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62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刚性内导体、绝缘体和刚性外导体。所述的绝缘体由靠近刚性内导体设置的软质绝缘体和同轴设置在软质绝缘体外的刚性绝缘体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析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内导体采用紫铜棒,外导体采用型材结构,在通强脉冲电流时,不变形,无需维护;承受电磁力强。采用刚性导体替代柔性导体,从而省掉了弯曲半径所带来的空间大的问题,能大幅减少脉冲电源的空间。冲电源的空间。冲电源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型同轴汇流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脊柱型同轴汇流柱。

技术介绍

[0002]大功率脉冲电源,通常都是MJ级的,其通常需要采用大量的储能电容来储存能量,而每个电容采用一根同轴电缆作为储能电容的输出线。这样,造成电缆数量繁多;另外,通常同轴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其外径的15倍;也就是说,所采用的同轴电缆越粗,其弯曲半径就越大,这样就势必导致电源模块体积增大,而不符合脉冲电源“小型化”的设计要求。而且,同轴电缆内导体多股细铜线组成,外导体采用通用的铜编织网线,最外层绝缘皮包裹在通强脉冲电流时易变形、鼓包、炸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脊柱型同轴汇流柱。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刚性内导体、绝缘体和刚性外导体。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体由靠近刚性内导体设置的软质绝缘体和同轴设置在软质绝缘体外的刚性绝缘体制成。
[0006]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刚性外导体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固定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槽包括固定在刚性外导体底部对称设置的底部固定槽和固定在刚性外导体上部对称设置的上部固定槽;所述的上部固定槽和底部固定槽开口向上设置。
[0008]进一步的,两个底部固定槽开口的间隔大于两个上部固定槽的间隔。
[0009]进一步的,内导体为直径30

100mm紫铜棒。
[0010]进一步的,外导体采用增强型铝铝型材制成。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内导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在所述的内导体下部对应所述的连接孔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的绝缘体和刚性外导体上对应所述的连接孔设置有相适应的开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内导体为中空;这样可以利用趋肤效应对内导体减重。
[0013]本技术析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内导体采用紫铜棒,外导体采用型材结构,在通强脉冲电流时,不变形,无需维护;承受电磁力强。采用刚性导体替代柔性导体,从而省掉了弯曲半径所带来的空间大的问题,能大幅减少脉冲电源的空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本技术的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刚性内导体1、刚性外导体2和设置在两个中间的绝缘体组成。其中,内导体宜采用紫铜棒制成;外导体宜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为在便于生产和安装,可以将刚性外导体可以制成型材,在其沿轴线方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固定槽11。
[0018]所述的绝缘体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和设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绝缘体由靠近刚性内导体设置的软质绝缘体31和同轴设置在软质绝缘体外的刚性绝缘体32制成,这种结构便于安装和防止在通强脉冲电流时变形、鼓包、或炸裂。实际生产时,软质绝缘体与刚性绝缘体之间以及刚性绝缘体与刚性外导体之间应有一定的缝隙,以便于组装。
[0019]所述的固定槽11包括固定在刚性外导体底部对称设置的底部固定槽和固定在刚性外导体上部对称设置的上部固定槽;所述的上部固定槽和底部固定槽开口向上设置。为了便于连接和操作,两个底部固定槽开口的间隔大于两个上部固定槽的间隔。固定槽可以用来将外导体与电容器的一个另极连接
[0020]在所述的内导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1,在所述的内导体下部对应所述的连接孔设置有连接件12,在所述的绝缘体和刚性外导体上对应所述的连接孔设置有相适应的开口。通常的,在连接电容柜时,一根脊柱型同轴汇流柱上会对应电容器的数量设置多个连接孔,应通过连接件使内导体与电容器另一个电极连接。
[0021]实施例
[0022]本实施例中,内导体采用直径Φ50mm紫铜棒,截面积2000mm2;外导体采用增强型铝铝型材【尺寸:138mm*90mm】截面积2000mm2;经过第三方实际考核验证通脉冲电流2M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内到外依次同轴设置的刚性内导体、绝缘体和刚性外导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体由靠近刚性内导体设置的软质绝缘体和同轴设置在软质绝缘体外的刚性绝缘体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刚性外导体上沿轴线方向设置有固定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型同轴汇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槽包括固定在刚性外导体底部对称设置的底部固定槽和固定在刚性外导体上部对称设置的上部固定槽;所述的上部固定槽和底部固定槽开口向上设置。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型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科佳信北京电气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