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32967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时窗长度,从读取的地震数据中截取每个时窗对应的时窗地震数据;构建与每个时窗地震数据对应的频率系数的反演函数;利用预设算法,对每个反演函数进行迭代求解,直到迭代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每个时窗地震数据的频率系数,作为所述地震数据的时频分解结果;基于所述时频分解结果,生成所述地震数据所属地质检测区域的地质信息;输出所述地震数据所属地质检测区域的地质信息。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利用地震反演策略对地震数据进行高精度时频分解,提高了地震数据谱对应的地质信息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提高地震勘探的成功率。提高地震勘探的成功率。提高地震勘探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地震数据谱分解(Partyka等,1999)将地震数据变换时-频空间中,在该空间中每个记录时间都有对应的频率成分。因此,地震数据体可分解成多个能有效突出地球物理响应的频率体。
[0003]时频分析方法就是将一维的信号转换到二维的时频域中,此时可以将信号中的频率信息看作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变化,频率成分也在发生变化。通过时频分析可以得到信号在频率域的振幅谱和相位谱,这些振幅谱和相位谱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0004]时频分析技术自发轫之初,其应用潜力就初露端倪,这一技术的长足进展,为许多难题的解决带来了曙光,时频分析的方法包括线性时频表示法和二次时频表示法。信号的线性时频表示主要有短时傅立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等。
[0005]STFT实际上就是加窗的傅立叶变换,通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预设时窗长度,从读取的地震数据中截取每个时窗对应的时窗地震数据;构建与每个时窗地震数据对应的频率系数的反演函数;利用预设算法,对每个反演函数进行迭代求解,直到迭代次数达到预设迭代次数得到每个时窗地震数据的频率系数,作为所述地震数据的时频分解结果;基于所述时频分解结果,生成所述地震数据所属地质检测区域的地质信息;输出所述地震数据所属地质检测区域的地质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与每个时窗地震数据对应的频率系数的反演函数,包括:根据预设频率采样间隔、预设频率个数、预设时间采样间隔和每个时窗内时窗地震数据的个数,构建三角函数的基函数;对所述三角函数的基函数对应的正演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所述三角函数的基函数对应的正则方程;对所述正则方程进行求解,得到频率系数模型方程;在模型对角矩阵和数据对角矩阵的约束下,将所述模型对角矩阵和所述数据对角矩阵代入所述正则方程,得到所述正则方程对应的约束方程;基于所述约束方程,确定所述反演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约束方程,确定所述反演函数,包括:基于预设的规则化系数,将所述约束方程转化为适定方程;对所述适定方程进行求解,得到所述反演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质信息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函数的基函数为:F(t,f)=cos(2πkΔfmΔt)+isin(2πkΔfmΔt);其中,F(t,f)为一个由正弦和余弦两个三角函数组成的矩阵,t表示时间,f表示频率,F(t,f)的列数等于预设频率个数,F(t,f)的行数等于每个时窗内时窗地震数据的个数,Δt为预设时间采样间隔,Δf为预设频率采样间隔;所述正演方程为:Fm=d;其中,F=F(t,f),m为频率系数模型,d为每个时窗内时窗地震数据;所述正则方程为:F
*
Fm=F
*
d;其中F
*
为F的复共轭矩阵;所述频率系数模型方程为:m=(F
*
F)-1
F
*
d;所述约束方程为F
w
m
w
=W
d
d;其中,F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树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