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离心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74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套管,包括外管与内管,外管设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内管可通过第一开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容腔中,内管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容腔的底部设有过滤孔,内管还设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开口,当第一密封盖安装于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一密封盖密封第二开口。通过内管与外管的组合设计,保证离心后的液体会通过过滤孔从内管流到外管,不会残留在内管中,使得离心后留在内管的固体更加干燥,克服现有离心管分离后固液依旧位于一个容腔内难以分开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套管。

技术介绍

[0002]离心分离(centrifugal separation):借助于离心力,使比重不同的物质进行分离的方法。由于离心机等设备可产生相当高的角速度,使离心力远大于重力,于是溶液中的悬浮物便易于沉淀析出:又由于比重不同的物质所受到的离心力不同,从而沉降速度不同,能使比重不同的物质达到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更好地实现液固分离的离心管。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0005]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心套管,包括外管与内管,外管设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内管可穿过第一开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容腔中,内管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容腔的底部设有过滤孔,内管还设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开口,当第一密封盖安装于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一密封盖密封第二开口。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容腔时,内管的外壁与第一容腔的内壁抵接以将内管固定于所述第一容腔中。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的内壁设有橡胶圈,内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容腔时,内管的外壁与橡胶圈抵接以将内管固定于所述第一容腔中。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的底部设有过滤层。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的底部设有若干突起。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外管设有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用于密封第一开口。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盖与第一密封盖相互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可拆卸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设有下凸沿,第一密封盖通过下凸沿与第二开口可拆卸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固定突起,内管的外壁设有第二固定突起,通过第一固定突起与第二固定突起配合使得内管安放于第一容腔中。
[0015]相比起现有技术,本公开的优势在于:
[0016](1)通过内管与外管的设计,保证离心后的液体会流到外管,不会残留在内管中,使得离心后的留在内管的固体更加干燥。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中离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组装后)。
[0018]图2为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中离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组装前)。
[0019]图3为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中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中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容腔底部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6为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汇中离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组装前)。
[0023]图中标识:1、外管;11、第一容腔;111、橡胶圈;112、突起;12、第一开口;13、第二密封盖;131、第一凸沿;2、内管;21、第二容腔;22、第二开口;23、过滤孔;24、第一密封盖;241、上凸沿;242、下凸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于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5]应理解的是,现有的离心管,在使用后液体依旧会残留在离心管中,将液体从离心管倒出后,离心管的固体表面依旧湿润。因此,我方需要提供一种固液分离效果更好的离心管。图1展示了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中离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组装后),图2展示了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中离心套管的结构示意图(组装前)。其中,如图1与图2所示,离心套管包括外管1与内管2,如图3所示,外管1设有第一容腔11,第一容腔11设有第一开口12,所述内管2可通过第一开口12安装于所述第一容腔11中;如图4所示,内管2设有第二容腔21,第二容腔21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22且第二容腔21的底部设有过滤孔23,内管2还设有第一密封盖24,所述第一密封盖24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开口22,当第一密封盖24安装于第二开口22时,所述第一密封盖24密封第二开口22。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外管1与内管2,以及在内管2中设置过滤孔23,使得离心套管在离心时,位于内管2中的液体在离心作用力下通过过滤孔23到达外管1,从而实现内管2中的固体与内管2中的液体分离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可以进一步提高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效果,让离心后的固体更加干燥。
[0026]为了改善固液分离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11的底部设有过滤层。通过过滤层进一步分离水分,使得内管2中的液体更少。
[0027]如果要处理膜状牙髓聚合体时,离心后的牙髓聚合体可能会贴在第一容腔11内壁,导致医护人员难以用镊子将其取出,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腔11的底部设有若干突起112。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用镊子夹取牙髓聚合体被突起112顶起的边缘来夹起牙髓聚合体。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与图2所示,由于外管1没有设有密封盖,而外管1与内管2之间是通过自身的固定结构来固定外管1与内管2,但因为现没有相匹配的离心机,导致放进去离心机的离心套管未必与该离心机的容腔匹配,仍留有一些空隙,离心机的盖子未必可以压到离心套管,使得离心套管在离心时可能会上下震动,内管2从而与外管1分离,造成事故。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外管1设有第二密封盖13,第二密封盖13用于密封第一开口12。通过在外管1设置第二密封盖13,确保了外管1中的液体不会喷洒出来。
[0029]由于如果内管2跟现有的一些离心管一样,第一密封盖24通过柔性连接件在内管2一端,那么当内管2放在第一容腔11时会占据大量的空间,不利于将内管2放进第一容腔11
中,所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盖13与第一密封盖24相互连接。从而通过第二密封盖13来连接固定第一密封盖24,使得正常情况下,第二密封盖13可以与第一密封盖24可拆卸连接中,不需要内管2专门设置柔性连接件来固定第一密封盖24,降低了第一容腔11的复杂度。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24与第二密封盖1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密封盖24设有上凸沿241,第一密封盖24通过上凸沿24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密封盖13上。通过第一密封盖24与第二密封盖13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将第一密封盖24从第二密封盖13上拆除,安装到第一开口12中。
[0031]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密封盖24与第二密封盖13相互连接,且当第一密封盖24安装在第二开口22时,第二密封盖13也可以安装在第一开口12中。使得未必需要让第一密封盖24与第二密封盖13之间可拆卸连接,也可以使得第一密封盖24与第二密封盖13分别密封第二开口22与第一开口12。更具体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与内管,外管设有第一容腔,第一容腔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内管可穿过第一开口安装于所述第一容腔中,内管设有第二容腔,第二容腔的顶部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容腔的底部设有过滤孔,内管还设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开口,当第一密封盖安装于第二开口时,所述第一密封盖密封第二开口;其中,外管设有第二密封盖,第二密封盖用于密封第一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套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容腔的底部设有过滤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套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容腔的底部设有若干突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套管,其特征在于,第二密封盖与第一密封盖相互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套管,其特征在于,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学理轩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