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急诊治疗
,涉及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胸部闭合性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或自发性气胸,会导致胸腔内的高压即张力性气胸,紧急情况下危及生命可致心跳呼吸停止。一旦发生,必须采取排气减压措施。目前的排气过程中无法判断胸腔内是否有气体残余,有时需要进行多次的检查与再次排气工作,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传统的排气装置,一般是通过持续性对患者进行抽气,将气体排出,不能间隙的对患者进行抽气,使得患者没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抽气的过程中,可能因为抽气过量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包括:
[0005]三通管,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三通管的上端设有三通阀;
[0006]插入针组件,插入针组件与第一端口连接;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通管(2),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所述三通管(2)的上端设有三通阀(2
‑
1);插入针组件(1),插入针组件(1)与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抽气组件(3),包括负压瓶(3
‑
1),负压瓶(3
‑
1)密封滑动连接有活塞板(3
‑
2),负压瓶(3
‑
1)内底部设置电磁板(3
‑
3),所述活塞板(3
‑
2)上嵌设有与电磁板(3
‑
3)相配合的铁板(3
‑
5),活塞板(3
‑
2)与电磁板(3
‑
3)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复位弹簧(3
‑
6),负压瓶(3
‑
1)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3
‑
7),所述伺服电机(3
‑
7)的输出轴连接有转盘(3
‑
8),所述转盘(3
‑
8)侧壁设置导电体(3
‑
9),所述导电体(3
‑
9)等间距设置,负压瓶(1)的顶端表面嵌设多个电接片(3
‑
4),所述电接片(3
‑
4)与电磁板(3
‑
3)电性连接,导电体(3
‑
9)与电接片(3
‑
4)触碰,电磁板(3
‑
3)通电生磁,负压瓶(3
‑
1)的表面设置有出气管(3
‑
10)与抽气管(3
‑
12),出气管(3
‑
10)的出气口设有第一单向阀(3
‑
11),所述抽气管(3
‑
12)通过导管与第二端口连接;导气管(4),与所述第三端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急诊内科用气胸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针组件(1)包括插入针(1
‑
1),插入针(1
‑
1)插入连通管(1
‑
2)的一端与连通管(1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