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9775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涉及建筑工程检测技术领域。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架设有控制主机,控制主机连接有延伸出箱体的信号传导棒,信号传导棒的端部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箱体用于放置并存储测量所使用的各类零部件,控制主机则用于接收并计算测量所需的信息,信号传导棒用于接触侧壁进而检测灌浆密封度,并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进行传输至控制主机内另外,还应对剪力墙表面进行了水润处理,以提高传感器与测试墙面的贴合度,保证冲击回波响应信号的准确度。的准确度。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检测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顶层制度设计的初步形成,各地的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但也应清楚看到,现阶段装配式建筑仍存在许多问题。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作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主要连接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套筒内灌浆料的较高抗压强度以及微膨胀特性,当受到套筒约束作用时,灌浆料和套筒间产生较大正应力,钢筋借此正应力产生摩擦力,以此传递钢筋轴向应力。因此当灌浆料存在不密实情况,钢筋轴向力传递将收到影响,进而极大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但在实际工程中,钢筋套筒灌浆作为一项隐蔽工程,其密实度常存在不饱满的问题。如何保证钢筋套筒连接的灌浆密实度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对确保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质量和提升结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批量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的前提。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灌浆料密实度无损检测的实用技术方法。
[0003]目前使用的检测技法如下:1、超声波法:在建筑工程领域超声法是一种重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发射源发射稳定的信号超声波该信号会在结构体内部不间断的传播。使用能量转换装置采集超声波信号,并用超声仪放大信号,以便我们能读取在示波器中的信号。超声波采用一面发射一面采集的方法杄信号会穿过整个结构然后采集超声波信号混凝土内部结构信息和材料性能就会存储在这些信号当中杄最后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杄通过频率、声速和振幅三项数据的变化来获得混凝土内部质量信息,但由于该方法需要从试件的2个相对面对测,对发射和接收探头的相对位置及接触面的要求严格,测试费时,且不适用于接收探头难以进入的构件,还受到传感器耦合状态、混凝土含水量和铁皮波纹管及钢筋等因素的干扰影响,使得该方法检测效率显著降低、作业性差,难以实用。
[0004]2、基于放射线的检测技术:放射线(X光、伽马射线、中子、铱192 等)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和直线性,可根据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吸收和再生散射定律,将受到不同程度吸收的射线投射到X射线胶片上,经显影后获得与材料结构或缺陷相对应的不同图像,借以确定缺陷的种类、大小、数量和分布情况,从而判定缺陷的危害性和质量等级。由于放射线检测技术具有图像化的显示效果和检测高精度等优点,在混凝土缺陷检测领域很早就被尝试应用。
[0005]目前,大功率X射线技术在实验室内可以对各种布置形式的钢筋套筒实现无损检测。但由于检测设备过于庞大,且放射性非常高,对人体危害极大,现阶段无法实现工程现场的检测。而小功率的便携式X射线机虽然具备质量较小、放射性小、可应用于现场等优点,但受制于设备管电压、管电流及曝光时间等因素,对套筒居中或梅花形布置的200mm厚预制剪力墙套筒能够看到套筒外形、钢筋形态、接头部位及灌浆密实与非密实区;但对双排对称布置套筒、内叶墙布置的预制夹心保温剪力墙套筒则不能有效成像。大规模的在现场推广
还需解决设备放射性、设备受管电压、管电流等因素的影响程度等。
[0006]3、探地雷达法:探地雷达法也被称为地质雷达法利用高频电磁波激发宽频短脉冲杄从结构物的表面通过反射天线直接传入地下在存在电池差异的部位杄信号经过该部位然后反射到结构表面最后被接收信号的天线接收并可直接根据波形来判断混凝土的缺陷分布概况。由于该检测技术具有清晰度较高、图像直观、对被检测对象的场地要求较低等特性己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检测领域,但在理论研究方面,雷达波在混凝土中传播的衰减特性、雷达波受钢筋的相互干扰、雷达波受混凝土内部缺陷的影响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试验仪器、数据处理方面,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得到更加全面的雷达探测的三维数据,必须加大对多通道或阵列探地雷达的开发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其能够通过冲击波实现灌浆检测。
[0008]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架设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有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信号传导棒,所述信号传导棒的端部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所述信号传导棒的端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连接,所述信号传导棒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传导棒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对信号进行放大并储存的信号放大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信号传导棒端部还设置有冲击构件,所述冲击构件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冲击构件包括钢球,所述钢球与所述信号传导棒一体成型。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冲击构件通过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的显示屏。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箱体包括相互交接的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内填充有柔性垫层。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盖体的活动端外侧壁具有卡接件,所述盒体外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接件相配合的槽口。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所述盖体外侧壁设置有提手。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包括箱体,箱体内架设有控制主机,控制主机连接有延伸出箱体的信号传导棒,信号传导棒的端部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箱体用于放置并存储测量所使用的各类零部件,控制主机则用于接收并计算测量所需的信
息,信号传导棒用于接触侧壁进而检测灌浆密封度,并通过数据采集装置进行传输至控制主机内;本次试验基于冲击回波法,通过激振的方式,对灌浆缺陷的位置、规模等进行定位测试。在布置测点时要综合考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测点间距宜设置为0.02m,信号传导棒有效灌浆长度范围设置 6个测点每个测点激振2次。激振位置与传感器间距保持0.02

0.03m,测点布置完成后,可以把下一个测点作为上一个测点的激振点。如图1

图2所示,测试由下至上进行;在冲击回波测试中,需根据测试模型来选择正确大小的冲击源,设置采集参数,并对试验模型的敲击面进行处理,以保证测试信号可靠,具体要求有:冲击源的选择:若待测结构厚度已知,可首选较大的钢球作为冲击源来进行波速测试和标定;若进行缺陷检测,由于缺陷形式未知,可以以信号传导棒来确定合适的冲击源。采样频率及采样点数:测试仪器的采样频率应大于10倍最高系统响应频率,以满足测试精度要求。由于采样频率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架设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有延伸出所述箱体的信号传导棒,所述信号传导棒的端部设置有数据采集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均与所述控制主机连接,所述信号传导棒的端部与所述信号发射器连接,所述信号传导棒的另一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器与所述信号传导棒之间电连接有用于对信号进行放大并储存的信号放大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筒灌浆密实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导棒端部还设置有冲击构件,所述冲击构件与所述信号接收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世奇安瑞刚范利君褚文段晓东张永煜刘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