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74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7
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包括陶瓷外壳和采用铁磁性金属片制成的盘片,所述盘片被完全包裹在陶瓷外壳的内部,所述盘片放置于非金属锅具中,在电磁炉作用下所述盘片产生涡旋电流发热并从陶瓷外壳传递到锅具及食材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应用广泛,适用于绝大部分平底的非金属锅具,使用时只需将加热片平放入锅内便可,使用便捷。使用便捷。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炉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以其使用方便、安全、卫生、高效节能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故它只能对铁磁性材质的锅具进行加热,不能对陶瓷锅等非铁磁体材质的锅具进行加热,存在局限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如采用在锅底增加一层铁磁性涂层来实现加热功能,当电磁炉的电磁波通过锅底时,在铁磁性材料涂层中能产生电磁涡流并迅速发热,使锅底温度升高,加热锅中物体,又如在锅具外使用电磁炉受热片,以配合非铁磁性材质锅体实现加热功能,这两种方式有以下缺点:1、热效应低下,不能直接加热锅具中的食物和水,不能体现电磁炉高效、节能的特点;2、涂层或受热盘面工作时,温度极高,可以达到500
°
C,存在不安全因素,也容易反过来损坏电磁炉;3、使用次数多了之后,面盘容易变形,涂层也可能脱落。申请号:CN200820088227.6,提供一种置于非金属锅内底面的电磁炉辅助加热片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其金属加热片直接置于汤中不符合传统砂锅煲汤的理念,并且金属片煲的时间一长,可能会有溶出物释放出来接触食材,达不到喝汤养生的效果,也会丧失砂锅煲汤独有的风味。

技术实现思路
r/>[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一种使用方便、能保留砂锅煲汤风味的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包括陶瓷外壳和采用铁磁性金属片制成的盘片,所述盘片被完全包裹在陶瓷外壳的内部。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盘片与所述陶瓷外壳之间设置有碳层。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碳层的厚度为0.5

1mm。
[0007]优选的,所述的盘片为不锈钢材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盘片上设置有若干小孔,用于加强与陶瓷外壳的结合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孔直径为8

10mm,小孔间距为15

20mm。
[0010]优选的,所述的盘片为圆盘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盘片厚度为0.6

1.0mm,所述的盘片的直径小于等于130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陶瓷外壳厚度为10

15mm,所述陶瓷外壳的直径小于等于150mm。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陶瓷外壳及盘片之间设置有碳层,克服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膨胀系数差异较大,热胀冷缩时对加热片的影响;此外由于底片外表面覆盖有陶
瓷外壳,金属盘片不与待加热的汤液接触,防止金属与直接汤液接触破坏砂锅煲汤的独特风味;此外在盘片上设置有若干小孔,陶瓷外壳制作时陶泥进入小孔中,在陶瓷外壳烧制后陶瓷外壳的内部穿过小孔,加强陶瓷外壳与加热片的固定,本技术结构简单,应用广泛,适用于绝大部分平底的非金属锅具,使用时只需将加热片平放入锅内便可,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加热片剖视图。
[0015]图2为盘片示意图。
[0016]图3为加热片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
[0018]实施例: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包括陶瓷外壳2和采用铁磁性金属片制成的盘片1,所述盘片1被完全包裹在陶瓷外壳2的内部,所述盘片1用于配合电磁炉5产生电磁涡流从而迅速发热对砂锅等非金属锅具4内部进行加热,所述陶瓷外壳2用于避免金属盘片1与锅具4内部食物直接接触,所述陶瓷外壳的底面为平面。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盘片1与所述陶瓷外壳2之间设置有碳层,制作时,盘片1表面涂敷淀粉或其他有机糊料,形成涂膜,该有机糊料在组合物内部少氧状态下不易消失,在烧结过程,约350
°
C开始碳化,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完全碳化,当烧结完成后,作为碳留在了铁磁性金属盘片1表面形成碳层3,并被烧结后的陶瓷外壳2包覆,所述的碳层的厚度为0.5

1mm,由于金属材料和陶瓷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在盘片1及陶瓷外壳2之间设置碳层3可以减少热胀冷缩对加热片造成的影响。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盘片1为不锈钢材质。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盘片1上设置有若干小孔11,在制作时陶泥进入小孔11中,在陶瓷外壳烧制完成后陶瓷外壳2的内部穿过小孔11,加强盘片11与陶瓷外壳2的结合结构,防止盘片1在陶瓷外壳2内部松动。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小孔11直径为8

10mm,小孔11间距为15

20mm,保证盘片11的有效发热面积。
[0023]优选的,所述的盘片1为圆盘状,所述盘片1的直径为小于等于130mm,所述的陶瓷外壳2的直径小于等于150mm,能适配大部分非金属锅具4的锅底。
[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盘片1厚度为0.6

1mm,所述陶瓷外壳2的厚度为10

15mm,能较好地保证加热的性能。
[0025]本技术使用时:将非金属锅具4放置于电磁炉上,将加热片放入锅底并添加食材,启动电磁炉5,所述加热片内部的盘片1产生涡旋电流发热并通过陶瓷外壳2传递到锅具4及食材进行加热,所述盘片1的外部设置有陶瓷外壳2,所述陶瓷外壳2防止金属盘片2与食材直接接触,避免金属溶出物在烹饪过程中进入食材中,烹饪更加健康并能保留了砂锅烹饪的独特风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外壳(2)和采用铁磁性金属片制成的盘片(1),所述盘片(1)被完全包裹在陶瓷外壳(2)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片(1)与所述陶瓷外壳(2)之间设置有碳层(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片(1)上设置有若干小孔(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11)直径为8

10mm,小孔(11)间距为15

2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覆陶瓷的置于传统砂锅内底面的电磁炉煲汤加热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斯迪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华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