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833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参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光学平台上的工控计算机、长焦透镜和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所述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包括四象限探测器、能量计和三维位移台;所述三维位移台的底部与光学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部固定设置有四象限探测器和能量计;所述长焦透镜与四象限探测器同轴设置;所述四象限探测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工控计算机与所述三维位移台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光斑在四象限探测器的位置,通过电动位移台来移动四象限探测器,直到光斑强度在四象限探测器的分布相同,可以快速的将光斑定位在小孔的中心,无需人工对准,此方法简单、便捷且精度高。便捷且精度高。便捷且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激光参数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激光器发散角的测量方法有许多种,比如套孔法、CCD法、刀口法等等,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与不同的激光器。高能激光照射器发出的脉冲激光能量非常高,因此其激光发散角一般用套孔法进行测量,套孔法是一种经常用到的装置简单的测量激光发散角的方法,只需要长焦距的透镜、小孔光阑以及能量计就可实现对激光发散角的测量。然而常规的测量装置在定位焦点光斑位置时通常需要会费很长时间进行调整,因为常规的测量装置在定位光斑位置时需要目测激光光斑的位置,并且很多波段的激光是不可见的,需要借助显色卡来判断位置,每次调整小孔的位置,都需要重新借助显色卡判断光斑的位置,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整,而且往往无法精确的保证光斑通过小孔光阑的中心,从而造成了测量精度的下降,而且长时间的调试过程更容易对实验人员造成伤害。
[0003]因此,提供一种新的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激光发散角测量效率低,精度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光学平台上的工控计算机、长焦透镜和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
[0006]所述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包括四象限探测器、能量计和三维位移台;
[0007]所述三维位移台的底部与光学平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部固定设置有四象限探测器和能量计;
[0008]所述长焦透镜与四象限探测器同轴设置;
[0009]所述四象限探测器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
[0010]所述工控计算机与所述三维位移台电性连接。
[0011]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长焦透镜的焦距≥0.5m,孔径≥40mm。
[0012]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四象限探测器的通孔孔径≤2mm。
[0013]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三维位移台的型号为LSDZ

03

01。
[0014]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长焦透镜和光学平台之间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和光学平台固定连接,顶端和长焦透镜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能量计与所述四象限探测器同轴设置。
[0016]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能量计为热释电能量计。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采用一个中心开孔的四象限探测器来判断光斑的位置,根据光斑在四象限探测器的位置,通过电动位移台来移
动四象限探测器,直到光斑强度在四象限探测器的分布相同,此时可判定光斑正好通过四象限探测器的小孔中心,可以快速的测量激光发散角。
附图说明
[0018]以下附图仅对本技术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9]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1光学平台、101激光器、102长焦透镜、103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201四象限探测器、202能量计、203三维位移台、204工控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光学平台1上的工控计算机204、长焦透镜102和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103;所述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103包括四象限探测器201、能量计202和三维位移台203;所述三维位移台203的底部与光学平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部固定设置有四象限探测器201和能量计202;所述长焦透镜102与四象限探测器同轴设置;所述四象限探测器20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工控计算机204与所述三维位移台203电性连接。
[0024]在上述中,所述长焦透镜102的焦距≥0.5m,孔径≥40mm,所述四象限探测器201的通孔孔径≤2mm,所述三维位移台203的型号为LSDZ

03

01。
[0025]在上述中,为了更好的调节长焦透镜102和四象限探测器201的轴心位置,在长焦透镜102和光学平台1之间还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端和光学平台1固定连接,顶端和长焦透镜102固定连接。
[0026]在上述中,为了保证能量计能最大程度的测量到透过四象限探测器201通孔的光斑,将能量计202与所述四象限探测器201同轴设置,所述能量计202为热释电能量计。
[0027]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测激光的激光器101固定在光学平台1上,保证激光器101的出光口位于长焦透镜102的左侧,且激光器101出射光束光轴与长焦透镜同轴。激光器101发出激光经过长焦透镜102进行汇聚,汇聚的光斑透过四象限探测器201的通孔,通过三维位移台203来移动四象限探测器201,直到光斑强度在四象限探测器201的分布相同,此时可判定光斑正好通过四象限探测器201的小孔中心,通过小孔后面的能量计202测量激光能量,并与激光束的能量进行对比可以得到当前激光器的发散角。在此过程中,通过工控计算机204实现对三维位移台203的位置控制,保证长焦透镜102与四象限探测器201同轴。
[0028]以上已经描述了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

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光学平台(1)上的工控计算机(204)、长焦透镜(102)和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103);所述激光光斑接收测量组件(103)包括四象限探测器(201)、能量计(202)和三维位移台(203);所述三维位移台(203)的底部与光学平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顶部固定设置有四象限探测器(201)和能量计(202);所述能量计(202)设置在所述四象限探测器(201)右侧;所述长焦透镜(102)与四象限探测器(201)同轴设置;所述四象限探测器(20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工控计算机(204)与所述三维位移台(203)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激光发散角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透镜(102)的焦距≥0.5m,孔径≥4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恺郭龙飞万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之江润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