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原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与复杂性,随着注水量及注水剖面不均匀性的增加,油井过早水淹,因此需要通过深部调剖来有效的调控储层非均质性,强化水驱波及,有效遏制储层非均质引发的注入水无效或低效循环,提升水驱开发质量,扩大后续驱替液波及效率。
[0003]从70年代开始,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凝胶开始在油田应用于调剖堵水,以聚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为主。常规聚丙烯酰胺存在黏附能力低,增粘性能弱,流度调控能力弱,抗剪切抗温耐盐能力差等缺点。后期出现了两性聚合物,阳离子基团改性的疏水缔合聚合物,使大分子链与岩石的黏附力提高,但聚合物分子量低,耐剪切性能差,甚至与岩石的过量吸附,作用体积低,作用距离短,现场作用效果差;聚丙烯酰胺类凝胶采用加入交联剂在地层深部形成交联凝胶,其成胶粘度大,但大部分交联剂存在有毒、污染环境等问题,而且凝胶体系注入地层中经过剪切、滞留吸附、色谱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适量的纯水、丙烯酰胺、2
‑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丙烯酸钠、疏水单体,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液,其中:丙烯酰胺在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15
‑
22%;2
‑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在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0.01
‑
2.5%;疏水单体单元在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0.001
‑
0.5%;丙烯酸钠在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4
‑
6%;疏水单体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R基为C
10
‑
C
20
的烷基,优选C
12
‑
C
16
的烷基;(2)、向混合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调节其pH至7~9,优选8~8.5;(3)、共聚反应:将反应液的温度调节至
‑
5℃~5℃,保持温度不变,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引发剂,绝热环境下聚合反应3~8h,反应结束后得到胶体,其中:所述引发剂为多元引发剂,其由氧化剂、还原剂、水溶性偶氮引发剂组成,氧化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酰胺加入量的0.001~0.1%,还原剂的加入量为丙烯酰胺加入量的0.001~0.1%,水溶性偶氮引发剂加入量为丙烯酰胺加入量的0.001~0.1%;(4)将胶体造粒、干燥、粉碎,即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反应液的温度调节至
‑
5℃~0℃,保持温度不变,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引发剂,绝热环境下聚合反应5~7h。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氧化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原剂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偏重亚硫酸钠中的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为2,2
‑
偶氮(2
‑
(2
‑
咪唑啉
‑2‑
基)丙烷)二盐酸盐、2,2
‑
偶氮(2
‑
甲基
‑
N
‑
(2
‑
羟基乙基)丙烯酰胺)、2,2偶氮双(2
‑
甲基丙眯)盐酸盐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过叔丁基过氧化氢,所述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所述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为2,2偶氮双(2
‑
甲基丙眯)盐酸盐。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分子量大于2500万。8.堵水调剖用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混料:向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适量的纯水、丙烯酰胺、2
‑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疏水单体,搅拌均匀后形成混合液,其中:丙烯酰胺在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20
‑
30%,优选22~26%;2
‑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在混合液中的质量浓度0.0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林,田玉芹,王涛,史树彬,唐培忠,何海峰,李晓庆,衣哲,韦雪,朱妍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