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0527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加湿器;加湿器形成加湿容腔;在加湿容腔内设有储水腔体和第二风机;储水腔体设有第一加湿出口、第二加热器和超声波雾化装置;第二加热器和超声波雾化装置分别用于产生水雾;水雾通过第一加湿出口进入加湿容腔,加湿器设有第二加湿出口;水雾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加湿出口离开加湿器;在进行加热时,通过第二加热器产生水雾;水雾附带温度;这样能加快试验区内的温度上升;缩短加热时间;进行冷却时;通过超声波雾化装置产生水雾;水雾不附带温度;避免调湿后的空气温度上升;需要增大制冷机组的功率使空气的温度降低;较少能耗。较少能耗。较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试验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低温试验箱主要用于工业产品高温、低温的可靠性试验。对电子电工、汽车工业、航空航天、船舶兵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相关产品的零部件及材料在高温、低温环境下,检验其各项性能指标。
[0003]在中国申请号为201621443635.X;公告日为2017.7.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可拆卸底座,主箱体和可拆卸控制箱,主箱体包括安装箱和试验箱,试验箱内设有传感器、加热器、蒸发器和循环风轮。但是该试验箱进行加热或冷却时;空气从试验箱顶部的入口进入后然后从试验箱底部的出口排出;空气从上向下流动都待检测物品作用;空气不能对待检测物品均匀加热或冷却;试验效果差;同时该加湿器使用不锈钢护套式加热器;其通过对液体进行加热产生蒸汽产生加湿效果;调湿后的空气温度会上升;在进行冷却试验时,加湿后的空气会使试验箱的温度这样会对冷却试验产生影响;进而需要增大制冷机组的功率使空气的温度降低;这样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进行加热时,加湿器能促进温度升高;进行冷却时,加湿器不影响空气冷却,能耗低。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加湿器,加湿器加湿器包括第一架体;第一架体的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架体;第二架体与第一架体另一侧之间设有导向弧面;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形成加湿容腔;在加湿容腔内设有储水腔体和第二风机;储水腔体设有第一加湿出口、第二加热器和超声波雾化装置;第二加热器和超声波雾化装置分别用于产生水雾;水雾通过第一加湿出口进入加湿容腔,加湿器设有第二加湿出口;水雾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加湿出口离开加湿器。
[0006]以上设置,在进行加热时,通过第二加热器产生水雾;水雾附带温度;这样能加快试验区内的温度上升;缩短加热时间;进行冷却时;通过超声波雾化装置产生水雾;水雾不附带温度;避免调湿后的空气温度上升;需要增大制冷机组的功率使空气的温度降低;较少能耗。
[0007]进一步的,储水腔体与第二架体之间形成加湿通道;在第二架体远离第一架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加湿出口。
[0008]以上设置,通过设置第三加湿出口增大水雾的排出量。
[0009]进一步的,水腔体通过加湿管道与水箱连接。
[0010]以上设置,通过水箱为加湿器提供水源。
[0011]进一步的,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蒸发器;蒸发器通过制冷管道与制冷装置连接;蒸发器底部设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冷凝水;蒸发器通过排水管道与水箱连接。
[0012]以上设置,蒸发器收集的冷凝水输入到水箱中;然后再流入储水腔体中用于产生水雾;较少资源浪费。
[0013]进一步的,温度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加热装置。通过第一加热装置进行加热。
[0014]进一步的,箱体成形有试验区和控温区;所述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控温区中;试验区用于对待检测物进行试验;试验区和控温区之间设有隔板;隔板;隔板设有出风口和入风口,试验区与控温区之间通过出风口和入风口连通。
[0015]进一步的,导向弧面与入风口相对设置。
[0016]以上设置,通过设置导向弧面,为循环流动的空气提供导向作用;同时导向弧面与入风口相对设置;这样通过导向弧面改变空气流向后;空气能快速的流入试验区内;加快空气循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中隔板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中控温区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中加湿器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中加湿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如图1

5所示;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箱体包括试验箱体1、安装箱体2、和控温组件;试验箱体1安装在安装箱体2上;试验箱体1形成试验区11和控温区12,所述试验区11设置试验箱体1的一端;控温区12置试验箱体1的另一端;试验区11和控温区12之间设有隔板13,隔板13设有出风口132和入风口131,试验区11与控温区12之间通过出风口132和入风口131连通。
[0024]温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控温区12中;在安装箱体2内设有水箱21和制冷装置22;所述控温组件包括第一风机41、第一加热器42、蒸发器43和加湿器4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热器41为电热丝加热器。水箱21与加湿器44连接;制冷装置22通过冷却管道23与蒸发器43连接;在本实施中,蒸发器43底部设有收集装置(图中未示出);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冷凝水;蒸发器43通过排水管道24与水箱21连接;蒸发器43收集的冷凝水输入到水箱21中;然后再流入加湿器中;较少资源浪费。
[0025]第一加热器42用于对空气加热,制冷装置22和蒸发器43用于对空气进行冷却,加湿器44用于对空气进行加湿,第一风机41带动空气在试验区11和控制区循环流动。所述制冷装置22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
[0026]在试验箱体1上安装有箱门14;箱门14与试验箱体1的一端铰接;所述试验区11位于箱门与隔板13之间。
[0027]在本实施中,出风口132设有两个;在入风口131和出风口132上都设有自闭合挡板15;自闭合挡板15为百叶窗式结构,包括框架和若干扇叶,在闭合状态下各扇叶相互搭接,各扇叶两端设有转轴,转轴与框架相连,扇叶可绕转轴在框架上自由转动,闭合状态下扇叶
转轴下部的重量略大于转轴上部的重量;在第一风机41不启动的情况下,各扇叶在重力的作用下处于竖直状态,相互搭接,使自闭合挡板15闭合,阻止空气通过,这样试验区11起到保温效果。当第一风机41启动,风力作用到扇叶上,风力克服扇叶的重力,使扇叶与竖直方向呈现夹角,自闭合挡板15打开,空气可以通过,这样实现空气在试验区11和控温区12循环流动。
[0028]加湿器44包括第一架体441;第一架体441的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架体442;第二架体442与第一架体441另一侧之间设有导向弧面443;导向弧面443与入风口131相对设置。通过设置导向弧面443,为循环流动的空气提供导向作用;同时导向弧面443与入风口131相对设置;这样通过导向弧面443改变空气流向后;空气能快速的流入试验区11内;加快空气循环。
[0029]所述第一架体441和第二架体442形成加湿容腔444;在加湿容腔444内设有储水腔体445和第二风机446;所述水箱21通过加湿管道25与储水腔体445连接;储水腔体445设有第一加湿出口4451、第二加热器4452和超声波雾化装置445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加热器4452为电热丝加热器。第二加热器4452和超声波雾化装置4453分别用于产生水雾;水雾通过第一加湿出口4451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加湿器包括第一架体;第一架体的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二架体;第二架体与第一架体另一侧之间设有导向弧面;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形成加湿容腔;在加湿容腔内设有储水腔体和第二风机;储水腔体设有第一加湿出口、第二加热器和超声波雾化装置;第二加热器和超声波雾化装置分别用于产生水雾;水雾通过第一加湿出口进入加湿容腔,加湿器设有第二加湿出口;水雾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二加湿出口离开加湿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水腔体与第二架体之间形成加湿通道;在第二架体远离第一架体的一侧设有第三加湿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所述的一种箱体内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水腔体通过加湿管道与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飞任建禧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亚玛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