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瑞义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1410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包括采收管,采收管内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缘处套设有橡胶套,连接板通过橡胶套与采收管内壁相接触,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穿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采收管底部开口罩在蛏洞上方,向上拉动把手,把手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使得采收管内位于连接板下方的空间处于相对真空的状态,导致蛏洞内的蛏苗缺氧从而爬出洞孔,若因地势限制,导致采收管不便罩在蛏洞上方时,可以旋转把手,使连接板上的穿孔与储盐筒底部的连接孔一一对应,轻轻拍打采收管,可以使储盐筒内的盐撒在蛏洞上,蛏苗不耐高盐、高渗环境,也会从蛏洞内爬出,便于采收,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蛏苗采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

技术介绍

[0002]蛏子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0003]在闽南语里读音类似“摊”,在瓯语里读音类似“青”。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8吋)。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有的种可借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
[0004]目前,真对蛏的采收,大多是通过人工挖掘采收,费事费力、效率较低,因此,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9]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包括采收管,所述采收管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缘处套设有橡胶套,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橡胶套与所述采收管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连接板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将所述穿孔包围在内,所述环形套管内转动安装有储盐筒,所述储盐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穿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储盐筒顶部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顶部一端穿设所述采收管并固定安装有把手。<br/>[0010]优选的,所述支杆两侧相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采收管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对应的扇形槽,当支杆逆时针旋转至限位板与扇形槽接触时,所述连接板上的穿孔与所述储盐筒底部的连接孔相互交错,当支杆顺时针旋转至限位板与扇形槽接触时,所述连接板上的穿孔与所述储盐筒底部的连接孔一一对应。
[0011]优选的,所述环形套管内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储盐筒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环形限位槽相对应的环形凸起。
[0012]优选的,所述采收管由透明材料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采收管底部开口可拆卸安装有广口管。
[0014]优选的,所述把手与所述支杆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支杆为中空管体,所述支杆与所述储盐筒内部相通。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采收管底部开口罩在蛏洞上
方,向上拉动把手,把手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使得采收管内位于连接板下方的空间处于相对真空的状态,导致蛏洞内的蛏苗缺氧从而爬出洞孔,若因地势限制,导致采收管不便罩在蛏洞上方时,可以旋转把手,使连接板上的穿孔与储盐筒底部的连接孔一一对应,轻轻拍打采收管,可以使储盐筒内的盐撒在蛏洞上,蛏苗不耐高盐、高渗环境,也会从蛏洞内爬出,便于采收,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采收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储盐筒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采收管;
[0024]2‑
环形套管;
[0025]3‑
橡胶套;
[0026]4‑
穿孔;
[0027]5‑
连接板;
[0028]6‑
环形凸起;
[0029]7‑
储盐筒;
[0030]8‑
把手;
[0031]9‑
限位板;
[0032]10

支杆;
[0033]11

扇形槽;
[0034]12

连接孔;
[0035]13

广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7]请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包括采收管1,采收管1内设置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外缘处套设有橡胶套3,连接板5通过橡胶套3与采收管1内壁相接触,连接板5上开设有多个穿孔4;连接板5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套管2,环形套管2将穿孔4包围在内,环形套管2内转动安装有储盐筒7,储盐筒7的底部设置有与穿孔4相对应的连接孔12,储盐筒7顶部设置有支杆10,支杆10顶部一端穿设采收管1并固定安装有把手8;使用时,将采收管1底部开口罩在蛏洞上方,向上拉动把手8,把手8带动连接板5向上移动,使得采收管1内位于连接板5下方的空间处于相对真空的状态,导致蛏洞内的蛏苗缺氧从而爬出洞孔,若因地势限制,导致采收管1不便罩在蛏洞上方时,可以旋转把手8,使连接板5上的穿孔4与储盐筒7底部的连接孔12一一对应,轻轻拍打采收管1,可以使储盐筒7内的
盐撒在蛏洞上,蛏苗不耐高盐、高渗环境,也会从蛏洞内爬出,便于采收,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
[0038]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支杆10两侧相对设置有限位板9,采收管1顶部开设有与限位板9相对应的扇形槽11,当支杆10逆时针旋转至限位板9与扇形槽11接触时,连接板5上的穿孔4与储盐筒7底部的连接孔12相互交错,当支杆10顺时针旋转至限位板9与扇形槽11接触时,连接板5上的穿孔4与储盐筒7底部的连接孔12一一对应;扇形槽11对连接板5的限制使得使用者可以快速封堵或连通储盐筒7底部的连接孔12。
[0039]本实施例中,环形套管2内设置有环形限位槽,储盐筒7表面设置有与环形限位槽相对应的环形凸起6。
[0040]本实施例中,采收管1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观察蛏苗是否离开洞穴。
[0041]本实施例中,把手8与支杆10顶部螺纹连接;支杆10为中空管体,支杆10与储盐筒7内部相通;可以将外部的盐通过支杆10注入储盐筒7内。
[0042]参考图5,本技术第二实施例:采收管1底部开口可拆卸安装有广口管13;广口管13;可以用于罩设在大的蛏洞上。
[004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采收管1底部开口罩在蛏洞上方,向上拉动把手8,把手8带动连接板5向上移动,使得采收管1内位于连接板5下方的空间处于相对真空的状态,导致蛏洞内的蛏苗缺氧从而爬出洞孔,若因地势限制,导致采收管1不便罩在蛏洞上方时,可以旋转把手8,使连接板5上的穿孔4与储盐筒7底部的连接孔12一一对应,轻轻拍打采收管1,可以使储盐筒7内的盐撒在蛏洞上,蛏苗不耐高盐、高渗环境,也会从蛏洞内爬出,便于采收,从而提供了一种省时省力的小型蛏苗采收工具。
[0044]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包括采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收管内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缘处套设有橡胶套,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橡胶套与所述采收管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连接板上表面设置有环形套管,所述环形套管将所述穿孔包围在内,所述环形套管内转动安装有储盐筒,所述储盐筒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穿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储盐筒顶部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顶部一端穿设所述采收管并固定安装有把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蛏苗采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两侧相对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采收管顶部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板相对应的扇形槽,当支杆逆时针旋转至限位板与扇形槽接触时,所述连接板上的穿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义蒋同金
申请(专利权)人:刘瑞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