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底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2385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毯底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底布,包括底布本体、除尘组件和防潮组件,所述底布本体包括耐磨层、防火层、降噪层、防水层和支撑层,该多功能底布,当底布本体落入水时,水落在防水层上,最终从连接管进入通风管,通过转轴旋转滑盖,使滑盖的缺口与密封盖的透气孔对齐,鼓入空气,通风管内的水流经防潮垫,通过防潮垫吸附,当鼓入空气气压大时,单向阀在气压的作用下打开,方便泄压,气体从连接管吹出,方便对底部本体进行清理,滑盖的缺口对应的透气孔数量多,则底布本体的透气效果好,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与底布本体均设置为可拆连接,方便检查维修,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底布


[0001]本技术涉及地毯底布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底布。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地毯,是以棉、麻、毛、丝、草等天然纤维或化学合成纤维类原料,经手工或机械工艺进行编结、栽绒或纺织而成的地面铺敷物。它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美术品类之一。覆盖于住宅、宾馆、体育馆、展览厅、车辆、船舶、飞机等的地面,有减少噪声、隔热和装饰效果。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11595921U”专利名称为:“一种易于簇绒的地毯底布”的专利,专利公开了“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簇绒的地毯底布,所述地毯底布由若干呈交错分布的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和/或纬线的正反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上划出若干条划痕,所述划痕的深度为所述经线和/或纬线厚度的1/3

1/2,且所述划痕沿所在经线或纬线的长度方向延伸。簇绒过程中,穿刺针只需穿过预先形成的划痕,整个划痕会沿着长度方向裂开一段,这样能够顺着裂开的划痕下针簇绒,保证簇绒整齐。相对于光滑有弹性的PP塑料面,能够有效减少针打滑、磨损、弯断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地毯的簇织效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0004]现有的一种易于簇绒的地毯底布在使用中发现,其不方便清理,防火、防尘、防水效果差,不方便晾干,通风效果不好,不方便调节通风效果,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晾干,方便清理的多功能底布。
[0007](二)技术方案<br/>[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底布,包括底布本体、除尘组件和防潮组件,所述底布本体包括耐磨层、防火层、降噪层、防水层和支撑层,所述耐磨层、防火层、降噪层、防水层和支撑层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耐磨层上方设置有摩擦凸缘,所述摩擦凸缘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第一包边、通风管和密封阀,所述第一包边设置在所述底布本体一侧,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所述支撑层内,所述通风管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所述第一包边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每一组所述通风管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开口贯通,所述密封阀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防水层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通风管贯通,所述防潮组件包括第二包边、单向阀和防潮垫,所述第二包边与所述底布本体另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二包边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每一组所述通风管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开口贯通,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有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二包边内设置有所述防潮垫,所述防潮垫设置在所述单向阀下方。
[0009]为了方便保证装置的防火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防火层材质为腈纶纤维。
[0010]为了方便保证支撑层的弹性和防滑性,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支撑层包括弹性
垫和摩擦垫,所述摩擦垫设置在所述弹性垫下方,所述弹性垫上设置有装配槽,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所述装配槽内。
[0011]进一步的,保证摩擦垫的防滑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摩擦垫下方设置有摩擦纹,所述摩擦纹设置为若干组。
[0012]进一步的,提高降噪层的降噪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降噪层内设置有若干组降噪孔。
[0013]为了方便调节底部本体的透气效果,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密封阀包括密封盖、滑盖和转轴,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若干组透气孔,所述滑盖中心设置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贯通所述密封盖,所述滑盖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透气孔相匹配。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底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多功能底布,当底布本体落入水时,水落在防水层上,最终从连接管进入通风管,通过转轴旋转滑盖,使滑盖的缺口与密封盖的透气孔对齐,鼓入空气,通风管内的水流经防潮垫,通过防潮垫吸附。
[0017]该多功能底布,当鼓入空气气压大时,单向阀在气压的作用下打开,方便泄压,气体从连接管吹出,方便对底部本体进行清理。
[0018]该多功能底布,滑盖的缺口对应的透气孔数量多,则底布本体的透气效果好,第一包边和第二包边与底布本体均设置为可拆连接,方便检查维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结构图1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耐磨层;2、防火层;3、降噪层;4、防水层;5、第一包边;6、通风管;7、连接管;8、第二包边;9、单向阀;10、防潮垫;11、弹性垫;12、摩擦垫;13、装配槽;14、摩擦纹;15、降噪孔;16、密封盖;17、滑盖;1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3,一种多功能底布,包括底布本体、除尘组件和防潮组件,所述底布本体包括耐磨层1、防火层2、降噪层3、防水层4和支撑层,所述耐磨层1、防火层2、降噪层3、防水层4和支撑层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耐磨层1上方设置有摩擦凸缘,所述摩擦凸缘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第一包边5、通风管6和密封阀,所述第一包边5设置在所述底布本体一侧,所述通风管6设置在所述支撑层内,所述通风管6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所述第一包边5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每一组所述通风管6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开口贯通,所述密封阀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防水层4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与所述通风管6
贯通,所述防潮组件包括第二包边8、单向阀9和防潮垫10,所述第二包边8与所述底布本体另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二包边8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每一组所述通风管6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开口贯通,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有所述单向阀9,所述第二包边8内设置有所述防潮垫10,所述防潮垫10设置在所述单向阀9下方。
[0025]腈纶纤维,学名聚丙烯腈纤维,是以丙烯腈为主要单体(含量大于85%)与少量其他单体共聚,经纺丝加工而成的纤维。它的主要特点是外观、手感、弹性、保暖性等方面类似羊毛,所以有"合成羊毛"之称。腈纶纤维的用途广泛,原料丰富,发展速度很快,现今已是三大合成纤维之一,其产量仅次于涤纶和尼龙,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所述防火层2材质为腈纶纤维,为了方便保证装置的防火效果。
[0026]所述支撑层包括弹性垫11和摩擦垫12,所述摩擦垫12设置在所述弹性垫11下方,所述弹性垫11上设置有装配槽13,所述通风管6设置在所述装配槽13内,为了方便保证支撑层的弹性和防滑性。
[0027]所述摩擦垫12下方设置有摩擦纹14,所述摩擦纹14设置为若干组,进一步的,保证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底布,包括底布本体、除尘组件和防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布本体包括耐磨层(1)、防火层(2)、降噪层(3)、防水层(4)和支撑层,所述耐磨层(1)、防火层(2)、降噪层(3)、防水层(4)和支撑层从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耐磨层(1)上方设置有摩擦凸缘,所述摩擦凸缘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第一包边(5)、通风管(6)和密封阀,所述第一包边(5)设置在所述底布本体一侧,所述通风管(6)设置在所述支撑层内,所述通风管(6)设置为多组均匀布置,所述第一包边(5)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每一组所述通风管(6)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开口贯通,所述密封阀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匹配,所述防水层(4)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与所述通风管(6)贯通,所述防潮组件包括第二包边(8)、单向阀(9)和防潮垫(10),所述第二包边(8)与所述底布本体另一侧相匹配,所述第二包边(8)上设置有第二开口,每一组所述通风管(6)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开口贯通,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有所述单向阀(9),所述第二包边(8)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敏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区盛晖针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