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756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8
本申请提供一种第一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线路板;线路板包括多个第一电路以及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绝缘本体位于线路板的第一表面一侧;多个第一端子,第一端子固定在第一绝缘本体上;每个第一端子分别与线路板中的第一电路电连接;线路板还包括:多个第一电连接触点,每个第一电连接触点设置于线路板的第二表面,并分别通过一个第一电路与一个第一端子电连接;连接器组件包括上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避免了在线路板的第一表面设置电连接触点,无需暴露线路板的部分第一表面,使得线路板的长度得以减小,提高了第一连接器的美观性和用户体验,使其能够应用在安装空间狭小的产品中。狭小的产品中。狭小的产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一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0001]本申请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第一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信号与电流的传输与控制的媒介,已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元器件,连接器的各项性能直接决定了连接器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03]现有技术中,应用于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type

c连接器,尤其是一种磁吸连接器,其公端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24个双排矩阵排布的pogo pin,母端具有与其对应的24个双排矩阵排布的触点,当公端与母端连接时,pogo pin与其对应的触点电性连接,用于传导电流或电信号,该连接器公端还包括用于电连接pogo pin与外部电路的PCB线路板,该线路板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多个触点分布于线路板厚度方向的两个平面上,PCB线路板需要将面向绝缘本体的部分触点暴露以方便与导线进行连接,由此增加了公端连接器的长度,降低了连接器的美观性和用户体验,使其无法应用在安装空间有限的产品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一连接器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绝缘本体、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包括多个第一电路以及垂直于其厚度方向的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位于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表面一侧;多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每个所述第一端子分别与所述线路板中的第一电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还包括:多个第一电连接触点,每个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设置于所述线路板的第二表面,并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一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对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用于传导高频电信号,并固定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上;所述线路板还包括第二电路以及不少于所述第二端子的数量的多个孔结构,所述孔结构沿所述线路板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线路板,并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每个所述第二端子的一端分别通过所述孔结构突出或露出所述第二表面,并在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接处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二表面还设置有多个第二电连接触点,每个所述第二电连接触点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第二电路与一个所述第二端子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与所述第二电连接触点分别接近所述线路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并以所述线路板宽度方向的中心轴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还包括导线,所述导线包括多个相互绝缘的第一导体以及第二导体,每个所述第一导体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电连接触点电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导体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电连接触点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一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的接近所述线路板的部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线路板的第一表面所形成的夹角为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贺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知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