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30131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所述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包括两个支块;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上;四个第一弹簧,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上,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具有一种有效防止外部震动、磕碰等情况导致仪器受损,同时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到仪器内部,整体对仪器防护效果更好,有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优点。有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优点。有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


[0001]本技术涉及信号接收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

技术介绍

[0002]微波传输技术指的是SDH微波传送设备所采用的各种技术,非视距传播是指当移动台(MS)与基站(BS)之间的直射路径被障碍物挡住后,无线电波只能在经过反射和衍射后到达接收端,此时测量到的数据,将不能正确反映发送端与接受端的真实距离。
[0003]现有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其外壳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方便在运行时给内部电子元件进行自然散热,且该信号接收仪上设置有多个插头方便接入电源和接入其他设备进行连接使用,在日常运行时,存在仪器底部温度较高,整体散热效果较差,且外部的水汽、灰尘等会容易从插头处,散热孔处进入到仪器内部,造成仪器老化较快,易损坏,同时外部震动,运输磕碰,误摔等容易让仪器直接损坏,整体对仪器的防护效果较差。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外部震动、磕碰等情况导致仪器受损,同时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到仪器内部,整体对仪器防护效果更好,有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包括:两个支块;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上;四个第一弹簧,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上,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四个第二弹簧,四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块的顶部;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四个支杆,四个所述支杆均铰接安装在所述防护箱的底部,且四个所述支杆的底端分别与四个所述滑块的顶部相铰接;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防护箱上;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内壁上;信号接收仪本体,所述信号接收仪本体设置在所述防护箱内,且信号接收仪本体的底部与四个所述支腿的顶端相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上均活动套设有第一压簧,两个所述第一压簧的底端均与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挡块,且两个所述第一压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上均固定套设有载板,两个所述载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压网,所述
防护箱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滤棉,且两个所述压网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滤棉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固定安装有风扇。
[0008]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限位杆,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二压簧,且四个所述第二压簧的顶端均与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底端分别延伸到对应的所述第二压簧内,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框体,所述盖板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盖板外,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夹块,且所述双向丝杆贯穿两个所述夹块并与两个所述夹块螺纹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外壁上铰接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透明观察板。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放置槽的顶部内壁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磁环,所述通风管的底部铰接安装有封盘,且所述封盘的一侧外壁与所述磁环的一侧外壁相吸合。
[0011]优选的,所述防护箱的顶部开设有框型槽,所述框型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垫,所述框体的底部延伸到所述框型槽内并与所述密封垫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盖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软垫,且两个所述软垫的底部均与所述信号接收仪本体相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双向丝杆位于所述盖板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两个所述夹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且两个所述防滑垫均与所述信号接收仪本体相接触。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防护箱、支杆、盖板、活动杆、第一压簧、挡块、压网、滤棉、风扇、第二压簧、双向丝杆等相互配合,能够实现遇到转运、移动、误触、磕碰等情况产生震动时,四个第一弹簧与四个第二弹簧能够对信号接收仪本体形成较好的缓冲保护;可对信号接收仪本体能够夹持稳固,通过滤棉与风扇相配合,经过滤棉的挡尘吸水处理后,较为干燥洁净的气体吸入到防护箱内,顺带引导信号接收仪本体产生的热空气一起吹到信号接收仪本体外,有效避免灰尘、水汽等进入到信号接收仪本体内部电子元件中,散热效果较好,同时更换或清理滤棉较为便捷简单,整体对仪器防护效果更好,有效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支块;2、滑杆;3、滑块;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防护箱;7、支杆;
8、盖板;9、支腿;10、信号接收仪本体;11、活动杆;12、第一压簧;13、挡块;14、载板;15、压网;16、放置槽;17、滤棉;18、通风管;19、风扇;20、限位杆;21、第二压簧;22、框体;23、滑槽;24、双向丝杆;25、夹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包括:两个支块1;两个滑杆2,两个所述滑杆2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块1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四个滑块3,四个所述滑块3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2上;四个第一弹簧4,四个所述第一弹簧4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2上,四个所述第一弹簧4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滑块3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第一弹簧4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块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四个第二弹簧5,四个所述第二弹簧5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块1的顶部,遇到转运、移动、误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块;两个滑杆,两个所述滑杆均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四个滑块,四个所述滑块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上;四个第一弹簧,四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所述滑杆上,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四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四个第二弹簧,四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支块的顶部;防护箱,所述防护箱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四个支杆,四个所述支杆均铰接安装在所述防护箱的底部,且四个所述支杆的底端分别与四个所述滑块的顶部相铰接;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防护箱上;四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内壁上;信号接收仪本体,所述信号接收仪本体设置在所述防护箱内,且信号接收仪本体的底部与四个所述支腿的顶端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输技术的信号接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的底部滑动安装有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上均活动套设有第一压簧,两个所述第一压簧的底端均与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挡块,且两个所述第一压簧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挡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活动杆上均固定套设有载板,两个所述载板上均固定安装有压网,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滤棉,且两个所述压网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滤棉的底部相接触,所述防护箱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固定安装有风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视距微波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腾浩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倍增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