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95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其包括:鞋大底;鞋套件弯曲围绕组装鞋大底顶面并形成容足室及入足口,鞋套件进一步包含鞋内面及外鞋面,鞋内面及外鞋面间埋设气囊组;延伸件连接于气囊组且朝容足室延伸,另设充气组件装设于延伸件并对应入足口,充气组件与气囊组相连通,充气组件受压、释放的连续操作产生气体充填气囊组内,产生的气体得以充填气囊组,使气囊组逐渐朝容足室内的鞋内面内膨胀,进而包覆足部,其改善已知鞋子包覆性不足、不方便穿脱的缺失。方便穿脱的缺失。方便穿脱的缺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性的充气鞋品


[0001]本技术是应用于鞋类领域的技术,特别一种自适性的充气鞋品。

技术介绍

[0002]鞋子的用途是为了保护足部避免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受伤等,但随着时代的进步,鞋子已经不单只是用来保护足部而已,更多追求在舒适性、功能性等特殊用途,让穿戴者可以跑得更快、跳的更高,且对于足部不会产生伤害性的影响。且鞋子可以分成数个部分,由下至上分别为鞋大底、鞋中底、鞋面以及位于鞋内的鞋垫,而现今市面上的为了达到前述的功能,多数会在鞋子上装有气垫,而气垫的位置可位于鞋大底内部、鞋中底与鞋垫之间,因为足部的底部为接收冲击力量最直接的部位,所以说一般都会将气垫设置在位于足部下方的部位内,借此减缓足部所受的冲击力量。
[0003]然而,大部份都把重点放置在足部底下的缓冲,使足部能够在动作下不会受到冲击力量的冲击而损伤足部的底部,但却忽略了足部其他的部位,像是足部与小腿之间的脚踝关节处、脚趾头(关节)等部位,会因为足部与鞋子之间的包覆性不足而造成损伤,可是包覆性过紧的鞋子大多尺寸会较小而不适合且不方便穿脱,所以说如何让鞋子能够确实的保护整个足部(含脚踝处),又不会让穿戴者感到不舒适且方便穿脱,是申请人所需要探索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可根据穿戴者足部的足形而形成相匹配的鞋内空间,确实包覆足部,借此以保护足部在运动上所有动作,防止足部运动上的伤害产生,其改善已知的鞋子在穿戴后,会因为鞋子无法具有良好的包覆性,以致于足部的许多部位容易发生受伤的情况。
[0005]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与功效,本技术提供一种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其包括:一鞋大底;一鞋套件,其弯曲围绕并以一端组装于鞋大底顶面,该鞋套件的弯曲围绕与该鞋大底间形成一容足室,以及与该容足室相通的一入足口,该鞋套件进一步包含有一鞋内面及一外鞋面,且于该鞋内面及该外鞋面之间埋设有一气囊组;一延伸件,其连接于该气囊组且朝容足室延伸,另设有一充气组件装设于该延伸件并对应该入足口,且该充气组件与该气囊组相连通,且该充气组件于受压、释放的连续操作时产生气体充填于气囊组内;其中,该充气组件的连续受压及释放下,产生的气体得以充填于气囊组内进行充气,而该气囊组逐渐朝位于该容足室内的鞋内面内膨胀。
[0006]可选地,该鞋套件进一步由一第一拼布及一第二拼布相互车缝拼接组合,该外鞋面为该第一拼布的外侧面,而该鞋内面则为第二拼布的内侧面,且该第二拼布比第一拼布具较大的弹性伸缩裕度,而该气囊组的膨胀方向受第一拼布的挡止、受限,并朝该第二拼布方向逐渐膨胀而推移该第二拼布的变形。
[0007]可选地,该鞋套件的一端进一步连接一透气套布,该透气套布是同该鞋套件连接
于该鞋大底,且该透气套布与该鞋大底之间形成一透气室,该透气室是连通该容足室。
[0008]可选地,该鞋套件的该外鞋面进一步设有一泄气组件,该泄气组件是连通于该气囊组,且该泄气组于常态时封阻气囊组内的气体外泄,而在该泄气组件受到按压时则开启且释放气囊组内的气体予以排出该鞋套件外。
[0009]可选地,该鞋套件进一步区分为有二个侧鞋段、一鞋舌段及一后鞋段,该二个侧鞋段的一端是分别连接于该鞋舌段的两侧,该二个侧鞋段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该后鞋段的两侧,且该二个侧鞋段、该鞋舌段及该后鞋段是环绕形成前述的该入足口,且该气囊组则对应该二个侧鞋段及该鞋舌段包含有二个侧囊部及一主囊部,该二个侧囊部是与该主囊部相连通,而该主囊部设有若干缓冲槽沟,各缓冲槽沟分别由面对该鞋内面的一侧朝该外鞋面方向凹设形成,且各缓冲槽沟之间的槽空间为各别独立不相连通,并在各缓冲槽沟与缓冲槽沟之间形成有若干导流渠道,各导流渠道的两端均连通该二个侧囊部,该充气组件所产生的空气是流通于该二个侧囊部、该主囊部及各导流渠道,而各侧囊部末端延伸至该后鞋段位置。
[0010]可选地,在该鞋套件的外鞋面且靠近该充气组件进一步设有一复位肋架,该复位肋架于该鞋套件受压变形后带动该鞋套件回复原状,且该复位肋架包含有一底环部及一斜环部,该斜环部以一端连接于该底环部的一端,而该斜环部的另一端则向上且靠近该入足口后并圈绕于鞋套件的形状而连接于该底环部的另一端。
[0011]可选地,该鞋套件的该外鞋面且位于该后鞋段处进一步设有一复位肋架,该复位肋架于该后鞋段受压变形后带动该后鞋段回复原状,且该复位肋架包含有一底环部及一斜环部,该斜环部以一端连接于该底环部的一端,而该斜环部的另一端则向上且靠近该入足口后并圈绕于鞋套件的形状而连接于该底环部的另一端。
[0012]可选地,在该容足室内进一步设有一鞋垫,该鞋垫是铺设于该容足室内并遮蔽该延伸件的部分,而该鞋垫对应该充气组件是挖设有一孔洞,该充气组件是突出于该孔洞并为在该容足室内。
[0013]使用者在足部穿戴后,通过行走、跑跳的足部运动进行灌气,将埋藏于鞋面内的气囊充饱以包覆足部,使足部穿戴于鞋内具有极佳的包覆性、稳定性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局部(不包含鞋大底)立体示意图。
[0017]图4为第三图分解立体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气囊组、充气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6为图1中VI-VI线段剖面示意图。
[0020]图7为图6足部穿套于容足室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8为图7足部的后脚跟下压且按压充气组件后,产生气体充填入气囊组内的充气状态示意图。
[0022]图9为图8气囊组推抵鞋内面贴附足部的另一视角平面示意图。
[0023]图10为图9泄气组件泄掉气囊组内的气体的动作示意图。
[0024]图11为足部踏压鞋套件后,该复位肋架带动鞋套件回复原状的动作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足部10;鞋大底1;鞋套件2;鞋内面21;外鞋面22;第一拼布23;第二拼布24;侧鞋段25;鞋舌段26;后鞋段27;容足室3;入足口31;气囊组4;侧囊部41;主囊部42;缓冲槽沟43;导流渠道44;延伸件5;充气组件6;前套布7;透气室71;鞋垫8;孔洞81;泄气组件9;复位肋架20;底环部201;斜环部202;修饰布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能达成上述的目的及功效,兹搭配图示就本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其特征与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一种自适性的充气鞋品,提供给足部10穿套,其包括:一鞋大底1;一鞋套件2,其弯曲围绕并以一端组装于鞋大底1,该鞋套件2与该鞋大底1间形成一容足室3,以及与该容足室3相通的一入足口31,该鞋套件2进一步包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鞋大底;一鞋套件,其弯曲围绕并以一端组装于鞋大底顶面,该鞋套件的弯曲围绕与该鞋大底之间形成一容足室,以及与该容足室相通的一入足口,该鞋套件进一步包含有一鞋内面及一外鞋面,且于该鞋内面及该外鞋面之间埋设有一气囊组;一延伸件,其连接于该气囊组且朝容足室延伸,另设有一充气组件装设于该延伸件并对应该入足口,且该充气组件是与该气囊组相连通,且该充气组件是于受压、释放的连续操作时产生气体充填于气囊组内,又该充气组件的连续受压及释放下,产生的气体得以充填于气囊组内进行充气,而该气囊组是逐渐朝位于该容足室内的鞋内面内膨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其特征在于,该鞋套件进一步由一第一拼布及一第二拼布相互车缝拼接组合,该外鞋面为该第一拼布的外侧面,而该鞋内面则为第二拼布的内侧面,且该第二拼布比第一拼布具较大的弹性伸缩裕度,而该气囊组的膨胀方向受第一拼布的挡止、受限,并朝该第二拼布方向逐渐膨胀而推移该第二拼布的变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其特征在于,该鞋套件的一端进一步连接一透气套布,该透气套布是同该鞋套件连接于该鞋大底,且该透气套布与该鞋大底之间形成一透气室,该透气室是连通该容足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其特征在于,该鞋套件的该外鞋面进一步设有一泄气组件,该泄气组件是连通于该气囊组,且该泄气组于常态时封阻气囊组内的气体外泄,而在该泄气组件受到按压时则开启且释放气囊组内的气体予以排出该鞋套件外。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性的充气鞋品,其特征在于,该鞋套件的该外鞋面进一步设有一泄气组件,该泄气组件是连通于该气囊组,且该泄气组于常态时封阻气囊组内的气体外泄,而在该泄气组件受到按压时则开启且释放气囊组内的气体予以排出该鞋套件外。6.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元
申请(专利权)人:裕荣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