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BE手术时多功能神经保护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858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2
一种UBE手术时多功能神经保护器械,其包括神经拉钩部分、植骨部分、管型的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设置植骨部分和/或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与神经拉钩部分在体外侧组合的组合结构,组合结构包括组合部分一,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组合部分一上设置引导神经拉钩部分进入的引导通道一;组合部分二上设置引导植骨部分进入的引导通道二;组合部分三上设置引导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通过的引导通道三,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和/或组合部分三为可拆卸的组合连接方式;另外还设置增加可视化的方式如将神经拉钩部分、植骨部分、管型的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设置为透明结构或设置小灯整体器械设置为一次性使用器械,可以节省手术前后的消毒时间,保证手术安全。保证手术安全。保证手术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BE手术时多功能神经保护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UBE(Unilateral BiportalEndoscopy)手术时多功能神经保护器械。

技术介绍

[0002]UBE(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后路单侧两个小切口分别建立经皮观察和操作通道,观察通道内放置关节镜等监视手术视野的内镜器械,操作通道内放置操作工具用于椎管内外手术操作。UBE手术可以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部位的手术,目前主要应用有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及腰椎融合等手术中。
[0003]目前在难度较大的椎间植骨融合手术时,在放入植骨器械及椎间融合器械时,由于操作器械本身的阻挡,关节镜不能有效的看到植骨器械与椎间融合器械的进入路径,虽然过程中有神经拉钩的保护,但操作过程有盲区,不能监视两个操作过程中对神经与硬膜的损伤与挤压;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危险,容易损伤到神经。
[0004]另外现有的手术操作需要先置入神经拉钩后再置入植骨器械及椎间融合器械,神经拉钩与植骨器械与椎间融合器械不关联,神经拉钩的进入路径对后续的植骨器械或椎间融合器械的进入路径无有效引导,在神经拉钩进入后再进入植骨器械或椎间融合器械时耗时长,且不安全。
[0005]因此,需要一种可以保证UBE手术,有效避免操作通道内器械对神经损伤的器械,另外还需要解决多步骤频繁置入手术器械耗时时间长,容易出危险的问题。
[0006]专利技术人期望设计一种可以将植骨器械与椎间融合器械与神经拉钩有效联合的神经保护器械,以实现神经拉钩进入后对植骨器械或椎间融合器械进入方向的引导及神经保护的作用;以起到加快操作,并减少手术风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UBE手术时多功能神经保护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种UBE手术时多功能神经保护器械,其包括神经拉钩部分、植骨部分、管型的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设置植骨部分和/或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与神经拉钩部分在体外侧组合的组合结构,组合结构包括组合部分一,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组合部分一上设置引导神经拉钩部分进入的引导通道一;组合部分二上设置引导植骨部分进入的引导通道二;组合部分三上设置引导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通过的引导通道三,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和/或组合部分三为可拆卸的组合连接方式;神经拉钩部分包括,伸入结构,伸入结构前端的拉钩段;植骨部分包括植骨管,植骨漏斗,植骨管内的植骨推杆;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包括保证椎间融合器通过的保护通道。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很好的将植骨部分、神经拉钩部分、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进行组合,植骨部分通过伸入引导通道二实现与神经拉钩部分的组合引导;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通过引导通道三实现与神经拉钩部分的组合引导,组合结构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对植骨部分及椎间融合器进入的方向引导。过程中通过设置神经拉钩,
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可以有效防止植骨过程及椎间融合器进入过程中对神经的伤害。
[0008]使用时,先将组合部分一套在神经拉钩上,后神经拉钩部分送入到神经位置,实现对组合入路的神经的保护操作,后控制神经拉钩部分对神经的保护状态,组合部分二提前设置到组合部分一上或需要时组合到组合部分一上,后通过将植骨部分伸入引导通道二内后实现对进入方向的引导,待植骨结束后将植骨部分撤除,将组合部分二更换为组合部分三;后通过组合部分三上的引导通道三将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引导进入手术位置;然后通过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的保护通道将椎间融合器安全的送入到手术区域,当完成神经拉钩完成使用后,将器械撤出完成对整个器械的使用;本器械可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器械。
[0009]进一步,组合部分一与伸入结构的相对位置为可调整与锁死的方式,或者和组合部分二与植骨管的相对位置为可调整与锁死的方式;组合部分三与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的相对位置为可调整与锁死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单独使用或者同时使用,并且同时使用时角度可以调整,使用简单方便。
[0010]进一步,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及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三的连接结构不通过引导通道一、引导通道二和引导通道三。
[0011]进一步,组合部分一、组合部分二及组合部分三都为长方体结构,组合后,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二圆心连线与两长方体的横边平行;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三圆心连线与两长方体的横边平行;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的连接结构错开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二设置,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三的连接结构错开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三设置;此种设置可以减少设置时的相互干扰。
[0012]进一步,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为两个单独的部分,并分别设置连接结构与组合部分一连接,或者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为一个整体结构,设置一个连接结构与组合部分一连接;且设置能实现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相对组合部分一位置切换的转换结构。
[0013]进一步,连接结构包括:组合部分一上设置的固定结构,及设置在组合部分二或组合部分三上与固定结构配合连接的配合结构。
[0014]进一步,固定结构与配合结构为可实现转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当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为一整体结构时;将配合结构的中心设置在整体结构的中心位置,此种设置在使用完植骨部分后,将整体结构旋转180度,实现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位置的切换;当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单独设置时拆分固定结构与配合结构实现实现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位置的切换。
[0015]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操作钮、圆柱形突起、连接段,连接段将操作钮和圆柱形突起连接为一体,配合结构包括组合部分二或组合部分三上的容纳圆柱形突起的容纳腔,圆柱形突起在容纳腔内转动,实现角度的调节。进一步,圆柱形突起上设置连接段,连接段与组合部分一一体连接。
[0016]进一步,所述容纳腔靠近组合部分二或组合部分三的第一侧设置卡死结构,卡死结构为圆弧形,卡死结构内侧与容纳腔的第二侧设置至少一个圆形凹槽,卡死结构任意一端设置挡块。
[0017]进一步,所述卡死结构两侧均设置至少一的卡死突,与容纳腔内凹槽相互配合,卡死突与圆形凹槽紧密接触,正常状态下为固定状态,用力转动时卡死突就会在凹槽内脱出
进入下一个凹槽,实现转动。
[0018]进一步,连接段的长度小于5mm;此种设置可以有效保证引导通道内的植骨套筒靠近伸入结构进入,且能实现角度调整。此种设置可以实现伸入结构的左右摆动及向前侧倾斜的角度调整需求。进一步,当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为一整体结构时;将容纳腔的圆心设置在整体结构的中心位置。
[0019]进一步,所述组合部分一设置为两个移动块组成,分为带引导通道一的第一移动块,与带有固定结构的第二移动块;第一移动块与第二移动块间通过一根圆杆连接,二者可以实现相对转动。此种方式可以实现组合部分一的两个方向的角度调整,进而实现神经拉钩两个方向的角度调整。
[0020]或者,固定结构包括万向球头,配合结构为容纳万向球头的万向球窝;此种设置可以实现多个方向的调节。
[0021]进一步,当组合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神经剥离功能的植骨器械,其包括神经拉钩部分、植骨部分、管型的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其特征在于,设置植骨部分和/或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与神经拉钩部分在体外侧组合的组合结构,组合结构包括组合部分一,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组合部分一上设置引导神经拉钩部分进入的引导通道一;组合部分二上设置引导植骨部分进入的引导通道二;组合部分三上设置引导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通过的引导通道三,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和/或组合部分三为可拆卸的组合连接方式;神经拉钩部分包括,伸入结构,伸入结构前端的拉钩段;植骨部分包括植骨管,植骨管内的植骨推杆;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包括保证椎间融合器通过的保护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神经剥离功能的植骨器械,其特征在于,组合部分一与伸入结构的相对位置为可调整与锁死的方式,或者和组合部分二与植骨管的相对位置为可调整与锁死的方式;组合部分三与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的相对位置为可调整与锁死的方式;优选的,合部分一外侧设置锁死组合部分一与伸入结构位置的锁死结构一,组合部分二外侧设置锁死组合部分二与植骨管位置的锁死结构二;组合部分三外侧设置锁死组合部分三与椎间融合器保护部分位置的锁死结构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神经剥离功能的植骨器械,其特征在于,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二的圆心连线与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的组合连接处的中心线不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神经剥离功能的植骨器械,其特征在于,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及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三的连接结构不通过引导通道一、引导通道二和引导通道三;优选的,组合部分一、组合部分二及组合部分三都为长方体结构,组合后,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二圆心连线与两长方体的横边平行;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三圆心连线与两长方体的横边平行;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二的连接结构错开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二设置,组合部分一与组合部分三的连接结构错开引导通道一与引导通道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神经剥离功能的植骨器械,其特征在于,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为两个单独的部分,并分别设置连接结构与组合部分一连接,或者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为一个整体结构,设置一个连接结构与组合部分一连接;且设置能实现组合部分二与组合部分三相对组合部分一位置切换的转换结构。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琦孟海杨雍李想苏楠于凌佳林吉生谭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