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258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8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形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将拟薄水铝石A与氯化铵混合,得到物料W1;(2)将拟薄水铝石B与氯化铵混合,得到物料W2;(3)将物料W1经滚球成型,得到球形前驱体I;(4)将物料W2与球形前驱体I混合,进行滚球成型,然后干燥、焙烧,得到球形氧化铝载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氧化铝载体孔道结构呈不均匀分布,即载体表面孔道较大,载体内部孔道较小,该载体适用于制备重油加氢催化剂。该载体适用于制备重油加氢催化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形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材料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球形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原油资源的重质化,对燃料油消费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采用加氢技术将渣油转化为优质轻质燃料油和化工产品,有助于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轻质油收率和改善产品质量等。渣油富集原油中大部分的杂原子,如硫、氮和金属( 主要是Ni 和V) 等。渣油中的金属主要存在于胶质和沥青质等大分子化合物中,这部分化合物结构复杂,分子尺寸大,扩散困难。Ni 和V 等金属将在催化剂孔道内逐渐沉积,覆盖在催化活性位上,并堵塞催化剂孔道导致催化剂最终完全失活,因此必须先进行加氢脱除,以免毒化下游的加氢脱硫和催化裂化催化剂等。因此,为了达到最大化渣油加氢脱金属性能,要求催化剂具备合理孔道分布,能够有效改善大分子反应物的传质扩散、反应和金属沉积。
[0003]目前,常用的加氢催化剂是以氧化铝或含有少量助剂的氧化铝载体,形状以三叶草、蝶形和圆柱形为主,这类催化剂具有成型效率高、生产量大的特点。但由于其流动性能差,难实现均匀的密相装填,导致催化剂床层不稳定,产生沟流。球形催化剂具有流动性能好,磨损小,同时装剂和卸剂过程方便。
[0004]CN106311351A公开一种球形氧化铝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第一原料粉与粘结剂进行混合造粒,形成粒径为0.1-3mm的湿球;然后将第二原料粉与上述形成的湿球接触,再依次进行预干燥、干燥、过筛以及焙烧;其中,所述第一原料粉与所述第二原料粉相同或不相同,各自为拟薄水铝石或拟薄水铝石与薄水铝石的混合物。该方法制备的球形氧化铝载体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球形氧化铝载体表面孔径较小,不利于渣油大分子反应物向载体内部的扩散。
[0005]CN103041868A公开一种球形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向氧化铝前身物中分别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式,改善了氧化铝载体表面的物理性质,调节了载体成型过程中物料的粘连性、流变性,降低了载体成型后的塑变性,大幅度提高了球形载体的收率。该方法制备的氧化铝载体孔径较小,不适合重渣油的加氢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球形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氧化铝载体孔道结构呈不均匀分布,即载体表面孔道较大,载体内部孔道较小,该载体适用于重渣油加氢等涉及大分子参与的反应过程。
[0007]本专利技术的球形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内容:(1) 将拟薄水铝石A与NH4Cl混合,得到物料W1;(2)将拟薄水铝石B与NH4Cl混合,得到物料W2;(3)将物料W1经滚球成型,得到球形前驱体I;
(4)将物料W2与球形前驱体I混合,进行滚球成型,然后干燥、焙烧,得到球形氧化铝载体。
[0008]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拟薄水铝石A可以是任意方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比如采用沉淀法、醇铝水解法、无机盐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方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孔容为0.6-1.2mL/g,比表面积为150-310m2/g,可几孔径为10-20nm。
[0009]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1)所述NH4Cl可以为粉末或小晶粒,加入量以铵根计与拟薄水铝石以铝元素计的摩尔比为1:15-1:10,优选1:12-1:10;二者混合均匀。
[0010]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2)所述的拟薄水铝石B可以是任意方法制备的拟薄水铝石,比如采用沉淀法、醇铝水解法、无机盐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方法制备。拟薄水铝石的孔容为0.8-1.5mL/g,比表面积为180-350m2/g,可几孔径为15-30nm。
[0011]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2)所述NH4Cl可以为粉末或小晶粒,加入量以铵根计与拟薄水铝石以铝元素计的摩尔比为1:10-1:4,优选1:8-1:5;二者混合均匀。
[0012]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所述的滚球成型在转盘成型机中进行,所述的转盘成型机转动操作条件为:转盘的倾角为40-70
º
,转盘的转速为10-30rpm;物料在转盘内的成型时间为5-30min。成型过程中向物料中喷入将含胶溶剂的水溶液;所述的含胶溶剂的水溶液为硝酸、磷酸、草酸、醋酸的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优选为醋酸的水溶液。
[0013]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4)所述的干燥时间为1-5小时,优选2-4小时,干燥温度为60℃-180℃,优选为80℃-150℃;所述的焙烧温度为450-850℃,优选500-750℃,焙烧时间为2-6小时,优选2-4小时。
[0014]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球形氧化铝载体在重渣油加氢工艺中的应用,一般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70-410℃,氢分压12-18MPa,液时体积空速0.1-1.5h-1
,氢油体积比500-2000:1。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球形氧化铝载体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使用两种具有不同孔道结构的拟薄水铝石为原料进行滚球成型,可几孔径相对较小的拟薄水铝石作为球核,可几孔径相对较大的拟薄水铝石作为球壳,首先从原料角度出发,保证了载体表面即球壳的孔径相对较大,载体内部即球核的孔径相对较小。
[0016]2、两种拟薄水铝石与NH4Cl混合均匀后滚球成型,研究发现,氯化铵焙烧时产生的氨气和氯化氢可以起到冲孔作用,提高了载体内部与表面孔道的贯通性。另一方面,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可与氧化铝晶粒发生作用,改变氧化铝粒子的晶粒尺寸及粒子的堆积状态,起到扩大氧化铝孔道的作用,即可同时提高载体内部及表面的可几孔道。
[0017]3、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中,wt%为质量分数。
[0019]应用N2物理吸-脱附表征实施例与对比例样品孔结构,具体操作如下:采用ASAP-2420型N2物理吸-脱附仪对样品孔结构进行表征。取少量样品在300℃下真空处理3-4小时,最后将产品置于液氮低温(-200℃)条件下进行氮气吸-脱附测试。其中比表面积根据BET方
程得到,孔容和孔直径在100nm以下的分布率根据BJH模型得到。
[0020]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使用的拟薄水铝石A1的性质如下:孔容为0.75mL/g,比表面积为223m2/g,可几孔径为12.5nm。
[0021]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使用的拟薄水铝石A2的性质如下:孔容为0.83mL/g,比表面积为252m2/g,可几孔径为15nm。
[0022]本专利技术方法中使用的拟薄水铝石B的性质如下:孔容为1.2mL/g,比表面积为335m2/g,可几孔径为25nm。
[0023]实施例1(1)称取适量拟薄水铝石A1,加入适量氯化铵,控制铵根离子与铝离子的摩尔比为1:12.5,将上述物料混合均匀得到物料W1。
[0024](2)称取适量拟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形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将拟薄水铝石A与改性剂混合,得到物料W1;(2)将拟薄水铝石B与改性剂混合,得到物料W2;(3)将物料W1经滚球成型,得到球形前驱体I;(4)将物料W2与球形前驱体I混合,进行滚球成型,然后干燥、焙烧,得到球形氧化铝载体;其中所述的改性剂为NH4C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拟薄水铝石A的孔容为0.6-1.2mL/g,比表面积为150-310m2/g,可几孔径为10-2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NH4Cl加入量以铵根计与拟薄水铝石以铝元素计的摩尔比为1:15-1:10,优选1:12-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拟薄水铝石B的孔容为0.8-1.5mL/g,比表面积为180-350m2/g,可几孔径为15-3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NH4Cl加入量以铵根计与拟薄水铝石以铝元素计的摩尔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洪海王少军凌凤香袁胜华谷明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