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机房空调领域,变频空调系统会根据数据中心热负荷的高低调节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输出,从而实现负荷匹配,满足数据机房的恒温恒湿要求。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对室内温湿度精度有较高要求,常年要求制冷输出的机房空调需要经常应对热负荷波动、湿负荷变动的情况。
[0003]数据中心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出现室内湿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湿度过大容易出现凝露水,湿度太小容易产生静电,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威胁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南方非常容易出现寒潮天气,数据中心围护结构或者通过门窗侵入的湿汽导致数据中心室内湿度过大,机房空调需要加大除湿能力,从而导致蒸发温度过低、室内送风温度波动过大。特别是数据中心高湿低负荷的情况下,机房空调的运行存在矛盾现象:机组匹配低负荷输出,除湿能力下降无法降低室内湿负荷,也就是轻载除湿问题;加大除湿能力满足室内湿度要求了又会超出热负荷的需求,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幅度过大。 />[0004]后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1)、冷凝器(2)、切换阀(3)、喷射器(4)的喷射口及气液分离器(5);换热流路,包括分别处于换热气流的上下游的第一换热器(61)、第二换热器(62),所述第一换热器(61)的第一口通过第一节流元件(71)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61)的第二口与所述切换阀(3)及所述喷射器(4)的引射口同时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62)的第一口通过第二节流元件(72)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1)远离所述第一换热器(61)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62)的第二口与所述切换阀(3)连通;其中,所述切换阀(3)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喷射器(4)的喷射口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61)的第二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62)的第二口连通;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62)的第二口连通,所述喷射器(4)的喷射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61)的第二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1)与所述气液分离器(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8),所述第二节流元件(72)与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1)连接于第一点,所述单向阀(8)处于所述气液分离器(5)与所述第一点之间,所述单向阀(8)仅允许工质由所述气液分离器(5)向所述第一节流元件(71)及第二节流元件(72)的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3)为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具有D口、E口、S口及C口,当所述切换阀(3)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D口与C口连通、E口与S口连通;当所述切换阀(3)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D口与E口连通、C口与S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喷射循环系统运行喷射制冷模式时,所述切换阀(3)处于第一状态,以使所述冷凝器(2)流出的工质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5)内后的气态工质被吸入所述压缩机(1)内,所述气液分离器(5)内的液态工质并联地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61)及第二换热器(62)内后流出汇总于所述喷射器(4)的引射口。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喷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空调喷射循环系统运行常规除湿模式或者轻载除湿模式时,所述切换阀(3)处于第二状态,以使所述冷凝器(2)流出的工质依次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62)、第一换热器(61)后经由所述喷射器(4)的喷射口及引射口流入所述气液分离器(5)内后被吸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桃辉,黄玉优,林海佳,任启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