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夹具及近红外光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1344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进料夹具及近红外光谱装置,涉及近红外光谱仪的技术领域,包括:旋转机构、驱动端和光源组件;光源组件照射在旋转机构上形成测量点,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待测样品,驱动端能够驱动旋转机构带动待测样品相对近红外光谱仪转动,通过控制驱动端的启停,使测量点能够与旋转机构上的待测样品的不同检测位置对应,光源组件发射的检测光线经待测样品反射或折射后被近红外光谱设备接收,无需频繁更换待测样品,同时无需针对不同的待测样品更换设备。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测量成本较高,测量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测量成本较低,测量效率较高的技术效果。测量效率较高的技术效果。测量效率较高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料夹具及近红外光谱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近红外光谱仪
,尤其是涉及一种进料夹具及近红外光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外光近红外光谱仪(Near Infrared Spectrum Instrument,NIRS)是介于可见光和中红外之间的电磁辐射波,美国材料检测协会将近红外光谱区定义为780nm

2526nm的区域,是人们在吸收光谱中发现的第一个非可见光区。近红外光谱区与有机分子中含氢基团振动的合频和各级倍频的吸收区一致,通过扫描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中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而且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样品具有方便、快速、高效、准确和成本较低,不破坏样品,不消耗化学试剂,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0003]现有技术中,对液体的测量需要使用透射照射方式的近红外光谱仪,对粉末的测量需要使用照射后漫反射方式的近红外光谱仪,而对体积较大的固体进行测量时,需要使用较大体积的样品杯并进行漫反射方式的测量。
[0004]但是,因为对固体、液体和粉末测量时,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夹具,用于向近红外光谱仪供给待测样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机构(100)、驱动端(200)和光源组件(300);所述旋转机构(100)上设置有待测样品,所述旋转机构(100)通过所述驱动端(200)与所述近红外光谱仪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端(200)能够驱动所述旋转机构(100)带动待测样品相对所述近红外光谱仪转动;所述光源组件(300)与所述近红外光谱仪连接,所述光源组件(300)照射在所述旋转机构(100)上形成测量点,所述旋转机构(100)带动待测样品相对所述测量点转动,以使所述测量点能够与所述旋转机构(100)上的待测样品的不同检测位置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0)包括旋转盘(110);所述旋转盘(110)设置在所述近红外光谱仪的一侧,所述旋转盘(110)通过所述驱动端(200)与所述近红外光谱仪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110)沿其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待测样品,所述旋转盘(110)能够带动多个待测样品相对所述近红外光谱仪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0)还包括旋转座(140);所述旋转座(140)通过所述驱动端(200)与所述近红外光谱仪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座(140)内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盛放待测样品,所述驱动端(200)能够驱动所述旋转座(140)相对所述近红外光谱仪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料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100)还包括样品杯(120);所述样品杯(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勇刘鑫张振方王志刚刘军王高升吕江川
申请(专利权)人:海能未来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