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265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包括集污槽、滤网、玻璃钢板、传输管、吸污泵以及排污管,集污槽顶部通过固定件安装设有玻璃钢板,玻璃钢板与集污槽间放置设有滤网,玻璃钢板间开设有通口,集污槽的槽底通过传输管连通在吸污泵上,吸污泵上连接设有排污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多个槽内集排污装置共同使用,能大幅减少池塘内的污染物,提高了池塘的水质,降低排污槽内污染物沉积,改善水体,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一种在池塘内采用的小面积高密度养殖、低密度生态、循环水体的养殖方式,近年来已逐步才国内推广开。池塘内循环水养殖最重要的需要时刻保持水体清洁无污染,及时将鱼群排泄物、剩余饲料等废物排出至关重要。目前市场上面的排污系统只有尾部集排污装置。由于水槽较长,水体流速不足以将悬浮污染物推至尾部集排污装置,导致出现槽内大量污染物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质也会逐渐变坏,影响水产养殖。现有的排污装置存在槽内会有大量的污染物沉积,导致整个水质较差。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包括集污槽、滤网、玻璃钢板、传输管、吸污泵以及排污管,所述集污槽顶部通过固定件安装设有所述玻璃钢板,所述玻璃钢板与所述集污槽间放置设有所述滤网,所述玻璃钢板间开设有通口,所述集污槽的槽底通过传输管连通在所述吸污泵上,所述吸污泵上连接设有排污管。
[0006]优选的,所述集污槽由两个顶部固定相连的独槽组成,所述独槽侧边为倾斜设置。
[0007]优选的,所述滤网的长宽均对应大于所述通口的长宽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将夹设有所述滤网的所述集污槽和所述玻璃钢板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玻璃钢板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玻璃钢板另一侧边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可适配卡接在所述凹槽中。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池塘内排污槽污染沉积物难以有效清除的问题,本技术不仅可多个槽内集排污装置共同使用,能大幅减少池塘内的污染物,提高了池塘的水质,本技术可全面的对池塘内进行水处理,降低排污槽内污染物沉积,改善水体,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便于日后故障维修,具有显著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本技术的三维爆炸示意图。
[0012]图2: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本技术玻璃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本技术多个玻璃钢板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本技术集污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01、集污槽,101、独槽,02、滤网,03、玻璃钢板,04、传输管,05、吸污泵,06、排污管,07、固定件,08、通口,09、凹槽,1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18]如图1

5所示,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包括集污槽01、滤网02、玻璃钢板03、传输管04、吸污泵05以及排污管06,集污槽01顶部通过固定件07安装设有玻璃钢板03,玻璃钢板03与集污槽01间放置设有滤网02,玻璃钢板03间开设有通口08,集污槽01的槽底通过传输管04连通在吸污泵05上,吸污泵05上连接设有排污管06。
[0019]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5所示,集污槽01由两个顶部固定相连的独槽101组成,独槽101侧边为倾斜设置。
[0020]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所示,滤网02的长宽均对应大于通口08的长宽,滤网02先放置在集污槽01顶部,再将玻璃钢板03通过固定件07固定在集污槽01顶部,滤网02被固定在集污槽01和玻璃钢板03间,滤网02可有效的遮挡鱼类,漏下污染物。
[0021]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1所示,固定件07为固定螺栓,固定螺栓将夹设有滤网02的集污槽01和玻璃钢板03固定连接。
[0022]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设置为:如图3

4所示,玻璃钢板03侧面开设有凹槽09,玻璃钢板03另一侧边设有凸起10,凸起10可适配卡接在凹槽09中,多个玻璃钢板03可以通过凹槽09、凸起10结构进行卡接在一起,实现了多个槽内集排污装置同时使用。
[002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或原理为:先将滤网02先放置在集污槽01顶部,再将玻璃钢板03通过固定件07固定在集污槽01顶部,滤网02被固定在集污槽01和玻璃钢板03间,打开吸污泵05开启,通过传输管04将集污槽01内的水由排污管06排出,使得池塘水通过滤网02循环排出,此过程中可以吸取集污槽01内部以及附近的污染物,滤网02可有效的遮挡集污槽01外部的鱼类动物,且可自由的漏下污染物,将沉积在槽内有大量污染物排出。
[0024]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污槽(01)、滤网(02)、玻璃钢板(03)、传输管(04)、吸污泵(05)以及排污管(06),所述集污槽(01)顶部通过固定件(07)安装设有所述玻璃钢板(03),所述玻璃钢板(03)与所述集污槽(01)间放置设有所述滤网(02),所述玻璃钢板(03)间开设有通口(08),所述集污槽(01)的槽底通过传输管(04)连通在所述吸污泵(05)上,所述吸污泵(05)上连接设有排污管(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槽内集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槽(01)由两个顶部固定相连的独槽(101)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波徐航涛严德军韩国旗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流水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