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萘酰亚胺光引发剂、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2918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萘酰亚胺光引发剂、其合成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萘酰亚胺光引发剂紫外吸收峰在300nm以上,与LED光源适配,且光引发活性高,仅0.1wt%就可以快速引发丙烯酸酯单体聚合。分子结构中含有可聚合双键,迁移性大大降低,固化后样品在乙腈中长时间浸泡却未检测到迁移。并且毒性低,细胞能够在含光引发剂的培养基中正常的代谢增殖。包括在涂料、油墨、3D打印、生物医药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生物医药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生物医药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类萘酰亚胺光引发剂、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固化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萘酰亚胺染料,特别涉及一类萘酰亚胺光引发剂、其合成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固化是指在光的照射下单体或低聚物通过光引发剂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是一种市场广阔的绿色技术。其中光引发剂扮演着重要角色,它直接决定着光固化速率的快慢,并影响最终聚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目前市面上大多光引发剂是在汞灯作用下激发的,而且汞灯是光固化领域的传统光源。但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公约,2020年后将禁止或逐步减少汞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传统的固化方式将日益受到环保的限制,因此发光二极管(LED)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除环保性外,LED灯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行费用低、发热低、寿命长、效率高、安全性好等优点。此外汞灯是连续光谱,而且主要吸收处于300nm附近,据此而开发的光引发剂的吸收也主要处于该波段,LED则是带状光谱,包括365、375、385、390、395、405、415和437nm等。因此出现了LED光源与传统光引发剂的吸收光谱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类萘酰亚胺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结构如通式I所示,通式I中:R1为C、O、S原子中的一种;R2选自H、NH2、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8烷基中的一种;X和Y各自独立的选自苯环不确定位置的取代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C1‑8烷基中所指的取代基选自H、OH、SH、NH2、NO2、CN、COOH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苯基中所指的取代基选自H、OH、SH、NH2、NO2、CN、COOH、C1‑8烷氧基、C1‑8烷基氨基、C1‑8酰胺基、卤素或C1‑8卤代烷基中的一种;所述苯环不确定位置的取代基是选自H、OH、SH、NH2、NO2、CN、COOH、C1‑8烷氧基、C1‑8烷基氨基、C1‑8酰胺基、卤素或C1‑8卤代烷基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萘酰亚胺光引发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式Ⅱ所示萘酐类化合物与式Ⅲ所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式Ⅳ所示化合物,反应式如下:(2)式IV所示化合物与丙烯酰氯在有机溶剂中低温下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晓桢吴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利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