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41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MWorks软件搭建悬架结构模型,设定悬架结构模型参数,悬架结构模型参数包括结构尺寸参数和/或减振元器件参数;S2、利用MWorks软件搭建悬架虚拟试验台,对悬架结构模型进行仿真;S3、利用MWorks软件获取仿真数据和根据仿真数据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S4、根据评价指标,对悬架结构模型或者悬架结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重复步骤S2至步骤S3,直至评价指标合格。通过利用MWorks软件搭建模型,将悬架定制与选型、参数设置与仿真、性能分析与评价集成建模,可以实现对悬架系统进行快速建模、仿真、分析工作,从而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了开发成本。减少了开发成本。减少了开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架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悬架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缓冲和衰减路面输入冲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一款新型悬架的设计往往需要经过以下过程:悬架设计,包括悬架形式的确定、减振部件的结构设计、各零部件参数设置;建模与仿真,包括悬架振动系统动力学方程的数学建模与求解、物理建模与仿真等;样机试验,主要包括1/4悬架性能测试、整车悬架性能测试;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的评价;优化,主要包括结构优化与参数优化。
[0003]在悬架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空间、性能、成本、工艺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悬架类型,并初步设置较为合理的结构参数;在仿真阶段,设计人员会通过搭建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对悬架性能进行研究;在性能分析阶段,平顺性指标主要包括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轮胎与地面间相对动载荷,操纵稳定性相关的性能指标则是车身俯仰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所述MWorks软件搭建悬架结构模型,设定悬架结构模型参数,所述悬架结构模型参数包括结构尺寸参数和/或减振元器件参数;S2、利用所述MWorks软件搭建悬架虚拟试验台,对所述悬架结构模型进行仿真;S3、利用所述MWorks软件获取仿真数据和根据所述仿真数据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S4、根据所述评价指标,对所述悬架结构模型或者所述悬架结构模型参数进行调整,重复步骤S2至步骤S3,直至所述评价指标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利用MWorks软件搭建悬架结构模型包括定制所述悬架结构模型或者从所述MWorks软件的悬架模型库中选择预设悬架结构模型,所述预设悬架结构模型包括双横臂悬架、单纵臂悬架、麦弗逊悬架和/或多连杆悬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包括:S21、选择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1/4激振试验台或者整车激振试验台;S22、设置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S23、设置路面输入信号;S24、接入传感器;S25、设置仿真时间和仿真步长,进行仿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Works的悬架设计、仿真、分析一体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测试平台为1/4激振试验台时,则所述路面输入信号包括准静态三角波信号、正弦信号、随机信号和/或真实路面数据;当所述测试平台为整车激振试验台时,则所述路面输入信号包括前悬同向阶跃信号、前悬反向阶跃信号、整车向下阶跃信号、单侧脉冲信号和/或所述真实路面数据。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灿梁德栋刘玉辉张宝坤丁吉鲍丙瑞周凡利陈立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