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808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包括有导线,导线外按从内至外的顺序依次包裹有隔温屏蔽层、阻火层、PVC绝缘层、电磁屏蔽层、绕包带和外护套;导线包括有等距分布于隔温屏蔽层内侧的三个导体,导线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构件,限位构件包括有构架,构架上固定设置三个支撑杆,每一个支撑杆的末端均设置有弧形的第一托部;限位构件还包括有位于各相邻支撑杆之间的承载杆,每一个承载杆的末端均设置有与隔温屏蔽层内侧相接的弧形的第二托部;隔温屏蔽层内侧设置光单元,并填充有非湿性填充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能提高耐火温度和耐火持续时间,并提升内部的导线的稳固性。稳固性。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
[0003]现有的电力电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耐火温度低、耐火持续时间短的缺陷;且其内部的导线的稳固性表现较差,易在恶劣环境下发生拉伸、摇摆的情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以达到提高耐火温度和耐火持续时间,同时提升内部的导线的稳固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包括有导线,在所述的导线外按从内至外的顺序依次包裹有隔温屏蔽层、阻火层、PVC绝缘层和电磁屏蔽层,在所述的电磁屏蔽层外缠绕有绕包带,并在所述的绕包带外包裹有外护套,且于所述的外护套内设置有撕裂绳;
[0006]所述的导线包括有等距分布于隔温屏蔽层内侧的三个导体,三个所述的导体分别为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且于所述的导线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构件,所述的限位构件包括有构架,所述的构架上固定设置有三个分别朝向各导体延伸固定的支撑杆,且在每一个所述的支撑杆的末端均设置有与对应导体相接的第一托部,各所述的第一托部均呈弧形,且各所述的支撑杆和第一托部均为绝缘材质;所述的限位构件还包括有位于各相邻支撑杆之间的承载杆,在每一个所述的承载杆的末端均设置有与隔温屏蔽层内侧相接的第二托部,各所述的第二托部均呈弧形;
[0007]在所述的隔温屏蔽层内侧设置光单元,并填充有非湿性填充物。
[0008]进一步设置是:在各所述的支撑杆和承载杆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09]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隔温屏蔽层由粘有铝箔的陶瓷纤维纸组成。
[0010]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阻火层为硅橡胶陶瓷带。
[0011]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电磁屏蔽层为金属网状结构。
[0012]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的非湿性填充物包括有玻璃纤维和聚丙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通过设置外阻火层来达到阻火的目的,同时配以隔温屏蔽层来提高耐高温度的阈值,在实际使用中能承受1100度以内的高温,由此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耐火温度低、耐火持续时间短的缺陷。另外,还通过设置构架,并利用构架上的支撑杆来固定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有效避免导体在恶劣环境下拉伸、摇摆的情况发生,再通过设置与各导体相
匹配的弧形的第一托部来优化固定。另外,通过承载杆和第二托部来实现构架自身位置的固定,让整个结构更加合理、稳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1、隔温屏蔽层;12、阻火层;13、PVC绝缘层;14、电磁屏蔽层;15、绕包带;16、外护套;17、撕裂绳;21、第一导体;22、第二导体;23、第三导体;31、构架;41、支撑杆;42、第一托部;51、承载杆;52、第二托部;61、光单元;71、加强筋;81、非湿性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附图1所示,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包括有导线,在导线外按从内至外的顺序依次包裹有隔温屏蔽层11、阻火层12、PVC绝缘层13和电磁屏蔽层14,电磁屏蔽层14外缠绕有绕包带15,绕包带15外包裹有外护套16,外护套16内设置有撕裂绳17;
[0019]导线包括有等距分布于隔温屏蔽层11内侧的三个导体,三个导体分别为第一导体21、第二导体22和第三导体23,导线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构件,限位构件包括有构架31,构架31上固定设置有三个分别朝向各导体延伸固定的支撑杆41,且在每一个支撑杆41的末端均设置有与对应导体相接的第一托部42,各第一托部42均呈弧形,且各支撑杆41和第一托部42均为绝缘材质;限位构件还包括有位于各相邻支撑杆41之间的承载杆51,在每一个承载杆51的末端均设置有与隔温屏蔽层11内侧相接的第二托部52,各第二托部52均呈弧形;
[0020]隔温屏蔽层11内侧设置光单元61,并填充有非湿性填充物81。
[0021]其中,各支撑杆41和承载杆5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71。
[0022]其中,隔温屏蔽层11由粘有铝箔的陶瓷纤维纸组成。
[0023]其中,阻火层12为硅橡胶陶瓷带。
[0024]其中,电磁屏蔽层14为金属网状结构。
[0025]其中,非湿性填充物81包括有玻璃纤维和聚丙烯。
[0026]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殊耐高温电力电缆,包括有导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线外按从内至外的顺序依次包裹有隔温屏蔽层(11)、阻火层(12)、PVC绝缘层(13)和电磁屏蔽层(14),在所述的电磁屏蔽层(14)外缠绕有绕包带(15),并在所述的绕包带(15)外包裹有外护套(16),且于所述的外护套(16)内设置有撕裂绳(17);所述的导线包括有等距分布于隔温屏蔽层(11)内侧的三个导体,三个所述的导体分别为第一导体(21)、第二导体(22)和第三导体(23),且于所述的导线的中心位置设有限位构件,所述的限位构件包括有构架(31),所述的构架(31)上固定设置有三个分别朝向各导体延伸固定的支撑杆(41),且在每一个所述的支撑杆(41)的末端均设置有与对应导体相接的第一托部(42),各所述的第一托部(42)均呈弧形,且各所述的支撑杆(41)和第一托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向龙陈晓华徐如雅吴海永龚远芳王建灿柯建富杨中智黄俊鑫陈文达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昌泰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