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电池用耐压壳以及使用该耐压壳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7072 阅读:8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片电池用耐压壳以及使用该耐压壳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属于电池领域,其中,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包括顶盖、底盖和壳体,壳体为双层壳体,内壳体横截面为方形,用于容纳叠片电池,外壳体横截面为圆形。双层壳体的内外壳体由相同或不同材质组成,通过一次挤压或铸造成型。使用该耐压壳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顶盖设有极柱孔,电池单元的极柱从极柱孔伸出,极柱与顶盖接触处有注塑密封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结构美观简单,易于生产装配,且壳体之间的支撑板以及顶盖、底盖中心向内凹陷的防胀槽都提高了壳体的耐压性,当壳体内气压增大时,可有效防止壳体破裂、变形等风险,大幅提高了电池的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电池用耐压壳以及使用该耐压壳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片电池用耐压壳以及使用该耐压壳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截至2020年底在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最大,约为 2.9GW。
[0003]我国在大容量储能电池的研发上基本上是空白,主要受限于生产设备、安全技术、废品率高、量产成本等因素,储能成本的高低是储能系统发展的关键。在现有的锂电池应用中,常涉及超大容量电池的使用。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大容量单体方形锂电池为300Ah,最大容量的单体圆柱电池不大于100Ah,受到单体电池容量的影响,锂电池在储能应用时需要将多个单体电池进行并联来实现所需容量要求的,对于超大容量储能电池系统,为了实现其超大的容量需求,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单体电池进行并联组成电池模块,再与其他的电池模块串联以提高整体电池系统的电压进行多个单体电池的串并联。大容量锂电池在制作时需要将多组电芯并联,多组电芯在并联过程中如果存在连接、对位不当,很容易出现电芯的容量、电阻、电压等性能参数参差不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包括顶盖、底盖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双层壳体,内壳体横截面为方形,用于容纳叠片电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内方外圆的双层壳体,外壳体横截面为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通过一次挤压或铸造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的内外壳体由相同或不同材质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是铝合金、不锈钢、铸钢、碳钢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一次铸造或挤压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由铝合金一次挤压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材料为不锈钢,所述外壳体材料为碳钢。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壳体之间形成由所述支撑板分隔的吸附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使所述支撑板两侧的吸附腔相连通,以增强吸附效果。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内有吸附材料。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叠片电池用耐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玮雷政军蔡潇韩晓宇翟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奥林波斯电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