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融导管和消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95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4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导管和消融设备。消融导管包括管体和滚珠。其中,管体的端部包括导电区,且管体的端部周壁具有限位腔;导电区用于对病灶区域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滚珠,一部分限制于限位腔内,另一部分凸出于管体的周壁的外壁面;滚珠用于与内窥镜工作通道滚动配合。本申请实施例实现了当消融导管在内窥镜工作通道内滑动时,滚珠与内窥镜工作通道滚动配合,可以减小消融导管与内窥镜工作通道之间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消融导管的推进以对病灶区域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病灶区域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病灶区域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融导管和消融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消融导管和消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纳米刀)作为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热消融、辐射消融技术而言,具有精确消融和选择性消融的优势。同时也是第一种对血管、气管和支气管、胆管、肠管、输尿管和神经等正常关键结构具有选择性保护作用的一种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技术的消融机理是在短时间内向肿瘤区域施加高压脉冲,由于超短脉冲的电势梯度,电荷在细胞膜的内部和外部积累,同时由于磷脂双分子层是电绝缘的,因此电荷的积累会不断增加,此时可以说形成了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电介质的电容器。在这个过程中,起初,细胞膜受到电荷的作用力而不断被压缩,然而当电场超过临界值时,细胞膜因无法承受过强的电荷作用力而引起介电击穿导致不可逆的穿孔。通过破坏细胞膜的结构使肿瘤细胞凋亡,进而被巨噬细胞吞噬,随之正常细胞再生恢复器官功能。
[0003]现有的不可逆电穿孔肿瘤治疗手术中,消融导管利用内窥镜工作通道进入人体内接近病灶处的区域并伸出内窥镜工作通道,作用于病灶区域。由于人体内的自然通道较为曲折,因此当消融导管进入人体后,由于消融导管的端部具有一定的刚度,在弯曲处伸缩时与内窥镜工作通道的管壁之间的阻力会增大,不易推进,导致出现自锁或卡在内窥镜工作通道内不能移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消融导管和消融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消融导管在内窥镜工作通道内弯曲段不易推进的问题。/>[0005]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导管,包括:管体和滚珠。
[0006]管体的端部包括导电区,且管体的端部周壁具有限位腔。导电区用于对病灶区域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
[0007]滚珠的一部分限制于限位腔内,另一部分凸出于管体的周壁的外壁面。滚珠用于与内窥镜工作通道滚动配合。
[0008]可选地,滚珠包括滚子和绝缘层,绝缘层覆盖滚子的表面。
[0009]可选地,滚珠的球心位于限位腔内,至少部分滚珠的球心与管体的轴线的距离相等。
[0010]可选地,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极部和管筒部。
[0011]电极部和管筒部靠近电极部的区域形成管体的端部。
[0012]电极部形成管体的导电区。
[0013]可选地,限位腔沿电极部的周向环绕电极部的周壁间隔分布。
[0014]可选地,限位腔沿管筒部靠近电极部的区域的周向环绕管筒部的周壁间隔分布。
[0015]可选地,管体包括:管本体、电极组件和驱动组件。
[0016]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管本体、以及电极组件连接,以驱动电极组件的至少部分发生远离或靠近管本体。
[0017]电极组件的至少部分区域形成导电区。
[0018]可选地,驱动组件包括:移动端、固定端和驱动杆。
[0019]固定端和管本体的一端固定套接。
[0020]驱动杆的一部分滑动套设于管本体内,驱动杆的另一部分位于固定端与移动端之间,且与移动端固定连接。
[0021]可选地,驱动组件还包括:拉丝组件和控制手柄。
[0022]拉丝组件的一端与驱动杆位于管本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拉丝组件的另一端与控制手柄固定连接。
[0023]可选地,限位腔沿移动端的周向环绕移动端的周壁间隔分布。
[0024]可选地,电极组件包括:电极支撑带、固定设置于电极支撑带上的电极和穿设于电极支撑带上的柔性导线。
[0025]电极支撑带的一端与固定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端固定连接。电极支撑带可随移动端与固定端之间距离的增或减而对应发生伸直或弯曲的形变。
[0026]柔性导线的一端与电极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
[0027]可选地,电极支撑带包括至少三根,所有电极支撑带均匀环绕设置于驱动杆的外周。
[0028]可选地,电极间隔分布于电极支撑带上。
[0029]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融设备,包括:如第一个方面提供的消融导管,和脉冲电压发生器。
[0030]脉冲电压发生器与消融导管电连接。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003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融导管的端部设有导电区可用于对病灶区域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此外,消融导管的端部周壁设有限位腔用于放置滚珠。滚珠的一部分被限制在限位腔内,另一部分凸出于管体的周壁的外壁面,滚珠可在限位腔内自由转动,因此当消融导管在内窥镜工作通道内移动时,滚珠与内窥镜工作通道内表面滚动配合,使消融导管的端部外壁与内窥镜工作通道内壁面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两者之间相对移动时的摩擦阻力,使消融导管在内窥镜工作通道内更易推进和移动。
[0033]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4]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中A向剖视图;
[003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滚珠的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滚珠的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
[0042]100

消融导管;
[0043]110

管体;101

导电区;111

电极部;112

管筒部;
[0044]113

限位腔;114

端部;
[0045]120

滚珠;121

滚子;122

绝缘层;
[0046]1‑
管本体;2

电极组件;3

驱动组件;
[0047]21

电极支撑带;22

电极;23

柔性导线;
[0048]31

固定端;32

移动端;33

驱动杆;34

拉丝组件;35

控制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端部包括导电区,且所述管体的端部周壁具有限位腔;所述导电区用于对病灶区域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滚珠,一部分限制于所述限位腔内,另一部分凸出于所述管体的周壁的外壁面;所述滚珠用于与内窥镜工作通道滚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包括滚子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滚子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的球心位于所述限位腔内,至少部分所述滚珠的球心与所述管体的轴线的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极部和管筒部;所述电极部和所述管筒部靠近所述电极部的区域形成所述管体的端部;所述电极部形成所述管体的导电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沿所述电极部的周向环绕所述电极部的周壁间隔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腔沿所述管筒部靠近所述电极部的区域的周向环绕所述管筒部的周壁间隔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管本体、电极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本体、以及所述电极组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电极组件的至少部分发生远离或靠近所述管本体;所述电极组件的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所述导电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衷兴华汪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维纳安可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