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筱婷专利>正文

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82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包括手持外壳,所述手持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微型电动泵,所述微型电动泵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箍,所述固定箍外圆侧的侧壁与手持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在加热壳体内部的螺旋状换热管能够有效的将加热壳体中热水的热量换至鼻腔冲洗液中,可以有效的对鼻腔冲洗液进行加热,使得冲洗液在冬季时依旧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将入口单向管螺纹连接在排水管的内部,便于伸入鼻腔内部的清洗头的拆装更换,通过设置鼻孔适配器可以有效匹配不同人的鼻孔特征,能完全贴合鼻孔,使冲洗液全部进入鼻腔,减少冲洗时冲洗液在鼻孔周边的飞溅。在鼻孔周边的飞溅。在鼻孔周边的飞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动冲洗器,特别涉及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鼻咽癌在中国是一种常见高发的恶性肿瘤。目前放疗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鼻咽癌放疗后,涎腺(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口腔口咽的小涎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使唾液分泌量减少且变得粘稠,使得口腔原有的冲洗杀菌作用随之减弱。鼻腔冲洗对鼻咽癌放疗后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有: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鼻腔清洗,能明显缩短鼻腔换药、患者通气的改善时间、减少出血、减轻鼻塞、头痛程度、改善流涕缩短鼻腔黏膜术后上皮化时间,为黏膜的生长及愈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
[0003]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鼻腔冲洗装置,多由冲洗瓶为主体配合简单的冲洗头,以挤压瓶体来进行冲洗,一方面,挤压瓶体时不易控制冲洗流量,不易冲洗到鼻咽腔顶部,不能达到冲洗效果,并且在冲洗时需要以仰卧,头部朝下的体位,对冲洗者操作技巧要求较高,若操作不当易造成呛水,损伤咽鼓管等,容易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现有的鼻腔冲洗装置用于冲洗鼻腔的水的温度不能随意调节,在冬季时,冲洗液温度较低冲洗时会导致不适,并且用于伸入鼻腔内部的清洗头不能拆卸更换,清洗头在重复使用时,存在交叉污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包括手持外壳,所述手持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微型电动泵,所述微型电动泵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箍,所述固定箍外圆侧的侧壁与手持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动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微型电动泵的一端延伸出手持外壳,所述微型电动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导管,所述连接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壳体,所述加热壳体设置在手持外壳内部远离微型电动泵的一端,所述加热壳体远离连接导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加热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靠近微型电动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盘管导管,所述盘管导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加热壳体,且所述盘管导管延伸出加热壳体的一端与连接导管固定连通,所述换热管靠近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盘管排管,所述盘管排管的另一端延伸出加热壳体,且所述盘管排管延伸出加热壳体的一端与排水管固定连通,所述排水管远离加热壳体的一端延伸出手持外壳,所述排水管延伸出手持外壳一端的内管壁上螺纹连接有入口单向管,所述入口单向管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球状硅胶冲洗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壳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热水导管,所述加热壳体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热水排管。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热管的具体结构为螺旋盘管。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入口单向管靠近球状硅胶冲洗头一端的外管壁上固定连接有鼻孔适配器。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水管靠近入口单向管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0011]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在加热壳体内部的螺旋状换热管能够有效的将加热壳体中热水的热量换至鼻腔冲洗液中,可以有效的对鼻腔冲洗液进行加热,使得冲洗液在冬季时依旧不会对患者造成不适,通过将入口单向管螺纹连接在排水管的内部,便于伸入鼻腔内部的清洗头的拆装更换,通过设置的鼻孔适配器可以有效匹配不同人的鼻孔特征,能完全贴合鼻孔,使冲洗液全部进入鼻腔,减少冲洗时冲洗液在鼻孔周边的飞溅。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中加热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手持外壳;2、固定箍;3、微型电动泵;4、进水管;5、连接导管;6、加热壳体;7、热水导管;8、热水排管;9、换热管;10、盘管导管;11、盘管排管;12、排水管;13、橡胶密封圈;14、入口单向管;15、鼻孔适配器;16、球状硅胶冲洗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
[0018]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包括手持外壳1,手持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微型电动泵3,微型电动泵3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箍2,固定箍2外圆侧的侧壁与手持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微型电动泵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进水管4远离微型电动泵3的一端延伸出手持外壳1,微型电动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导管5,连接导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壳体6,加热壳体6设置在手持外壳1内部远离微型电动泵3的一端,加热壳体6远离连接导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2,加热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9,换热管9靠近微型电动泵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盘管导管10,盘管导管10的另一端延伸出加热壳体6,且盘管导管10延伸出加热壳体6的一端与连接导管5固定连通,换热管9靠近排水管1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盘管排管11,盘管排管11的另一端延伸出加热壳体6,且盘管排管11延伸出加热壳体6的一端与排水管12固定连通,排水管12远离加热壳体6的一端延伸出手持外壳1,排水管12延伸出手持外壳1一端的内管壁上螺纹连接有入口单向管14,入口单向管14的另一端固定连通有球状硅胶冲洗头16。
[0019]加热壳体6的一侧固定连通有热水导管7,加热壳体6的另一侧固定连通有热水排管8,通过热水导管7能够将热水输送至加热壳体6中,加热壳体6中的热水再由热水排管8排
出。
[0020]换热管9的具体结构为螺旋盘管,螺旋状的换热管9可以增大鼻腔冲洗液在加热壳体6中的时长,使得换热管9的换热效果更好。
[0021]入口单向管14靠近球状硅胶冲洗头16一端的外管壁上固定连接有鼻孔适配器15,鼻孔适配器15可以有效匹配不同人的鼻孔特征,能完全贴合鼻孔,使冲洗液全部进入鼻腔,减少冲洗时冲洗液在鼻孔周边的飞溅。
[0022]排水管12靠近入口单向管14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橡胶密封圈13,橡胶密封圈13可以使得排水管12与入口单向管14之间的密封性更好。
[0023]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使用者采取站立姿或坐姿,身体略前倾,通过外接电源启动WP

370B型12V直流微型水泵制成的微型电动泵3,用一只手握紧手持外壳1,将球状硅胶冲洗头16置于一侧鼻孔处,并且将鼻孔适配器15与鼻孔紧密贴合,头偏向对侧约三十度角进行冲洗,W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护理用电动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外壳(1),所述手持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微型电动泵(3),所述微型电动泵(3)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箍(2),所述固定箍(2)外圆侧的侧壁与手持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微型电动泵(3)的输入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4),所述进水管(4)远离微型电动泵(3)的一端延伸出手持外壳(1),所述微型电动泵(3)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连接导管(5),所述连接导管(5)的另一端连接有加热壳体(6),所述加热壳体(6)设置在手持外壳(1)内部远离微型电动泵(3)的一端,所述加热壳体(6)远离连接导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2),所述加热壳体(6)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靠近微型电动泵(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盘管导管(10),所述盘管导管(10)的另一端延伸出加热壳体(6),且所述盘管导管(10)延伸出加热壳体(6)的一端与连接导管(5)固定连通,所述换热管(9)靠近排水管(1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盘管排管(11),所述盘管排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松灵
申请(专利权)人:刘筱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