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574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平台、通讯服务器、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远程控制客户端、节点网关、上位机、至少三个采集节点,其中,至少三个采集节点通过节点网关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远程控制客户端和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之间通过通讯网络实现通信,云服务器平台与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之间通过通讯网络实现通信,云服务器平台通过通讯服务器与节点网关连接,远程控制客户端基于区块链技术对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本方案将优先级区分技术以及区块链与光伏微网结合,可以实现对光伏微网的全面控制与运行状态的精确掌握。网的全面控制与运行状态的精确掌握。网的全面控制与运行状态的精确掌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网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能源紧缺和环保问题日益严重,这促使人们去开发利用新的清洁能源,但无论是否使用清洁能源,都要节省用电。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热潮中,光伏微网发电技术有着及其突出的优势。如果光伏微网发电可以实现用户侧优先供电,多余电量并入公网的功能,光伏微网不但供电可靠,而且接入公网安全稳定,因此备受青睐。本方案将物联网技术和优先级区分技术以及区块链与光伏微网结合,可以实现对光伏微网的全面控制与运行状态的精确掌握,根据系统的变化就可以有效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也可以保障系统产生的数据的安全性。使得电网在信息化、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达到对电网的智能管理,区块链是一种高速度、公开透明、安全可信、集体维护、可追溯、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系统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性,数据通信速度快,供电效率极高;优先级分析技术以分时段为基础通过各电器功率为用电侧区分优先级,本方案根据功率匹配原则和就近原则以节省电耗提高供电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光伏微网的全面控制与运行状态的精确掌握,根据系统的变化即可有效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平台、通讯服务器、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远程控制客户端、节点网关、上位机、至少三个采集节点,其中,至少三个采集节点通过节点网关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远程控制客户端和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之间通过通讯网络实现通信,云服务器平台与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之间通过通讯网络实现通信,云服务器平台通过通讯服务器与节点网关连接,远程控制客户端基于区块链技术对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0005]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各采集节点处的摄像头,用于对用电侧及供电侧的客户、管理员、设计师、操作员进行识别验证,以确保产品数据安全;所述摄像头均通过节点网关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云服务器平台包括用电侧商场模块、光伏微网发电数据库、用户用电功率数据库、光伏微网供电云平台控制中心、北斗定位数据库,所述光伏微网发电数据库、用户用电功率数据库、用电侧商场模块分别与所述光伏微网供电云平台控制中心连接,
所述用电侧商场模块用于确定是否购电。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远程控制客户端包括客户用远程控制客户端、设计师用远程控制客户端、管理员用远程控制客户端,客户用远程控制客户端用于提交用户是否购电,管理员用远程控制客户端用于控制供电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确保产品数据安全。
[0008]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北斗定位系统,所述北斗定位系统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所述北斗定位系统用于对需要用电的区域和光伏微网发电区域进行定位,并将定位结果传输给所述云服务器平台,再根据就近原则选择供电。
[0009]在上述方案中,根据用户所在地区一年中不同的季节风光特点、一天中不同的天气情况的风光特点进行调控,以便满足用户不同的季节、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电力的需求,利用北斗定位系统可以根据就近原则避免热消耗,提高供电效率。
[0010]更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采集节点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第一地面接收机,所述第一检测模块、第一无线模块、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为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检测模块、第一地面接收机、第一无线模块供电,所述采集节点为光伏微网供电侧和用电侧。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无线模块采用5G无线通讯模块;第一电源模块采用电池;第一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能监测器,且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能监测器分别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第一地面接收器与北斗定位数据库连接。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能监测器采用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霍尔功率传感器。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节点网关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二电源模块、第二地面接收机,所述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为第二控制模块、第二检测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二地面接收机供电。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无线模块采用5G无线通讯模块;第二电源模块采用电池;第二检测模块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电能监测器,且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电能监测器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第二地面接收机与北斗定位数据库连接。
[0015]在上述方案中,根据用户所在地区一年中不同的季节风光特点、一天中不同的天气情况的风光特点进行调控,以便满足用户不同的季节、一天中不同时段对电力的需求。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第二电能监测器采用霍尔电压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和霍尔功率传感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案将区块链技术和优先级分析技术与光伏微网进行结合,可以实现对光伏微网的全面控制与运行状态的精确掌握,根据功率匹配原则和就近原则以节省电耗提高供电效率,根据系统的变化就可以有效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使得电网在信息化、安全运行、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得到较大提高达到对电网的智能管理。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
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模块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云服务器平台模块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远程控制客户端模块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供电侧采集节点模块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用电侧节点网关模块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控制模块电路原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温度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服务器平台、通讯服务器、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远程控制客户端、节点网关、上位机、至少三个采集节点,其中,至少三个采集节点通过节点网关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远程控制客户端和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之间通过通讯网络实现通信,云服务器平台与客户信息注册登陆验证服务器之间通过通讯网络实现通信,云服务器平台通过通讯服务器与节点网关连接,远程控制客户端基于区块链技术对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各采集节点处的摄像头,用于对用电侧及供电侧的客户、管理员、设计师、操作员进行识别验证,以确保产品数据安全;所述摄像头均通过节点网关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包括用电侧商场模块、光伏微网发电数据库、用户用电功率数据库、光伏微网供电云平台控制中心、北斗定位数据库,所述光伏微网发电数据库、用户用电功率数据库、用电侧商场模块分别与所述光伏微网供电云平台控制中心连接,所述用电侧商场模块用于确定是否购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客户端包括客户用远程控制客户端、设计师用远程控制客户端、管理员用远程控制客户端,客户用远程控制客户端用于提交用户是否购电,管理员用远程控制客户端用于控制供电以及对数据进行分类存储,确保产品数据安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和优先级分析技术的光伏微网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北斗定位系统,所述北斗定位系统与所述云服务器平台通信连接,所述北斗定位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舒怡朱雷张秀霞郭静怡魏少勃绍朱林孙昭李晓英邢东源郝健马源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