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航空发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航空发动机从压气机叶尖引气到涡轮处,对涡轮导向器叶片或整流叶片等部件进行冷却。需要通过若干引气管1引出,引气管1沿径向连接到涡轮机匣上的安装座3,安装座3径向向内连接环形集气腔6。集气腔6下游为涡轮导叶5,或者为涡轮级间机匣整流叶片。引气管1一般周向均布,涡轮导叶5和整流叶片周向均是离散结构,周向均匀分布若干数量。冷气经引气管1和安装座3进入集气腔6,然后进入涡轮导向器叶片或者整流叶片,冷却叶片后进入发动机内部进行进一步冷却。
[0003]集气腔6的作用是收集引气管1的气流,通过一定程度的稳压后进入下游冷却涡轮叶片或者整流叶片。理想情况下是气流在集气腔6中动压完全耗散,气流可以均匀进入下游。但因集气腔6尺寸有限,沿轴向布置的引气管1数量有限,周向上不同位置的引气管1由于布置方式的区别,沿程损失大小不同;且引气管1出来气流为射流状态并不能完全耗散;且集气腔6下游的涡轮叶片和整流叶片等结构也是周向离散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涡轮,与所述压气机同轴设置,并沿气流方向位于所述压气机的下游;集气腔(6),沿所述涡轮的周向延伸,所述集气腔(6)包括进气口和向所述涡轮内部的叶片(5)输送冷却气体的多个排气口,多个所述排气口沿所述涡轮的周向布置;引气管(1),包括与所述压气机连通的进口端和与所述集气腔(6)的进气口连通的出口端(2);以及均压板(7),设在所述集气腔(6)中并将所述集气腔(6)分割成沿所述涡轮的径向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排气口连通,所述均压板(7)上设置有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均压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孔(8)为多个,多个所述均压孔(8)沿所述涡轮的周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孔(8)的面积沿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压孔(8)的排布密度沿远离所述进气口的方向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杰,黄进,邓双国,顾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