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25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涉及矿山地质技术领域,包括换位装置,换位装置上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内装有挖坑装置,换位装置上装有填埋装置;通过换位装置将驱动装置带到驱动装置中间,后驱动装置内挖坑装置工作向下钻洞,后换位装置将填埋装置带到中间,将树苗放入挖好的坑中,填埋装置工作将坑周围的土填入坑中,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大大减少了劳动力。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地质
,尤其涉及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种植时,需要先在地面上挖坑。现有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种植挖坑往往是采用人工进行挖坑,采用人工挖坑的大大增加了劳动力,同时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效率,而现在市场上的挖坑机大多不设排料口,挖好坑之后,需要将挖坑,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种植挖坑工具。
[0003]公开号为CN21318714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种植挖坑工具,包括电机和扎地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活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钻土杆,所述电机的表面设置有电机罩,所述电机罩下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转杆底部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扎地桶。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用种植挖坑工具,通过电机、扎地桶和钻土杆的设置,使用时,施工人员将扎地桶扎入地下,进而将电机外接电源,继而电机的工作使得传动杆带动转杆转动,转杆的转动使得扎地桶和钻土杆同时向地下转动,但该装置还需要人工进行支撑定位,同时,还需要人工填埋耗费大量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位装置,换位装置上装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内装有挖坑装置,换位装置上装有填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固定安装在顶部固定板上,驱动气缸的缸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部固定板,导向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顶部固定板上,固定支架内固定装有外壳,外壳内装有挖坑装置,挖坑装置上滑动安装有复位组件,外壳上装有阻挡组件,阻止所述挖坑装置下移,外壳下侧装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外壳,驱动外壳上安装有刮土组件,所述驱动气缸工作时带动驱动装置和挖坑装置下移,当阻挡组件触碰到底部固定板时,阻挡组件打开,后所述挖坑装置通过重力原因跟随复位组件下移,当所述挖坑装置触碰到触发组件时,触发组件带动刮土组件进行刮土操作。
[0005]进一步地,所述阻挡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外壳的两侧,阻挡组件通过“七”字形连杆结构实现。
[0006]进一步地,所述触发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滑动安装在外壳两侧与所述阻挡组件同方位。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刮土组件设置有多个,每个刮土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外壳上,刮土组件通过“七”字形连杆结构实现刮土操作。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内部气缸,内部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挖坑装置上,内部气缸的缸壁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板,驱动板两端与所述挖坑装置接触。
[0009]进一步地,所述填埋装置包括底部气缸,底部气缸上固定安装有驱动支撑,底部气缸的缸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头,连接头两端铰接有连杆组件,驱动支撑上滑动安装有填埋组件,驱动支撑固定安装在换位装置上,驱动支撑上固定安装有四个轨迹板,每个轨迹板上设置有开槽,每两个轨迹板固定安装在驱动支撑一侧,所述连杆带动填埋组件在轨迹板的开槽处滑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填埋组件包括成型座,成型座设置有两个,每个成型座上固定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顶部两端设置有突起,每个滑动杆上滑动安装有固定座,每个固定座两端滑动安装在所述驱动支撑上,每个滑动杆顶部两端的突起滑动分别安装在一侧两个轨迹板中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换位装置包括框架,框架上固定安装有齿条,框架两侧固定安装有横向导向柱,每个横向导向柱上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座,靠近齿条一侧的两个滑动座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固定安装有底部电机,底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框架两侧转动安装有两个车轮。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挖坑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中层结构下移,抵达接近地面距离,同时电机带动钻土器转动,进行挖土,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2)本专利技术的钢纤可通过气缸下移过程中,带动两侧定位钢纤插入泥土,使设备整体保持定位平衡,在挖掘过程中减小震动;(3)本专利技术的填埋装置,通过纵向移动的气缸驱动连杆,使其连杆带动滑块在滑动组件上滑动,当合并过程中会经过轨迹板,从而使填土的圆形板形成向下移动和向中间聚拢的整个轨迹动作,堆砌并且夯实土堆,减少了人工的参与;(4)本专利技术的换位装置通过电机驱动齿轮在齿条上行走,可将换位装置上的填埋装置和挖坑装置进行换位,提高了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填埋装置局部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挖坑装置局部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换位装置部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局部示意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挖坑装置内部示意图。
[0020]图8为图6中A处放大图。
[0021]图9为图6中B处放大图。
[0022]附图标号:1

驱动装置;2

挖坑装置;3

换位装置;4

填埋装置;101

驱动气缸;102

固定支架;103

外壳;104

导向柱;105

定位钢钎;106

导向套;107

弹簧一;108

驱动外壳;109

触发块;110

连杆;111

弹簧二;112

导向杆;113

触发销;114

弹簧三;115

连接块;116

连接销;117

连接板;118

刮板;119

转动轴;120

内部气缸;121

驱动板;122

底部固定板;123

顶部固定板;201

电机;202

触发杆;203

顶部支架;204

内导向柱;205

支撑架;206

电机支架;207

钻土器;208

挖坑外筒;301

车轮;302

驱动齿轮;303

齿条;304

滑动座;305

框架;306

底部电机;307

固定板;308

横向导向柱;401

驱动支撑;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位装置(3),换位装置(3)上装有驱动装置(1),驱动装置(1)内装有挖坑装置(2),换位装置(3)上装有填埋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1)包括驱动气缸(101),驱动气缸(101)固定安装在顶部固定板(123)上,驱动气缸(101)的缸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102),固定支架(102)上转动安装有多个导向柱(104),导向柱(1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底部固定板(122),导向柱(1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顶部固定板(123)上,固定支架(102)内固定装有外壳(103),外壳(103)内装有挖坑装置(2),挖坑装置(2)上滑动安装有复位组件,外壳(103)上装有阻挡组件,阻止所述挖坑装置(2)下移,外壳(103)下侧装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外壳(108),驱动外壳(108)上安装有刮土组件,所述驱动气缸(101)工作时带动驱动装置(1)和挖坑装置(2)下移,当阻挡组件触碰到底部固定板(122)时,阻挡组件打开,后所述挖坑装置(2)通过重力原因跟随复位组件下移,当所述挖坑装置(2)触碰到触发组件时,触发组件带动刮土组件进行刮土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在外壳(103)的两侧,阻挡组件通过“七”字形连杆结构实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滑动安装在外壳(103)两侧与所述阻挡组件同方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土组件设置有多个,每个刮土组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外壳(108)上,刮土组件通过“七”字形连杆结构实现刮土操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山地质环境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内部气缸(120),内部气缸(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宝成焦玉国翟代廷伊丽程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