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3248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包括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还包括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并用于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的交互单元;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连接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服务器或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及连接于任意一个第一服务器与任意一个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建立了多对多服务器间的信息交互单元,建立高效的同一,协调,分发机制API。发机制API。发机制AP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1]本技术涉及信息
,特别是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物理综合与签核工具分别基于分布式平台,分布式物理综合工具在多台服务器运行,签核工具也是同样在多台服务器运行。签核工具的布局布线引擎与物理综合的版图驱动引擎间的交互需要统一,才能保证物理综合与签核的一致性。由于两个工具分别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是一种多对多结构,这里存在两种类型的交互:一种是内部交互,物理综合工具内部,签核工具内部,另一种,外部交互,物理综合与签核工具间的交互。内部交互数据量巨大,且需要实时,外部交互,数据量巨大,需要高效,如果存在数据的延迟,将造成系统的同步失衡。所以这种结构造成了服务器之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与高效之间的矛盾。为了保证系统的正确运行,需要一种高效的统一,协调,分发机制来保证系统的协同、准确、高效运行。
[0003]服务器间使用万兆网,解决了服务器间的高效数据传输链路,在物理传输上解决了数据传输延迟,但不能解决软件协议复杂导致的延迟以及协同问题。
[0004]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解决多对多服务器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是业界亟待解决得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多对多服务器之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与高效之间的矛盾,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了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0007]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
[0008]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
[0009]还包括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并用于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的信息交互单元;
[0010]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
[0011]连接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服务器或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及连接于任意一个第一服务器与任意一个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交互单元与所述第二交互单元均包括:用于接收服务器输出数据的写入单元、用于向服务器输出数据的读取单元、以及用于数据处理的主控单元。
[0013]进一步,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根据TCP/IP协议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交互单元建立于所述TCP/IP协议的数据链路层。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交互单元建立于所述TCP/IP协议的传输层。
[0015]进一步,还包括设于所述信息交互单元与服务器连接处的识别单元,所述识别单元内记录有用于标识数据信息的识别码,每个所述识别码与记录该识别码的识别单元连接
的服务器一一对应。
[0016]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根据所述识别码调度服务器的调度单元,所述调度单元可解析所述识别码,并通过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将数据调度给有需求的服务器。
[0017]进一步,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应用层、管道层、数据链路层以及物理层。
[0018]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采用上述数据传输系统进行信息交互。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信息交互单元的设计,解决了多对多服务器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TCP/IP模型、信息交互单元的模型示意图;
[0023]图2为服务器之间第一交互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3为服务器之间第二交互单元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4为签核工具/物理综合工具内部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
[0027]图6为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示意图;
[0028]图7为信息交互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0032]物理综合工具与签核工具一般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两者之间数据交互为一种多对多的结构,其存在两种类型的交互,一种为内部交互,其用于物理综合工具内部、签核工具内部的服务器交互,一下称物理综合工具内部的服务器为第一服务器、签核工具内部的服务器为第二服务器,内部交互指第一服务器与第一服务器的交互、第二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的交互,另一种为外部交互,用于物理综合工具与签核工具之间的服务器交互,即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的交互。但两种相互方式之间存在同步失衡,造成服务器之间通信,协
调,分发与高效之间的矛盾。本技术的思路在于,提出一种信息交互单元,其包括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以及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一服务器之间和第二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此实现多对多服务器之间通信的统一,协调,分发。
[0033]具体的,本技术提出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0034]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
[0035]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
[0036]以及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的信息交互单元,其中,信息交互单元包括有:
[0037]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
[0038]连接在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
[0039]本使用新型通过第一交互单元和第二交互单元的建立,保证在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都可以点对点通信。当两个服务器之间存在数据交互时,直接通过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单元进行传递/接收数据,可以实现签核工具时序功耗引擎,布线引擎等与综合工具之间的高效通信,从而提高物理综合优化效率,得到性能的提升。
[0040]传统的通信管路包括有应用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出的信息交互单元由应用层、管道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构成,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PI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物理综合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一服务器运行;签核工具,其分布于多个第二服务器运行;还包括连接任意两个服务器,并用于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的信息交互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单元包括:连接于任意两个所述第一服务器或任意两个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交互单元、以及连接于任意一个第一服务器与任意一个第二服务器之间的第二交互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互单元与所述第二交互单元均包括:用于接收服务器输出数据的写入单元、用于向服务器输出数据的读取单元、以及用于数据处理的主控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服务器之间根据TCP/IP协议传输数据,所述第一交互单元建立于所述TCP/IP协议的数据链路层。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丹周立兵刘国骄李艳荣白耿黄国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微集团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