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912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属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基础育种群引进;(2)核心育种群构建;(3)F1代家系建立;(4)F1代苗种培育;(5)低盐胁迫养殖筛选;(6)苗种生长速率对比;(7)F1代亲本留种;(8)F2代家系构建;(9)继代选择。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不同来源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通过低盐耐受选育,使培育出的新品系生长速度快、低盐耐受力强,适合在江河地区养殖推广;该育种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经过多代选育,可培育出性状优良的脊尾白虾低盐良种。可培育出性状优良的脊尾白虾低盐良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又名白虾、迎春虾、五须虾等,是一种广温、广盐、杂食性的中型经济虾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市场需求。
[0003]脊尾白虾池塘养殖所需苗种主要通过海区自然纳苗、捕捞天然苗或投放养殖成虾亲本等方式获得,苗种数量和质量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常存在种质来源不稳定、遗传背景不清楚等问题,种质退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生长速度慢、个体大小不均、抗逆能力差等症状,严重制约着脊尾白虾规模化人工养殖的发展,故开展脊尾白虾良种选育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截止目前,已报道的脊尾白虾良种主要有“黄育1号”、“科苏红1号”等,这些品种主要集中于高盐水域方向,而有关脊尾白虾低盐选育方面则尚未见报道。而盐度<10

的江河口低盐水域海水水产养殖品种比较单一,并被完全开发利用,若能培育出耐受低盐水产新品种,对于有效利用低盐水域资源、拓展水产养殖空间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0005]因此,如何提供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基础育种群引进:
[0010]取来自自然海域的不同脊尾白虾野生群体,作为基础育种群体;
[0011](2)核心育种群构建:
[0012]对基础育种群体进行遗传背景分析、低盐驯化测试,从中筛选亲缘关系远、低盐耐受性强的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
[0013](3)F1代家系建立:
[0014]从核心育种群中挑选大规格健康未抱卵虾体,进行相同基础育种群体来源和不同基础育种群体来源配对繁育,建立F1代全同胞、半同胞家系;
[0015](4)F1代苗种培育:
[0016]F1代各家系幼体孵化后进行苗种培育;
[0017](5)低盐胁迫养殖筛选:
[0018]F1代苗种培育至30日龄后,在5d内将养殖水体盐度由8

10

逐渐降低至4
‑5‰

[0019](6)苗种生长速率对比:
[0020]F1代苗种培育至30日龄后,从各家系苗种中筛选大小均匀、活力强健的健康虾体进行同环境生长速率对比实验,分别设置不同盐度梯度,比较不同家系苗种的生长速率及成活率;
[0021](7)F1代亲本留种:
[0022]根据步骤(6)中各家系苗种生长速率、成活率筛选作为留种对象的家系,再根据留种对象取经过步骤(5)养殖筛选的健康虾体进行留种保存,每个留种家系中留种率控制在3

5%;
[0023](8)F2代家系构建:
[0024]从F1代留种家系中继续筛选个体大、活力强的健康未抱卵虾体,进行相同家系来源和不同家系来源配对繁育,根据育种需要适当与核心育种群进行亲本回交,构建F2代全同胞、半同胞家系,近交系数控制在0.1以内;
[0025]获得各家系中,选择亲缘关系远、个体大、活力强的健康雌雄脊尾白虾作为优良品种供生产应用,或者进行(9)继代选择:
[0026]以低盐耐受力强、生长速率快为选育指标,对F2代家系经过4

5代的连续选择;在最终获得各家系中,选择亲缘关系远、个体大、活力强的健康雌雄脊尾白虾作为优良品种供生产应用。
[0027]优选地,步骤(1)中的不同脊尾白虾野生群体收集自不同海域,共收集5

6组脊尾白虾野生群体,并且从每个群体种挑选个体大、活力强的健康虾体组成基础育种群体。
[0028]优选地,步骤(2)中的低盐驯化测试为:
[0029]于不同盐度下对基础育种群体进行驯化,统计各基础育种群体脊尾白虾在各盐度梯度下的成活率,然后按照低盐度高比重、高盐度低比重的方法对各群体成活率进行赋值排序,筛选分值高的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
[0030]进一步优选地,步骤(2)中,根据遗传背景分析、低盐驯化测试结果筛选3

4组基础育种群体构成核心育种群。
[0031]优选地,步骤(3)于室内池中进行苗种繁育,水体盐度8

10

,水温20

24℃。
[0032]优选地,步骤(3)中对亲虾投喂蛤肉、鲜杂鱼等动物性饵料。
[0033]优选地,步骤(4)中幼体孵化后移至室外池中进行培育,水体盐度8

10

,水温24

26℃。室外池塘中有丰富的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可提高苗种成活率。
[0034]优选地,步骤(4)中,早期投喂轮虫、卤虫等饵料,后期逐渐逐渐过渡至颗粒状配合饲料。
[0035]优选地,步骤(5)中在室外池中进行筛选,水体盐度先由8

10

降至6
‑7‰
,待稳定1

2d后再降至4
‑5‰
,水温20

24℃。
[0036]优选地,步骤(5)中通过添加淡水调节盐度,并且低盐胁迫养殖筛选过程中随时关注苗种活动状况,及时捞出死亡个体并调整投饵量(颗粒状配合饲料),低盐胁迫养殖筛选后继续在4
‑5‰
盐度下进行养殖管理。
[0037]优选地,步骤(6)中在室内池中进行试验,水体盐度在2

10

范围内设置多个梯度。水温20

24℃。
[0038]优选地,步骤(6)养殖过程中投喂颗粒状配合饲料。
[0039]优选地,步骤(7)中,留种对象选择4

5组。
[0040]优选地,步骤(8)(9)中,苗种繁育在室内池中进行,幼体孵化后的养殖在室外池中进行,水体盐度均为4
‑5‰

[0041]优选地,步骤(8)中的F2代及步骤(9)中4

5代的苗种繁育、后续养殖方法条件同F1代。
[004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选用不同来源野生群体为基础群体,通过低盐耐受选育,使培育出的新品系生长速度快、低盐耐受力强,适合在江河地区养殖推广;该育种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经过多代选育,可培育出性状优良的脊尾白虾低盐良种。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受低盐的脊尾白虾品系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基础育种群引进:取来自自然海域的不同脊尾白虾野生群体,作为基础育种群体;(2)核心育种群构建:对基础育种群体进行遗传背景分析、低盐驯化测试,从中筛选亲缘关系远、低盐耐受性强的群体构建核心育种群;(3)F1代家系建立:从所述核心育种群中挑选大规格健康未抱卵虾体,进行相同基础育种群体来源和不同基础育种群体来源配对繁育,建立F1代全同胞、半同胞家系;(4)F1代苗种培育:F1代各家系幼体孵化后进行苗种培育;(5)低盐胁迫养殖筛选:F1代苗种培育至30日龄后,在5d内将养殖水体盐度由8

10

逐渐降低至4
‑5‰
;(6)苗种生长速率对比:F1代苗种培育至30日龄后,从各家系苗种中筛选大小均匀、活力强健的健康虾体进行同环境生长速率对比实验,分别设置不同盐度梯度,比较不同家系苗种的生长速率及成活率;(7)F1代亲本留种:根据步骤(6)中各家系苗种生长速率、成活率筛选作为留种对象的家系,再根据留种对象取经过步骤(5)养殖筛选的健康虾体进行留种保存,每个留种家系中留种率控制在3

5%;(8)F2代家系构建:从F1代留种家系中继续筛选个体大、活力强的健康未抱卵虾体,进行相同家系来源和不同家系来源配对繁育,根据育种需要适当与核心育种群进行亲本回交,构建F2代全同胞、半同胞家系,近交系数控制在0.1以内;获得各家系中,选择亲缘关系远、个体大、活力强的健康雌雄脊尾白虾作为优良品种供生产应用,或者进行(9)继代选择:以低盐耐受力强、生长速率快为选育指标,对F2代家系经过4

5代的连续选择;在最终获得各家系中,选择亲缘关系远、个体大、活力强的健康雌雄脊尾白虾作为优良品种供生产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年国周裕华侯文杰刘本伟周文玉潘桂平毕浩顾利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