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冰敷的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71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冰敷的绷带,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带和冰敷装置,冰敷装置内部有一封闭空腔,空腔被一易破裂的分隔组件分成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绷带省去了冰袋的使用、装配等复杂的操作,避免了冰袋融水对伤创处的污染,使得受伤后的冰敷处理更加便捷和快速,还可对冰敷装置进行更换,固定效果良好,固定方式简单,降低了患者的体力负担。负担。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冰敷的绷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冰敷的绷带。

技术介绍

[0002]冰敷可迅速减少伤口表面,抑制组胺等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微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减轻水肿,缩小毛细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增加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凝固有效控制出血;较低的患部温度还可以抑制细胞活动,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缓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皮肤疼痛的阈值,减轻疼痛。由神经末梢局部压力引起的疼痛通过压迫血管收缩减少。
[0003]专利文献CN 202875604 U公开的一种弹性冰敷绷带中,需要在使用前将冰袋放入袋中来进行冰敷,使用较繁琐,冰敷范围有限,未能达到患处伤口充分的止血、消肿效果;并且冰袋融化后会产生大量的水分,易造成患处伤口有潜在感染的风险。
[0004]综上所述,如何便捷安全地通过冰敷对患处进行止血、消肿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冰敷的绷带,用以解决现有绷带使用繁琐、绷带易与伤口发生粘黏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冰敷的绷带,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带和冰敷装置,冰敷装置内部有一封闭空腔,空腔被一易破裂的分隔组件分成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
[0008]上述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于,通过空腔内的分隔组件将可互相反应的冷却剂和水分开,在受到外力作用后破裂,冷却剂和水混合反应制冷,达到冰敷效果,这一方案省去了冰袋的使用、装配等复杂的操作,避免了冰袋融水对伤创处的污染,使得受伤后的冰敷处理更加便捷和快速。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0]分隔组件为分隔膜。膜材本身具有易破碎的性质,而且体积小、质量轻,可显著减轻绷带的体积和质量。
[0011]分隔膜上设置有刻痕,刻痕呈直线、曲线、折线或锯齿状。该优选方案可提高药包的易破裂性,保证绷带的正常使用。
[0012]固定带和冰敷装置通过一对相匹配的可拆卸卡扣相连接。该设计可使冰敷装置脱离固定带,便于冰敷装置的替换,降低了使用成本,且使得使用者在需进行长时间冰敷时无需取下固定带即可延长冰敷时间,降低了使用难度。
[0013]冰敷装置的下表面设置有一接触垫。接触垫可起到缓冲和保护伤口的作用。
[0014]接触垫包括两层结构:位于上层的施药层和位于下层的灭菌层。施药层的存在可缓释药物至伤口处,为伤口提供消毒、麻醉或是治疗等功效,辅助伤口进行恢复。灭菌层是直接触伤口或烧伤的部分,可避免伤口感染,帮助伤口恢复。
[0015]灭菌层为水凝胶层、纱布层、丙烯酸钠层、棉花层、海绵层、亲水胶体层和纤维层中的一种。上述结构能够在与渗出物接触时形成凝胶,因此该渗出物不粘附于伤口或烧伤。
[0016]固定带的下表面还设置有一粘合层。粘合层可辅助固定带进行固定。
[0017]固定带和粘合层之间还设置有一支撑层。支撑层的作用主要是为冰敷装置上的附加重量提供柔性支撑,减少绷带对伤患的负担。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本技术对于绷带的冰敷装置结构进行了优化,可在冰敷装置的不同腔室内提前装载不同类型的可相互反应的药剂,在使用时,通过挤压或剧烈摇晃等外力作用下破除隔离膜,使得药剂混合并直接产生降温效果,省去了冰袋的使用、装配等复杂的操作,避免了冰袋融水对伤创处的污染,使得受伤后的冰敷处理更加便捷和快速。
[0020]同时本技术绷带的冰敷装置可与固定带分离,可方便地对冰敷装置进行更换;本技术还对冰敷装置与伤创口的接触面进行了结构优化,保证了伤创处的清洁,并可辅助伤口的恢复;另外,本技术的绷带固定效果良好,固定方式简单,降低了患者的体力负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绷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的绷带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固定带;2、冰敷装置;3、空腔;4、分隔膜;5、绝热层;6、卡扣;7、接触垫;8、施药层;9、灭菌层;10、粘合层;11、支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冰敷的绷带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带1和冰敷装置2,在本实施例中,冰敷装置2为方形结构,并且附接到固定带1的中间;冰敷装置2内部有一封闭空腔3,该封闭空腔3被易破裂的分隔组件分成两个互相独立的腔室:第一小腔和第二小腔。上述结构的冰敷装置2,可使制造商或使用者在冰敷装置2的不同腔室内或者不同药包内提前装载不同类型的可相互反应的药剂,在使用时,通过挤压或剧烈摇晃等外力作用下破除隔离组件,使得药剂混合并直接产生降温效果,省去了冰袋的使用、装配等复杂的操作,避免了冰袋融水对伤创处的污染,使得受伤后的冰敷处理更加便捷和快速;比如在本实施例中,垂直设置的分隔膜4将第一小腔与第二小腔分离,在使用前第一小腔内装填有颗粒形式的冷却剂,第二小腔内装填有水分,当需要激活绷带的冰敷功能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挤压、扭曲或摩擦冰敷装置2等方法撕裂分隔膜4,然后摇动整个绷带,以便冷却剂和水混合反应降温来达到冰敷效果,同时,使用者可以将绷带敷在伤口或烧伤处,以提供降温效果。本实施例中,适宜的冷却剂包括硝酸铵、氨基磺酸铵、亚硝酸铵、碳酸钠、碳酸氢钠、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钾、尿素和甲基脲等。本实施例的绷带也可用于缓解疼痛,如头痛或肌肉劳损。在应用于这种情况时,将通过直接将绷带敷贴在受影响区域的皮肤上来提供无需手辅助的
冷却头部、颈部或其他身体部位的方法,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体力负担。
[0028]本实施例中,分隔组件为分隔膜4,分隔膜4可以横置、纵置或者弯曲包围空腔内的部分空间,分隔膜4由防漏的轻薄材料制成,在使用过程中要容易破裂。本实施例中,合适的膜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氯乙烯、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偏二氯乙烯聚合物及其组合。分隔膜4上可设置有刻痕或穿孔,也可以由带半锯齿或脊的玻璃纸制成,以便于在使用期间更容易破裂。分隔膜4可以在制造阶段通过热封、超声波、射频焊接、粘附焊接或其他常用技术连接到冰敷装置2的内部。
[0029]本实施例中,固定带1和冰敷装置2通过一对相匹配、可拆卸的卡扣6相连接。该设计便于冰敷装置2的拆卸和替换,降低了使用成本和使用难度。
[0030]本实施例中,空腔3的上表面和侧面覆盖有绝热层5,以增加冰敷效果的持续时间。
[0031]本实施例中,冰敷装置2下表面还设置有一接触垫7。该接触垫7层可避免冰敷装置2直接与伤口接触,起到缓冲压力和温度的作用。
[0032]本实施例中,接触垫7包括两层结构:位于上层的施药层8和位于下层的灭菌层9。施药层8可在制造过程中层压或应用各种抗生素和/或麻醉剂,抗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冰敷的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带(1)和冰敷装置(2),所述冰敷装置(2)内部有一封闭空腔(3),所述空腔(3)被一易破裂的分隔组件分成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腔室;所述分隔组件为分隔膜(4),所述分隔膜(4)上设置有刻痕,所述刻痕呈直线、曲线、折线或锯齿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敷的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的上表面和侧面覆盖有绝热层(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敷的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和冰敷装置(2)通过一对相匹配的可拆卸卡扣(6)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冰敷的绷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曙光苏超雷光华刘伟杰李宇晟肖文峰旷世达熊依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