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497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和一个动簧片;在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的外侧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分别配置有第一磁钢;在动簧片的中间装有短路环结构;在动簧片的宽度的外侧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还分别配置有第二磁钢,对应于同一动静触点的两个第二磁钢的具有极性的一面朝向对应的动静触点,且其极性与第一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极性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强化引出端处的磁场强度,从而增强产品的灭弧能力,提高产品的灭弧效果;又能够减少灭弧磁钢对短路环造成的影响,并且可提升磁效率,使磁路不易饱和,在小体积产品下实现抵抗大短路电流。积产品下实现抵抗大短路电流。积产品下实现抵抗大短路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高压直流继电器是一种具有处理高功率的能力的继电器,在高压、大电流等苛刻条件下仍具有常规继电器所无法比拟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比如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等。现有技术的一种高压直流继电器是采用动簧片直动式结构,其接触部分采用两个静触头和一个动簧片,两个静触头安装在陶瓷罩(或壳体)的顶部,两个静触头(即静触点引出端)的底端则伸到陶瓷罩内,动簧片为直动式分布在陶瓷罩内,动簧片的两端作为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头作为静触点的底端相配合,当动簧片的两端的动触点与两个静触头底端的静触点相接触时,电流由其中一个静触头流入,经过动簧片后从另一个静触头流出。现有技术的这种高压直流继电器通常采用磁钢灭弧,最典型的磁钢配置方案是在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外侧分别配置一个磁钢,利用两个磁钢来实现灭弧,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双磁钢灭弧方案虽然吹弧方向较好,也达到无极性的要求,但磁场强度较弱,特别是在动静触点配合处(即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包括两个静触点引出端和一个动簧片;所述动簧片配置在两个静触点引出端的下方,且动簧片的两端作为动触点分别与两个静触点引出端的作为静触点的底端对应相配合;在动簧片的长度的两端的外侧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分别配置有第一磁钢,两个第一磁钢的具有极性的一面分别朝向对应的动静触点,并且两个第一磁钢的朝向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极性设为相同;其特征在于:在动簧片的中间还装有短路环结构;在动簧片的宽度的外侧的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还分别配置有第二磁钢,对应于同一动静触点的两个第二磁钢的具有极性的一面朝向对应的动静触点,且其极性与第一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极性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磁钢的朝向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极性设为N极,四个第二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极性设为S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磁钢的朝向对应的动静触点的一面的极性设为S极,四个第二磁钢的朝向动静触点的一面的极性设为N极。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抗短路结构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动簧片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磁钢的具有极性的一面的宽度大于所对应的动静触点接触面在对应方向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叔明代文广陈松生罗诚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