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卫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31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包括主体、刮板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主体底部一侧,且主体一侧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挡板的连接机构,所述主体和挡板对立的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且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侧面可接触,所述主体一侧安装有警报器,且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均与警报器电连接,所述主体远离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口并安装有滤网,且刮板滑动于滤网一侧,所述主体内部设有用于移动刮板的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把充电桩内部的热量吹离充电桩内部,并对充电桩进行有效的散热,进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使用效果。桩的使用效果。桩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0003]现有的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不具有车辆防撞提示的功能,导致车辆极易和充电桩撞击,降低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因此,亟需重新设计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包括主体、刮板和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主体底部一侧,且主体一侧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挡板的连接机构,所述主体和挡板对立的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且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侧面可接触,所述主体一侧安装有警报器,且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均与警报器电连接,所述主体远离挡板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口并安装有滤网,且刮板滑动于滤网一侧,所述主体内部设有用于移动刮板的移动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主体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内部均滑动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分别安装于刮板一侧两端,且主体一侧挂接有收集盒。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且转板转动于主体一侧,所述转板一侧转动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另一端转动于刮板一侧,所述主体内部转动有转杆,且转杆顶端安装于转板一侧端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转动于主体内部并相互啮合,且第一齿轮套接于转杆表面,所述主体内部一侧水平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于第二齿轮一侧中心处,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安装有扇叶并朝向滤网。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套筒,且套筒水平固定连接于主体一侧端部,所述套筒内部滑动有套杆,且套杆顶端安装于挡板一侧端部,所述套杆表面设有用于复位挡板的复位机构。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位机构包括磁铁,且磁铁有两个并相斥,所述套杆穿过两个磁铁并滑动于两个磁铁内部,且两个磁铁分别安装于挡板一侧和套筒一端。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且弹簧套接于套杆表面,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安装于挡板一侧和套筒一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当在使用该充电桩时,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会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会带动转板转动,转板转动会带动连接板移动,连接板移动会带动刮板移动,从而可对滤网表面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且清理的灰尘会落至收集盒内部被收集,另外旋转电机转动还会带动扇叶转动,进一步的可把充电桩内部的热量吹离充电桩内部,并对充电桩进行有效的散热,进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使用效果。
[0015]2.本技术,当有车辆需要充电时,若车辆和挡板接触,则挡板会带动套杆移动和第二铜块移动,套杆移动会使两个磁铁产生排斥力,当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接触时,警报器会工作,提示车辆快要撞击充电桩,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车辆和充电桩撞击损坏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0016]3.本技术,当有车辆需要充电时,若车辆和挡板接触,则挡板会带动套杆移动和第二铜块移动,套杆移动会使弹簧产生弹力,当第一铜块和第二铜块接触时,警报器会工作,提示车辆快要撞击充电桩,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车辆和充电桩撞击损坏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的主体剖视图;
[002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警报器;3、刮板;4、挡板;5、第一铜块;6、第二铜块;7、套筒;8、滤网;9、转板;10、连接板;11、收集盒;12、滑块;13、滑槽;14、转杆;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旋转电机;18、扇叶;19、套杆;20、磁铁;2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

3,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包括主体1、刮板3和挡板4,挡板4设置于主体1底部一侧,且主体1一侧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挡板4的连接机构,主体1和挡板4对立的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6,且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6侧面
可接触,主体1一侧安装有警报器2,且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6均与警报器2电连接,主体1远离挡板4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口并安装有滤网8,且刮板3滑动于滤网8一侧,主体1内部设有用于移动刮板3的移动机构。
[0025]本实施例,主体1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3,且两个滑槽13内部均滑动有滑块12,两个滑块12分别安装于刮板3一侧两端,且主体1一侧挂接有收集盒11。
[0026]本实施例,移动机构包括转板9、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且转板9转动于主体1一侧,转板9一侧转动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另一端转动于刮板3一侧,主体1内部转动有转杆14,且转杆14顶端安装于转板9一侧端部。
[0027]本实施例,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均转动于主体1内部并相互啮合,且第一齿轮15套接于转杆14表面,主体1内部一侧水平安装有旋转电机17,且旋转电机17的输出轴安装于第二齿轮16一侧中心处,第二齿轮16一侧安装有扇叶18并朝向滤网8。
[0028]本实施例,连接机构包括套筒7,且套筒7水平固定连接于主体1一侧端部,套筒7内部滑动有套杆19,且套杆19顶端安装于挡板4一侧端部,套杆19表面设有用于复位挡板4的复位机构。
[0029]本实施例,复位机构包括磁铁20,且磁铁20有两个并相斥,套杆19穿过两个磁铁20并滑动于两个磁铁20内部,且两个磁铁20分别安装于挡板4一侧和套筒7一端。
[003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时,当在使用该充电桩时,通过旋转电机17带动第二齿轮16转动,第二齿轮16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包括主体(1)、刮板(3)和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设置于主体(1)底部一侧,且主体(1)一侧两端均设有用于连接挡板(4)的连接机构,所述主体(1)和挡板(4)对立的侧面分别安装有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6),且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6)侧面可接触,所述主体(1)一侧安装有警报器(2),且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6)均与警报器(2)电连接,所述主体(1)远离挡板(4)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口并安装有滤网(8),且刮板(3)滑动于滤网(8)一侧,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用于移动刮板(3)的移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两端均开设有滑槽(13),且两个滑槽(13)内部均滑动有滑块(12),两个所述滑块(12)分别安装于刮板(3)一侧两端,且主体(1)一侧挂接有收集盒(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联网的新能源汽车用智能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板(9)、第一齿轮(15)和第二齿轮(16),且转板(9)转动于主体(1)一侧,所述转板(9)一侧转动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另一端转动于刮板(3)一侧,所述主体(1)内部转动有转杆(14),且转杆(14)顶端安装于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卫
申请(专利权)人:武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