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84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涉及什么领域。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翼,所述无人机主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当无人机主体在降落过程中,首先支撑块通过减震垫与地面接触,同时支撑块通过支撑柱在连接板上进行缓冲,连接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其中通过滑槽和滑块,可增加连接板移动的稳定性,防止连接板出现晃动,连接板通过减震弹簧在凹槽内进行缓冲。通过减震弹簧在凹槽内进行缓冲。通过减震弹簧在凹槽内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作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广泛用于水利测量,水利水电工程对地形、成本、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应付高精度、实时性的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具有一定的棘手性,无人机以其机动灵活、高分辨率、低成本、高时效等特点。
[0003]在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过程中,由于需要经常起落,需要进行到缓冲增加其稳定性,目前现有的螺旋桨式无人机,不具有缓冲结构,当螺旋桨式无人机在降落中,容易因为冲击力过大,导致其支腿出现损坏,进而造成螺旋桨式无人机出现摔坏的现象,不方便人们使用。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解决了现有的螺旋桨式无人机,不具有缓冲结构,当螺旋桨式无人机在降落中,容易因为冲击力过大,导致其支腿出现损坏,进而造成螺旋桨式无人机出现摔坏的现象,不方便人们使用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翼,所述无人机主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底部贯穿至壳体的底部,所述缓冲柱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贯穿至凹槽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07]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与连接板的正面和背面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且减震垫的材质为橡胶材料。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板两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外侧与壳体内腔的两侧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缓冲弹簧呈等距离排列在缓冲板的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顶部和底部与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当无人机主体在降落过程中,首先支撑块通过减震垫与地面接触,同时支撑块通过支撑柱在连接板上进行缓冲,连接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其中通过滑槽和滑块,可增加连接板移动的稳定性,防止连接板出现晃动,连接板通过减震弹簧在凹槽内进行缓冲。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此时,缓冲柱在缓冲板上进行缓冲,缓冲板带动滑轮在壳体内滑动,缓冲板带动滑套在滑杆上滑动,其中通过滑轮、滑套和滑杆,对缓冲板在移动过程中起到了移动平稳的作用,防止缓冲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卡顿,同步缓冲板在缓冲弹簧上进行缓冲,使缓冲弹簧对下方压力进行抵消,增加支撑柱和支撑柱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壳体结构剖面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壳体与缓冲柱结构侧视剖面图;
[0018]图4为本技术A

A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标号:1、无人机主体;2、支架;3、马达;4、旋翼;5、壳体;6、缓冲弹簧;7、缓冲板;8、缓冲柱;9、凹槽;10、减震弹簧;11、连接板;12、支撑柱;13、支撑块;14、滑槽;15、滑块;16、滑轮;17、滑套;18、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1]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1,无人机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马达3,马达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翼4,无人机主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5,壳体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缓冲弹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缓冲板7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柱8,缓冲柱8的底部贯穿至壳体5的底部,缓冲柱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0,减震弹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连接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的底部贯穿至凹槽9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支撑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且减震垫的材质为橡胶材料,缓冲弹簧6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缓冲弹簧6呈等距离排列在缓冲板7的顶部。
[0027]本实施方案中,当无人机主体1在降落过程中,首先支撑块13通过减震垫与地面接触,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马达(3),所述马达(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翼(4),所述无人机主体(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5),所述壳体(5)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6),所述缓冲弹簧(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板(7),所述缓冲板(7)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柱(8),所述缓冲柱(8)的底部贯穿至壳体(5)的底部,所述缓冲柱(8)的底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10),所述减震弹簧(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底部贯穿至凹槽(9)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螺旋桨式无人机勘测作业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9)内腔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明新黎英盛林惠鸿陈启东蒋书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林业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