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858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一组贯穿其底部的穿孔,所述穿孔上连通有固定在固定板顶部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内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供电缆本体缠绕的弧形壳,所述保护管内还设有用于将两个弧形壳分开的压缩件;所述保护管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固定有固定环。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电缆本体进行固定后,还预留了供电缆本体延伸的部分,可以使电缆本体在出现摇晃时,通过拉伸电缆本体的预留部分,避免了电缆本体被反复拉扯出现断裂等情况,同时一定程度上抵消电缆本体了晃动幅度,还减轻了固定板承受的压力,避免了电缆本体与固定板之间出现松动等情况。固定板之间出现松动等情况。固定板之间出现松动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保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组运行时,所使用的电缆种类繁多,同时风力发电机组塔筒中的电缆根据塔筒的高度,会向下悬垂十几米或几十米不等,当外部风力,特别是位于海边的发电机组塔筒由于海风风力过大等情况下,塔筒受风力影响而摆动,电缆悬垂在塔内的部分则会随着晃动,使得多根电缆相互摩擦或撞击塔筒内壁后出现损坏;因此现如今塔筒内有设有用于对电缆悬垂部分进行固定的装置,将多根电缆分开后一一进行固定,防止塔筒因风力过大出现摇晃时,多根电缆随着出现摇晃而造成多根电缆相互摩擦等情况;但电缆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塔筒内后,固定装置对电缆进行硬性固定,当塔筒晃动时反复对电缆本身进行拉扯,同样会导致电缆本身出现损坏,严重时甚至造成电缆出现断裂的情况,或者当电缆被反复拉扯,造成固定装置出现松动后,电缆会与固定装置之间发生摩擦,造成电缆出现磨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解决了现如今的固定装置对电缆进行硬性固定的方式,当塔筒晃动时反复对电缆本身进行拉扯,同样会导致电缆本身出现损坏,或者当电缆被反复拉扯,造成固定装置出现松动后,电缆会与固定装置之间发生摩擦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一组贯穿其底部的穿孔,所述穿孔上连通有固定在固定板顶部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内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供电缆本体缠绕的弧形壳,所述保护管内还设有用于将两个弧形壳分开的压缩件;所述保护管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固定有固定环,所述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环上方的移动环,所述固定环和移动环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电缆本体的表面与移动环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电缆本体位于固定环和移动环之间的部分呈弯曲状态。
[000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固定板固定在塔筒内,电缆本体的一端穿过穿孔后进入保护管内,电缆本体再绕两个弧形壳的外壁缠绕一圈(电缆本体不进入两个弧形壳之间),然后电缆本体穿过固定环和移动环的内侧,电缆本体的表面与移动环的内壁相固定后,电缆本体的端部则延伸至移动环外,固定板上的一组穿孔将多个电缆本体区分开,使每根电缆本体之间都具有间隙;当外部的风力过大造成塔筒晃动时,电缆本体位于高处的一端(位于移动环上方的部分)随着
晃动时,造成移动环向上移动,使移动环将弹簧拉伸,电缆本体位于固定环和移动环之间呈弯曲状态的部分则被略微拉直,使电缆本体具有可延伸的部分,同时对电缆本体的晃动幅度进行限制,避免多根电缆本体相互碰撞在一起;同时缠绕在弧形壳上的部分,可以避免电缆本体位于弧形壳上方的部分晃动后,带动电缆本体位于弧形壳下方的部分晃动;当风力过大等情况,电缆本体位于移动环上方的部分摇晃幅度过大时,电缆本体位于固定环和移动环之间呈弯曲的状态被拉直后,电缆本体缠绕在两个弧形壳上的部分则收紧,使两个弧形壳对压缩件进行挤压后,进一步的增加电缆本体可延伸至的部分;本专利技术对电缆本体进行固定后,还预留了供电缆本体延伸的部分,可以使电缆本体在出现摇晃时,通过拉伸电缆本体的预留部分,避免了电缆本体被反复拉扯出现断裂等情况,同时一定程度上抵消电缆本体了晃动幅度,还减轻了固定板承受的压力,避免了电缆本体与固定板之间出现松动等情况。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5为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固定板;2、穿孔;3、保护管;31、弧形壳;4、伸缩板;41、警报器;42、挤压杆;5、连接管;51、固定环;52、移动环;53、弹簧;54、限位杆;55、环形块;6、电缆本体;7、限位环;8、连接环;81、固定杆;82、海绵圈;83、拉绳;84、电机;841、收卷辊;842、固定架;843、连接架;844、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
[001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顶部开设有一组贯穿其底部的穿孔2,所述穿孔2上连通有固定在固定板1顶部的保护管3,所述保护管3内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供电缆本体6缠绕的弧形壳31,所述保护管3内还设有用于将两个弧形壳31分开的压缩件;所述保护管3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内固定有固定环51,所述连接管5内滑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环51上方的移动环52,所述固定环51和移动环52之间固定有弹簧53;所述电缆本体6的表面与移动环52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电缆本体6位于固定环51和移动环52之间的部分呈弯曲状态。
[0016]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一组连接环8,一组所述连接环8分别与一组穿孔2相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环8之间固定有固定杆81,所述连接环8的内侧固定有环型的海绵圈82;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有电机84,所述电机84的转轴上固定有收卷辊841,所述收卷辊841上固定有拉绳83,所述拉绳83背离收卷辊841的一端与一个固定杆81相固定;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架843和固定架842,所述连接架843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辅助拉绳83移动的转杆844,所述电机84位于固定架842的内侧。塔筒位于不同的环境下时,电缆本体6位于固定板1和地面之间的部分出现潮湿或布满灰尘等情况时,
可以启动电机84,电机84采用伺服电机,当收卷辊841转动后,对拉绳83反复放卷或收卷,使一组连接环8反复上下移动后,海绵圈82可以对电缆本体6上的灰尘或水分进行有效的处理,转杆844则可以辅助拉绳83的移动;每次对电缆本体6进行清理后,工作人员只需对海绵圈82进行更换即可,无需工作人员爬高对电缆本体6进行清理。
[0017]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环51的顶部放置有直径大于其内环直径的环形块55,所述环形块55的内侧与电缆本体6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环51的顶部固定有贯穿移动环52并且与移动环52滑动连接的限位杆54,所述限位杆54穿过弹簧53的内侧。环形块55可以避免电缆本体6呈弯曲的部分向下坠落,保证了电缆本体6处于固定环51和移动环52之间的部分呈弯曲状态;限位杆54可以避免弹簧53随意晃动;同时弹簧53和限位杆54的数量均设置有多个,以便于更好的辅助移动环52向上滑动或复原。
[0018]如图2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顶部开设有一组贯穿其底部的穿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2)上连通有固定在固定板(1)顶部的保护管(3),所述保护管(3)内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供电缆本体(6)缠绕的弧形壳(31),所述保护管(3)内还设有用于将两个弧形壳(31)分开的压缩件;所述保护管(3)的顶部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内固定有固定环(51),所述连接管(5)内滑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环(51)上方的移动环(52),所述固定环(51)和移动环(52)之间固定有弹簧(53);所述电缆本体(6)的表面与移动环(52)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电缆本体(6)位于固定环(51)和移动环(52)之间的部分呈弯曲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电缆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一组连接环(8),一组所述连接环(8)分别与一组穿孔(2)相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环(8)之间固定有固定杆(81),所述连接环(8)的内侧固定有海绵圈(82),所述电缆本体(6)的一端穿过海绵圈(82)的内侧;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有电机(84),所述电机(84)的转轴上固定有收卷辊(841),所述收卷辊(841)上固定有拉绳(83),所述拉绳(83)背离收卷辊(841)的一端与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甲田孙荣德李丽娜冯珍李雪艳
申请(专利权)人:砀山红旗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