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建萍专利>正文

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903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需要设计一种能够避免土块碎石飞溅,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土建地桩拆卸设备。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包括有底座、空心筒、破碎筒、升降机构和破碎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调整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空心筒,空心筒上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破碎机构,破碎机构上设有破碎筒。本发明专利技术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破碎筒向下移动与地桩接触,从而再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破碎筒转动,破碎筒转动对地桩进行破碎拆除,空心筒可避免碎石迸射,如此,能够避免土块碎石飞溅,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拆卸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是一种很好的建筑材料,但是良好的性能导致混凝土地桩在拆除时十分麻烦。
[0003]专业申请CN214213673U,公布了一种简易的地线桩拆除钩,包括两个钢管和固定板,两个所述钢管上皆固定套接有两个固定环,两个所述钢管上皆滑动套接有滑锤,两个所述滑锤分别位于两组固定环之间,一个所述钢管的底部固定有钩体,另一个所述钢管的底部固定套接有固定块。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提升滑锤使其冲击固定环带动钩体和固定块上移,钩体和固定块上移可对接地桩提供一个向上的力,可将其拔出,其单人即可轻松操作,利用滑锤上提力即可轻松取出接地桩,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装置不仅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结构简单,费用较低,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虽然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混凝土管桩的拆除需要将其多段进行打断,施工过程中需要时刻小心飞溅的土块碎石,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0004]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和设计一种能够避免土块碎石飞溅,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土建地桩拆卸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施工过程中需要时刻小心飞溅的土块碎石,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土块碎石飞溅,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土建地桩拆卸设备。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包括有底座、空心筒、破碎筒、升降机构和破碎机构,底座上设有用于调整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设有空心筒,空心筒上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破碎机构,破碎机构上设有破碎筒。
[0007]进一步的,升降机构包括有固定架、第一电机、开槽盘、圆形活塞筒、升降活塞杆、第一导管和升降杆,底座顶部左前侧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上部通过螺栓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开槽盘,底座顶部右前侧固接有圆形活塞筒,圆形活塞筒内滑动式设有升降活塞杆,升降活塞杆与开槽盘转动连接,底座顶部后侧左右对称固接有升降杆,左右两侧升降杆与空心筒固定连接,左右两侧升降杆与圆形活塞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管。
[0008]进一步的,破碎机构包括有固定板、第二电机和转轴,空心筒内侧上部固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固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转轴与破碎筒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进一步破碎的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有凸盘、固定框、滑动活塞、弹簧、第二导管、气密箱、伸缩杆和挤压块,破碎筒上部固接有凸盘,空心筒内后
壁下部固接有固定框,固定框内滑动式设有滑动活塞,滑动活塞与凸盘接触,滑动活塞后侧面与固定框内侧之间左右对称固接有弹簧,空心筒内左右两侧下部均固接有气密箱,气密箱与固定框之间连接有第二导管,气密箱下部前后对称连接有伸缩杆,前后两侧伸缩杆内端之间固接有挤压块。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固定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带磁杆、弧形活塞筒、带磁活塞杆、限位环和限位块,升降活塞杆左部固接有带磁杆,底座顶部右前侧固接有弧形活塞筒,弧形活塞筒内滑动式设有带磁活塞杆,带磁活塞杆与带磁杆吸附,底座内部开有空心槽,空心槽与弧形活塞筒连通,底座底部间隔固接有四个限位环,限位环与空心槽连通,限位环内滑动式设有用于插入泥土的限位块。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避免底座翘头的增重组件,增重组件包括有限位板、固定销和增重框,底座顶部前左侧放置有用于放置重物的增重框,增重框外右侧面下前部固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前后两侧都转动式设有固定销,固定销与底座螺纹式连接。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保护第二电机的防护组件,防护组件包括有固定块、固定杆和防护板,空心筒内壁下部间隔固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底部固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底端之间固接有用于保护第二电机的防护板,防护板套于破碎筒上。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空心筒下部间隔开有散热孔。
[0014]本专利技术其显著进步在于:1、本专利技术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破碎筒向下移动与地桩接触,从而再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破碎筒转动,破碎筒转动对地桩进行破碎拆除,空心筒可避免碎石迸射,如此,能够避免土块碎石飞溅,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
[0015]2、本专利技术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气流通过空心槽排入限位环内,进而使得限位块向下移动插入泥土内,如此,可避免拆卸时本装置产生移动。
[0016]3、本专利技术在增重组件的作用下,往增重框内加入适量的配重块,从而可避免底座产生翘头现象,如此,可避免底座产生翘头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破碎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挤压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增重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中:1:底座,2:空心筒,3:破碎筒,4:升降机构,41:固定架,42:第一电机,43:开槽盘,44:圆形活塞筒,45:升降活塞杆,46:第一导管,47:升降杆,5:破碎机构,51:固定板,52:第二电机,53:转轴,6:挤压机构,61:凸盘,62:固定框,63:滑动活塞,64:弹簧,65:第二导管,66:气密箱,67:伸缩杆,68:挤压块,7:限位机构,71:带磁杆,72:弧形活塞筒,73:带磁活塞杆,74:空心槽,75:限位环,76:限位块,8:增重组件,81:限位板,82:固定销,83:增
重框,9:防护组件,91:固定块,92:固定杆,93: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并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27]实施例1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如图1

图4所示,包括有底座1、空心筒2、破碎筒3、升降机构4和破碎机构5,底座1上设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可实现带动调整位置,升降机构4上设有空心筒2,空心筒2上设有破碎机构5,破碎机构5上设有破碎筒3,破碎机构5可实现带动破碎筒3转动。
[0028]如图1

图4所示,升降机构4包括有固定架41、第一电机42、开槽盘43、圆形活塞筒44、升降活塞杆45、第一导管46和升降杆47,底座1顶部左前侧固接有固定架41,固定架41上部通过螺栓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开槽盘43,底座1顶部右前侧固接有圆形活塞筒44,圆形活塞筒44内滑动式设有升降活塞杆45,升降活塞杆45与开槽盘43转动连接,底座1顶部后侧左右对称固接有升降杆47,左右两侧升降杆47与空心筒2固定连接,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包括有底座(1)、空心筒(2)和破碎筒(3),空心筒(2)用于避免碎石土块飞溅,破碎筒(3)用于对地桩进行破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升降机构(4)和破碎机构(5),底座(1)上设有用于调整的升降机构(4),空心筒(2)上设有用于提供动力的破碎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4)包括有固定架(41)、第一电机(42)、开槽盘(43)、圆形活塞筒(44)、升降活塞杆(45)、第一导管(46)和升降杆(47),底座(1)顶部左前侧固接有固定架(41),固定架(41)上部通过螺栓的方式连接有第一电机(42),第一电机(4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开槽盘(43),底座(1)顶部右前侧固接有圆形活塞筒(44),圆形活塞筒(44)内滑动式设有升降活塞杆(45),升降活塞杆(45)与开槽盘(43)转动连接,底座(1)顶部后侧左右对称固接有升降杆(47),左右两侧升降杆(47)与空心筒(2)固定连接,左右两侧升降杆(47)与圆形活塞筒(44)之间连接有第一导管(4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破碎机构(5)包括有固定板(51)、第二电机(52)和转轴(53),空心筒(2)内侧上部固接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中部固接有第二电机(52),第二电机(52)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轴(53),转轴(53)与破碎筒(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建地桩拆卸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进一步破碎的挤压机构(6),挤压机构(6)包括有凸盘(61)、固定框(62)、滑动活塞(63)、弹簧(64)、第二导管(65)、气密箱(66)、伸缩杆(67)和挤压块(68),破碎筒(3)上部固接有凸盘(61),空心筒(2)内后壁下部固接有固定框(62),固定框(62)内滑动式设有滑动活塞(63),滑动活塞(63)与凸盘(61)接触,滑动活塞(63)后侧面与固定框(62)内侧之间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萍
申请(专利权)人:余建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