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质量飞轮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81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和汽车,包括主飞轮、次级飞轮、驱动盘、阻尼调整组件、设于主飞轮上的具有定位腔的盖板和设于盖板与主飞轮之间围成的弹簧腔内的减振弹簧,驱动盘设于主飞轮和盖板之间,次级飞轮与驱动盘固定连接,阻尼调整组件包括调整弹性件、调整块、固定在驱动盘上的压紧弹性件和固定在压紧弹性件上的阻尼摩擦环;调整块和调整弹性件设置在定位腔内,调整块能沿盖板的径向滑动,调整弹性件对调整块施加径向向内的弹力;压紧弹性件对阻尼摩擦环施加轴向的弹力,以使阻尼摩擦环与调整块抵靠,调整块沿盖板的径向向外滑动时,压紧弹性件的压缩量减小。通过设置阻尼调整组件使得在不同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的阻尼特性具有可调整的优点。有可调整的优点。有可调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质量飞轮和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者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汽车的驾驶舒适性。
[0003]汽车的舒适性与动力总成的振动、噪音水平密切相关,其中,作为动力来源的发动机的输出扭矩的稳定水平尤为重要。因此,双质量飞轮作为可以降低发动机扭矩波动、提高驾驶平顺性及解决动力总成振动噪音问题的零部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0004]双质量飞轮的设计,主要难点在于不同驾驶工况下的减振性能设计。双质量飞轮的减振性能受到主飞轮惯量、次级飞轮惯量、减振弹簧组刚度及阻尼特性等的影响。其中阻尼特性由于具有在不同工况下会对减振性能体现出不同的影响趋势的复杂特点,是现今双质量飞轮方案中较难设计的一部分,也是双质量飞轮有较大提升潜力的部分。
[0005]在实际应用中,不同工况时最佳减振特性对阻尼值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
[0006]1)当整车处于加速行驶、发动机对外输出扭矩的工况时,减振匹配要求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次级飞轮的惯量越大越好、弹簧刚度越低越好、阻尼值越小越好;2)当整车处于静止或起步、发动机起动或熄火时,减振匹配要求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惯量仍是越大越好、弹簧刚度仍是越低越好,但次级飞轮惯量则变为越小越好,阻尼值越大越好。
[0007]但是,现有设计中双质量飞轮无法按照不同工况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需求实现适合的阻尼值,在双质量飞轮设计及匹配中,经常出现减振性能冲突的情况。即,若提升了加速减振性能,启动熄火减振性能就下降,从而出现了动力总成减振不满足要求,导致整车舒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双质量飞轮无法按照不同工况的NVH需求实现适合的阻尼值的问题,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和汽车。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包括主飞轮、次级飞轮、减振弹簧、驱动盘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主飞轮的朝向所述次级飞轮的一侧,所述减振弹簧安装在所述盖板与主飞轮之间围成的弹簧腔内,所述驱动盘设置在所述主飞轮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次级飞轮与所述驱动盘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调整组件,所述阻尼调整组件包括调整弹性件、调整块、阻尼摩擦环和压紧弹性件;
[0010]所述压紧弹性件固定在所述驱动盘上,所述阻尼摩擦环固定在所述压紧弹性件上,所述盖板内设置有定位腔,所述调整块设置在所述定位腔内并能沿所述盖板的径向滑动,所述调整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腔内并用于对所述调整块施加径向向内的弹力;所述压紧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阻尼摩擦环施加轴向的弹力,以使所述阻尼摩擦环的轴向上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调整块的第一侧面抵靠,所述调整块沿所述盖板的径向向外滑动时,所述压紧弹性件的压缩量逐渐减小。
[0011]可选地,所述调整块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的径向外侧较其径向内侧更为靠近所述驱动盘,所述调整块的与所述第一楔形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定位腔的腔壁接触,所述阻尼摩擦环的轴向上的第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面贴合的第二楔形面。
[0012]可选地,所述阻尼调整组件还包括调整固定座,所述调整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定位腔内,所述调整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调整弹性件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能够限制所述调整弹性件的径向窜动。
[0013]可选地,所述调整块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调整块沿所述阻尼摩擦环的周向分布。
[0014]可选地,所述压紧弹性件为碟形弹簧,所述碟形弹簧的中间部分固定在所述驱动盘上,所述碟形弹簧的边缘部分压紧在所述阻尼摩擦环的轴向上的第二侧面上。
[0015]可选地,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起动齿圈,所述起动齿圈套接在所述主飞轮的外周上。
[0016]可选地,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轴承座和轴承,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主飞轮的中部朝向所述次级飞轮的一侧,所述轴承的内圈套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轴承的外圈压装在所述次级飞轮的内孔中。
[0017]可选地,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轴承座和垫圈,所述轴承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主飞轮的中部朝向所述次级飞轮的一侧,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次级飞轮之间。
[0018]可选地,所述双质量飞轮还包括弹簧导轨,所述弹簧导轨设置在所述弹簧腔内,所述弹簧导轨用于对所述减振弹簧的压缩与回复进行导向。
[001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双质量飞轮。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和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调整弹性件、调整块、阻尼摩擦环和压紧弹性件,使得在不同工况下,双质量飞轮的阻尼特性具有可调整的优点,能根据不同工况的NVH需求实现适合的阻尼值,实现更优的减振性能;在静止状态时,通过调整弹性件和压紧弹性件的作用,使得调整块与阻尼摩擦环抵触在一起,此时压紧弹性件的形变量最大,使得作用在阻尼摩擦环上的弹性力最大;双质量飞轮在转动过程中,由于减振弹簧的存在,使得主动端的转速(即主飞轮的转速、盖板的转速、调整弹性件的转速和调整块的转速)与从动端的转速(即次级飞轮的转速、压紧弹性件的转速、驱动盘的转速、阻尼摩擦环的转速)存在差别,该转速差别导致阻尼摩擦环与调整块之间产生摩擦,该摩擦力即为双质量飞轮的阻尼力矩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双质量飞轮从低速转动到高速转动的过程中,调整块沿所述盖板的径向往外滑动,此时由于压紧弹性件的压缩量能随着调整块沿所述盖板的径向往外滑动时减小,使得压紧弹性件作用在阻尼摩擦环上的弹性力减小,从而使得调整块与阻尼摩擦环之间的阻尼减小,实现了在高转速时阻尼调整组件为小阻尼状态,在双质量飞轮从高速转动到低速转动的过程中,弹性件要恢复弹性形变,调整块在调整弹性件的作用下沿盖板的径向往内滑动,此时由于调整块的作用,压紧弹性件的压缩量能随着调整块沿盖板的径向往内滑动时增大,使得压紧弹性件作用在阻尼摩擦环上的弹性力增大,从而使得调整块与阻尼摩擦环之间的阻尼增大,实现了在低转速时阻尼调整组件为大阻尼状态。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局部剖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爆炸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5是图4中A-A处的剖视图;
[0026]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30]1、主飞轮;11、第一驱动块;
[0031]2、次级飞轮;
[0032]3、减振弹簧;
[0033]4、驱动盘;41、第三驱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质量飞轮,包括主飞轮、次级飞轮、减振弹簧、驱动盘和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主飞轮的朝向所述次级飞轮的一侧,所述减振弹簧安装在所述盖板与主飞轮之间围成的弹簧腔内,所述驱动盘设置在所述主飞轮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次级飞轮与所述驱动盘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调整组件,所述阻尼调整组件包括调整弹性件、调整块、阻尼摩擦环和压紧弹性件;所述压紧弹性件固定在所述驱动盘上,所述阻尼摩擦环固定在所述压紧弹性件上,所述盖板内设置有定位腔,所述调整块设置在所述定位腔内并能沿所述盖板的径向滑动,所述调整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定位腔内并用于对所述调整块施加径向向内的弹力;所述压紧弹性件用于对所述阻尼摩擦环施加轴向的弹力,以使所述阻尼摩擦环的轴向上的第一侧面与所述调整块的第一侧面抵靠,所述调整块沿所述盖板的径向向外滑动时,所述压紧弹性件的压缩量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块的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楔形面,所述第一楔形面的径向外侧较其径向内侧更为靠近所述驱动盘,所述调整块的与所述第一楔形面相对的第二侧面与所述定位腔的腔壁接触,所述阻尼摩擦环的轴向上的第一侧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面贴合的第二楔形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质量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调整组件还包括调整固定座,所述调整固定座安装在所述定位腔内,所述调整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琪易敬华何炎迎吴广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