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45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它包括炉体、前炉盖、后炉盖、燃烧装置、内盘管、外盘管、密封筒、第一密封保温圈和第二密封保温圈;所述前炉盖、炉体和所述后炉盖包围形成炉腔;所述内盘管和所述外盘管均安装在所述炉腔中,所述内盘管的内侧包围形成有辐射换热室,所述内盘管与所述炉体之间形成有对流换热室;所述前炉盖中设有与所述辐射换热室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燃烧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中;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连接在所述前炉盖的背向所述炉腔的一端部上,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还与所述燃烧装置相连并用于堵住所述前炉盖和所述燃烧装置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前炉盖处的密封和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散失,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传统的有机热载体炉中,由于前炉盖上安装的东西比较多并且前炉盖需要经常打开和关闭,因此在前炉盖处的密封隔热效果不是很好,炉内的高温烟气容易从前炉盖处流失,进而导致热量容易从前炉盖处散失。此外,有机热载体炉中具有很多狭小的通道,很容易出现堵灰的现象,影响有机热载体炉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它能够提高前炉盖处的密封和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散失,节约能源。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它包括炉体、前炉盖、后炉盖、燃烧装置、内盘管、外盘管、密封筒、第一密封保温圈和第二密封保温圈;其中,
[0005]所述前炉盖连接在所述炉体的前端部,所述后炉盖连接在所述炉体的后端部,所述前炉盖、炉体和所述后炉盖包围形成炉腔,所述炉体、前炉盖和所述后炉盖中分别设有保温层;
[0006]所述内盘管和所述外盘管均安装在所述炉腔中,所述内盘管位于所述外盘管的内侧,所述内盘管的内侧包围形成有辐射换热室,所述内盘管与所述炉体之间形成有对流换热室;
[0007]所述前炉盖中设有与所述辐射换热室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燃烧装置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中并适于在所述辐射换热室中燃烧以产生烟气;
[0008]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连接在所述前炉盖的背向所述炉腔的一端部上,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还与所述燃烧装置相连并用于堵住所述前炉盖和所述燃烧装置之间的间隙;
[0009]所述前炉盖的朝向所述炉腔的一端部上连接有耐火层;
[0010]所述密封筒的一端部与所述内盘管的前端部相连,所述密封筒的另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前炉盖上;
[0011]所述第二密封保温圈安装在所述密封筒和所述炉体之间,所述密封圈的内周部与所述密封筒相连,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部与所述炉体相连。
[0012]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外盘管的具体结构,所述外盘管包括轴向盘管部和径向盘管部;其中,
[0013]所述轴向盘管部套于所述内盘管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内盘管和所述炉体之间,所述轴向盘管部将所述对流换热室分隔成位于所述内盘管和所述轴向盘管部之间的第一对流换热通道和位于所述轴向盘管部与所述炉体之间的第二对流换热通道;
[0014]所述径向盘管部的外周部连接在所述轴向盘管部的右端部,所述径向盘管部的内
周部连接有密封保温盖,所述径向盘管部与所述后炉盖之间设有排烟室;
[0015]所述辐射换热室的右端部与所述第一对流换热通道的右端部连通;
[0016]所述第一对流换热通道的左端部与所述第二对流换热通道的左端部连通;
[0017]所述第二对流换热通道的右端部与所述排烟室连通;
[0018]所述后炉盖上设有与所述排烟室连通的烟气出口。
[0019]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密封保温盖的具体结构,所述密封保温盖包括保温密封层和连接在所述保温密封层的朝向所述辐射换热室的一端部上的耐火密封层。
[0020]进一步,所述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还包括进口集管和出口集管;其中,
[0021]所述进口集管与所述外盘管连通;
[0022]所述外盘管与所述内盘管连通;
[0023]所述内盘管与所述出口集管连通。
[0024]进一步为了防止堵灰,所述炉体的下端部设有至少一个落灰口。
[0025]进一步,所述落灰口设有两个,所述炉体的前端部和所述炉体的后端部分别设有一个所述落灰口。
[0026]进一步为了支撑所述炉体,所述炉体的下端部连接有至少一个支撑底架。
[0027]进一步,所述炉体的上端部连接有至少一个吊耳。
[0028]进一步为了方便检修,所述后炉盖上设有检修人孔。
[0029]进一步提供一种所述燃烧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燃烧装置为燃气燃烧器。
[0030]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所述第二密封保温圈能够防止烟气从所述对流换热室的前端部溢出,还能够加强保温效果以便防止热量在所述对流换热室的前端部散失。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用于堵住所述前炉盖和所述燃烧装置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所述炉腔中的高温烟气从间隙中外溢,进而能够防止热量损失;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所述前炉盖处的密封和保温效果大大提高,大大减少了炉腔中的烟气流失和热量散失,能够节约能源,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便于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技术的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3]如图1所示,一种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它包括炉体1、前炉盖2、后炉盖3、燃烧装置4、内盘管5、外盘管6、密封筒7、第一密封保温圈8和第二密封保温圈9;其中,
[0034]所述前炉盖2连接在所述炉体1的前端部,所述后炉盖3连接在所述炉体1的后端部,所述前炉盖2、炉体1和所述后炉盖3包围形成炉腔,所述炉体1、前炉盖2和所述后炉盖3中分别设有保温层;
[0035]所述内盘管5和所述外盘管6均安装在所述炉腔中,所述内盘管5位于所述外盘管6的内侧,所述内盘管5的内侧包围形成有辐射换热室10,所述内盘管5与所述炉体1之间形成有对流换热室11;
[0036]所述前炉盖2中设有与所述辐射换热室10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燃烧装置4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中并适于在所述辐射换热室10中燃烧以产生烟气;
[0037]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8连接在所述前炉盖2的背向所述炉腔的一端部上,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8还与所述燃烧装置4相连并用于堵住所述前炉盖2和所述燃烧装置4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所述炉腔中的高温烟气外溢,进而能够防止热量损失;
[0038]所述前炉盖2的朝向所述炉腔的一端部上连接有耐火层12,所述耐火层12能够防止所述燃烧装置4产生的火焰烧损所述前炉盖2;
[0039]所述密封筒7的一端部与所述内盘管5的前端部相连,所述密封筒7的另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前炉盖2上;
[0040]所述第二密封保温圈9安装在所述密封筒7和所述炉体1之间,所述密封圈的内周部与所述密封筒7相连,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部与所述炉体1相连;具体的,所述第二密封保温圈9能够防止烟气从所述对流换热室11的前端部溢出,还能够加强保温效果以便防止热量在所述对流换热室11的前端部散失。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8用于堵住所述前炉盖2和所述燃烧装置4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所述炉腔中的高温烟气从间隙中外溢,进而能够防止热量损失;采用了上述结构后,所述前炉盖2处的密封和保温效果大大提高,大大减少了炉腔中的烟气流失和热量散失,能够节约能源,减少了能源浪费,提高了经济效益,并且便于日常维护。
[00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炉体(1)、前炉盖(2)、后炉盖(3)、燃烧装置(4)、内盘管(5)、外盘管(6)、密封筒(7)、第一密封保温圈(8)和第二密封保温圈(9);其中,所述前炉盖(2)连接在所述炉体(1)的前端部,所述后炉盖(3)连接在所述炉体(1)的后端部,所述前炉盖(2)、炉体(1)和所述后炉盖(3)包围形成炉腔,所述炉体(1)、前炉盖(2)和所述后炉盖(3)中分别设有保温层;所述内盘管(5)和所述外盘管(6)均安装在所述炉腔中,所述内盘管(5)位于所述外盘管(6)的内侧,所述内盘管(5)的内侧包围形成有辐射换热室(10),所述内盘管(5)与所述炉体(1)之间形成有对流换热室(11);所述前炉盖(2)中设有与所述辐射换热室(10)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燃烧装置(4)安装在所述安装口中并适于在所述辐射换热室(10)中燃烧以产生烟气;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8)连接在所述前炉盖(2)的背向所述炉腔的一端部上,所述第一密封保温圈(8)还与所述燃烧装置(4)相连并用于堵住所述前炉盖(2)和所述燃烧装置(4)之间的间隙;所述前炉盖(2)的朝向所述炉腔的一端部上连接有耐火层(12);所述密封筒(7)的一端部与所述内盘管(5)的前端部相连,所述密封筒(7)的另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前炉盖(2)上;所述第二密封保温圈(9)安装在所述密封筒(7)和所述炉体(1)之间,所述密封圈的内周部与所述密封筒(7)相连,所述密封圈的外周部与所述炉体(1)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密封结构的有机热载体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管(6)包括轴向盘管部(13)和径向盘管部(14);其中,所述轴向盘管部(13)套于所述内盘管(5)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内盘管(5)和所述炉体(1)之间,所述轴向盘管部(13)将所述对流换热室(11)分隔成位于所述内盘管(5)和所述轴向盘管部(13)之间的第一对流换热通道(15)和位于所述轴向盘管部(13)与所述炉体(1)之间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君金海鸥丁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能源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