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993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1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包括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分别设有轿厢、曳引机和对重装置,对重装置位于轿厢的背面,轿厢、曳引机和对重装置之间经钢丝绳依次连接,还包括连接轿厢的反绳轮组,反绳轮组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轿厢底部,反绳轮组的一端设有位于轿厢侧面的第一绳口,反绳轮组的另一端设有位于轿厢背面的第二绳口,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绳口连接电梯井道,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绳口依次连接曳引机和对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对重电梯,特别是一种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的排布结构根据电梯井道的空间需求分为侧对重电梯和后对重电梯,其中侧对重电梯的结构如专利200480000108.5和202010747923.9中所记载的,将电梯对重装置设置在轿厢的侧面,并通过一组倾斜或两组并排设置在轿厢顶部或底部的反绳轮对轿厢进行曳引驱动,使其能够适用于宽度较大、深度较小的井道结构。而后对重电梯则分为背包架电梯和对重后置电梯,其中背包架电梯如201911065672.X所记载的,通过背包结构的电梯轿架对轿厢进行托举,使得对重装置能够设置在背包架电梯的一侧并实现曳引功能;而对重后置电梯则如201620401377.2所记载的,将曳引绳从轿厢的侧部伸出后,通过井道反绳轮牵引至轿厢背面并连接对重装置,使得对重装置在轿底轮排布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将对重装置由轿厢侧部转移至轿厢背部;而后对重电梯相比侧对重电梯则能够适用于宽度较小、深度较大的井道结构。
[0003]但在目前的后对重电梯中,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包括电梯井道(1),电梯井道(1)内分别设有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对重装置(4)位于轿厢(2)的背面,轿厢(2)、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之间经钢丝绳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轿厢(2)的反绳轮组(5),反绳轮组(5)的数量为两组并呈八字形对称设置在轿厢(2)底部,反绳轮组(5)的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侧面的第一绳口(6),反绳轮组(5)的另一端设有位于轿厢(2)背面的第二绳口(7),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过第一绳口(6)连接电梯井道(1),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绳口(7)依次连接曳引机(3)和对重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以轿厢(2)在深度方向的中间线为基准线(8),所述第一绳口(6)和第二绳口(7)分别位于基准线(8)的前后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绳轮组(5)包括并排的两个反绳轮(9),其中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侧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一绳口(6),另一个反绳轮(9)延伸至轿厢(2)背面的外侧并形成第二绳口(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八字形轿底轮结构的后对重电梯,其特征在于:两个反绳轮(9)之间经安装架(10)相互连接,两组反绳轮组(5)的安装架(10)在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明翁文火徐大权李杨李慧陶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默纳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