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54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包括如下组分:碳纳米管、改性PBAT稀释液以及醛类稀释液;包括以下步骤:A、先制备改性PBAT树脂组合物,再将其调配为改性PBAT稀释液;B、在碳纳米管纤维的纺制过程中或纺制完成后,先以改性PBAT稀释液充分浸润碳纳米管纤维,再加入适量的醛类稀释液进行交联;C、通以10~20mA的电流,使得碳纳米管、改性PBAT稀释液以及醛类稀释液之间快速交联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改性PBAT树脂组合物调配的稀释液对碳纳米管纤维进行力学增强,不仅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而且不损伤碳纳米管纤维结构,同时使得制得的PBAT碳纳米管纤维的力学性能进一步提高,绝对强度提高45%以上。强度提高45%以上。强度提高4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纳米管
,具体是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纳米管纤维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纤维材料,是从碳纳米管阵列中抽出获取的,其单股纤维的直径通常在几微米,无法直接应用,因而相关技术人员开发出阵列纺丝法、溶液纺丝法、化学气相沉积纺丝法等特殊纺制工艺,制成碳纳米管纤维材料,在高吸能、高强度等领域有着远超常规的应用效果。
[0003]CN109563649A涉及用于制备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和由此制备的碳纳米管纤维,所述方法包括:在催化剂和催化活化剂的存在下由碳源制备碳纳米管聚集体(S1);使所述碳纳米管聚集体与氧化石墨烯接触(S2);以及使与所述氧化石墨烯接触的所述碳纳米管聚集体纤维化(S3)。
[0004]CN104120604A公开了一种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包括:(1)以生物分子稀释液充分浸润碳纳米管纤维;(2)将浸润后的碳纳米管纤维与醛类进行交联,制得高强度纤维。该高强度纤维较其原先未处理碳纳米管纤维的绝对强度提高40%左右,由70mN提高到100mN。本专利技术首次使用生物分子对碳纳米管纤维进行力学增强,并在碳纳米管纤维内用醛类进行交联使纤维力学进一步提高,这将开拓碳纳米管纤维性能增强的新领域—生物分子;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效果明显,并且不损伤碳纳米管纤维。
[0005]CN105199339A公开一种用于3D打印的PBS/PBAT/CNT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制成:PBS 50

96,PBAT 3

40,增容剂0.5

10,增强剂0.5

5,成核剂0

2。制备方法如下:(1)干燥;(2)称料;(3)高速捏合;(4)熔融挤出;(5)冷却牵引;(6)卷捆。本专利技术采用两种完全降解生物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制备适用于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与传统的聚乳酸(PLA)线材相比,具有较低的打印温度,较好的柔韧性和强度。
[0006]虽然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对碳纳米管纤维的研究,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和缺陷,例如现有技术中组成纤维的碳管之间是在弱的范德华力和少量接触面积下,形成一种松散、彼此容易滑移的结构,从而极大地限制了纯碳纳米管纤维优良性能在宏观情况下的发挥;过于追求高强度,而忽视了对碳纤维管纤维微观结构的保护;而且目前的现有技术对PBAT碳纳米管纤维的研究还是空白。针对这种不足和缺陷,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纯碳纳米管纤维性能受限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碳纳米管纤维制备中,为了提高碳纳米管纤
维的强度或其它性能,在使用浸渍液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活性剂参与反应或使用高温处理使碳纳米管等改性方式,来提高其强度。但是上述方法无法保持碳纳米管纤维组织的完整性以及对纤维的表面的破坏不可避免,例如纤维管表面粗糙、开裂及孔洞。而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人使用PBAT溶液制备碳纳米管纤维,省略加入活性剂以及高温处理等步骤,PBAT溶液本身为极性弱的溶液,对碳纳米管具有温和的、良好的相容性,对于保持碳纳米管纤维的组织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保持化学稳定性以及抗静电性。同时PBAT溶液中加入适当的助剂,提高纤维产品的强度。
[0009]在交联步骤中,专利技术人引入了电致交联的工艺,协同地增加PBAT对碳纤维管的接枝交联反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交联度的有效提升,同时也降低醛类溶液对碳纤维管表面的破坏。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包括如下组分:碳纳米管、改性PBAT稀释液以及醛类稀释液。
[0012]针对上述PBAT碳纳米管纤维的特点,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PBAT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A、先制备改性PBAT树脂组合物,再将其调配为改性PBAT稀释液;
[0014]B、在碳纳米管纤维的纺制过程中或纺制完成后,先以改性PBAT稀释液充分浸润碳纳米管纤维,再加入适量的醛类稀释液进行交联;
[0015]C、通以10~20mA的电流,使得碳纳米管、改性PBAT稀释液以及醛类稀释液之间快速交联固化,制得高强度PBAT碳纳米管纤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改性PBAT树脂组合物的组分包括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铁元素以及助剂。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中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单元含量T%为40~60wt%,且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的熔融指数符合GB/T3682

2000标准,即在温度190℃、负荷5Kg的条件下为8g/10min~25g/10min。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铁的预处理流程如下:称取一定量的粉末状含铁化合物,放入消解罐中,加入硝酸直至完全浸没铁粉,再慢慢滴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反应2~3min后,密封消解罐,放入微波消解炉中进行消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消解罐中的溶液用0.45μm的滤膜过滤后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预定重量。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助剂采用抗氧化剂、抗冲改性剂、光稳定剂、增塑剂以及抗静电剂中的任意两种或多种,其中抗氧化剂采用二丁基羟基甲苯、抗冲改性剂采用氯化聚乙烯、光稳定剂采用受阻胺光稳定剂、增塑剂采用邻苯二甲酸酯、抗静电剂采用烷基磺酸钠,可根据所需的纤维特性进行选配。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A中改性PBAT稀释液的浓度为0.5~2wt%。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B中碳纳米管纤维的纺制工艺采用阵列纺丝法、溶液纺丝法以及化学气相沉积纺丝法中的任意一种,且采用的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或多壁碳纳米管。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B中醛类稀释液的浓度为0.1~2wt%,且醛类稀释液采用戊二醛、甲醛以及乙二醛中的任意一种,并且采用的稀释剂为乙醇。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C中,控制交联固化通入电流的时间为30

120s。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C中高强度PBAT碳纳米管纤维的整体含碳量≤86.5wt%,单股纤维的直径为8~40μm,相对于同等规格的纯碳纳米管纤维,其绝对强度提高45%以上。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本专利技术使用P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BAT碳纳米管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组分:碳纳米管、改性PBAT稀释液以及醛类稀释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先制备改性PBAT树脂组合物,再将其调配为改性PBAT稀释液;B、在碳纳米管纤维的纺制过程中或纺制完成后,先以改性PBAT稀释液充分浸润碳纳米管纤维,再加入适量的醛类稀释液进行交联;C、通以10~20mA的电流,使得碳纳米管、改性PBAT稀释液以及醛类稀释液之间快速交联固化,制得高强度PBAT碳纳米管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改性PBAT树脂组合物的组分包括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铁元素以及助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中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单元含量T%为40~60wt%,且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的熔融指数符合GB/T3682

2000标准,即在温度190℃、负荷5Kg的条件下为8g/10min~25g/10mi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碳纳米管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铁的预处理流程如下:称取一定量的粉末状含铁化合物,放入消解罐中,加入硝酸直至完全浸没铁粉,再慢慢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绿自然生物降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