述图像显示部和所述声音输出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来向所述乘坐者进行所述规定的通知。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车辆具备显示图像的车载图像显示部和输出声音的车载声音输出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所述通知控制部借助所述车载图像显示部和所述车载声音输出部中的至少任一方来向所述乘坐者进行所述规定的通知。8.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小田雄宇,井上裕史,寺口刚仁,西山乘,大久保翔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