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2856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包括步骤一,对温室进行杀菌;在灌溉营养液内加入双氧水后向植株进行灌溉;步骤二,在温室内以预定面积悬挂黄板或在植株种植的行间距之间防治黄带;间隔周期随机对黄板或黄带进行取样,监测果蝇数量,当其中一周期中的果蝇数量大于每平方米一只时,进入下一步骤;步骤三,在温室内均匀放置诱捕装置并向诱捕装置内放置熟透的切段香蕉;间隔一周清理诱捕装置并更换切段香蕉;步骤四,向温室内的植株喷洒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乳油和胺氯菊酯熏烟剂药物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步骤五,向温室内的植株叶面喷洒雾化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主要通过物理防治,采用诱捕和减少食物来源的方式控制果蝇群体数量,避免爆发。避免爆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果蝇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果蝇是指昆虫纲(Isecta)双翅目(Diptera)果蝇科(Drosophilidae)的昆虫,已描述物种超过4000种,其中包括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拟暗果蝇(D.pseudoobscura)等一系列模式物种。果蝇的1个完整的生活周期分为4个明显的时期,即卵

幼虫



成虫。卵经22

24h孵化为幼虫,幼虫经两次蜕皮为三龄幼虫,幼虫生活约4d左右化蛹,以后逐渐硬化变成深褐色,此时即将羽化;成虫果蝇自羽化后8h可交配,2d后即可产卵,成虫果蝇在25℃下一般存活37d。成虫常见于腐败植物及果子的周围,产卵于其中。幼虫孳生于腐败水果或其他腐败植物质中。果蝇常常在腐烂的水果中生长和繁殖,所以在人群居住的地区,若能稍加注意就可能见到,如腐烂的水果及蔬菜上,垃圾堆里,酿造厂的车间以及某些厨房、火车、轮船甚至飞机上都可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0003]现有玻璃温室种植中经常会发生果蝇虫害,致使对作物的成熟果实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造成在植株上裂开的番茄果实腐烂发霉加剧,污染正常成熟的番茄果实,防控不利时甚至会影响经济作物的最终产量。
[0004]因此,亟须提出一种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控制果蝇群体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对温室进行杀菌;在灌溉营养液内加入双氧水后向植株进行灌溉;
[0008]步骤二,在温室内以预定面积悬挂黄板或在植株种植的行间距之间防治黄带;
[0009]间隔周期随机对黄板或黄带进行取样,监测果蝇数量,当其中一周期中的果蝇数量大于每平方米一只时,进入下一步骤;
[0010]步骤三,在温室内均匀放置诱捕装置并向诱捕装置内放置熟透的切段香蕉;间隔一周清理诱捕装置并更换切段香蕉;
[0011]步骤四,向温室内的植株喷洒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乳油和胺氯菊酯熏烟剂药物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12]步骤五,向温室内的植株叶面喷洒雾化水。
[0013]进一步的,步骤二还包括,间隔每周将成熟果实裂果清理出温室。
[0014]进一步的,步骤二还包括,对温室内园艺作业产生的园艺垃圾,定期或立即清除到温室外。
[0015]进一步的,步骤二中,黄板从温室顶悬挂至植株下部,悬挂高度为 20cm

40cm;黄带沿植株种植的行间距中心垂直放置,黄带高度为 20cm

40cm。
[0016]进一步的,悬挂黄板时,每公顷悬挂100

200张。
[0017]进一步的,对黄板进行取样时,每周取样1

2张。
[0018]进一步的,所述诱捕装置为诱捕瓶或自制瓶。
[0019]进一步的,所述自制瓶由矿泉水瓶在瓶口向下8cm

10cm位置剪断,并将瓶口倒插入瓶身制成。
[0020]进一步的,所述温室植株种植于基质条上,所述基质条沿温室内的种植行分布。
[0021]进一步的,所述诱捕装置平放于温室植株的基质条上。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物理防治,采用诱捕和减少食物来源的方式控制果蝇群体数量,避免爆发。以高效的方式诱捕果蝇,不会对作物培育形成不良影响,进而不会对作物结果造成影响。可以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实施例的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6]步骤一,对温室进行杀菌;在灌溉营养液内加入双氧水后向植株进行灌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1500

2000倍的双氧水溶液向植株的叶片表面和茎部喷砂;所述1500

2000倍的双氧水溶液指双氧水与水的体积比例为1:1500

2000
[0027]步骤二,在温室内以预定面积悬挂黄板或黄带;
[0028]间隔周期随机对黄板或黄带进行取样,监测果蝇数量,当其中一周期中的果蝇数量大于每平方米一只时,进入下一步骤;
[0029]步骤三,在温室内均匀放置诱捕装置并向诱捕装置内放置熟透的切段香蕉;间隔一周清理诱捕装置并更换切段香蕉;
[0030]步骤四,向温室内的植株喷洒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乳油和胺氯菊酯熏烟剂药物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31]在本实施例中,向植株喷洒灭蝇胺水溶液时,所用灭蝇胺水溶液为浓度为10%灭蝇胺水剂与水按照1:1000的体积进行配比;向植株喷洒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水溶液时,所述使用29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与水按照1:200的体积进行配比;向植株喷洒阿维菌素乳油时,使用3%阿维菌素乳油与水按照1: 100的体积进行配比;向植株喷洒胺氯菊酯熏烟剂时,使用1.7%胺氯菊酯熏烟剂与水按照1:1的体积进行配比;
[0032]喷洒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乳油时使用喷雾喷洒机喷洒于植株的叶面;喷洒胺氯菊酯熏烟剂时,使用喷烟机喷洒于地面。
[0033]步骤五,向温室内的植株叶面喷洒雾化水。
[0034]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手段之一为:选用具有粘性的黄板或黄带对果蝇实施第一轮诱捕,进而达到全方面杀灭果蝇的技术目的。
[0035]优选的,将上述黄板或黄带设置在植株下部果蝇易于出没的位置附近,可以取得更好的诱捕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手段之二为:针对果蝇进行密切监测,在植株下部悬挂监测黄板,每公顷100

200张,每周选取1

2张进行果蝇数量统计,当果蝇数量明显上升时,每平米大于一只,采用第二轮诱捕手段。
[0037]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手段之三为:选用熟透的香蕉,切段,放在诱捕瓶内,对果蝇成虫进行第二轮诱捕。果蝇成虫根据其食性,会进入诱捕瓶内进食香蕉同时向香蕉内产卵。当诱捕瓶放置一周后清理诱捕瓶内的成虫和香蕉残留物并进行焚烧,进而达到全方面杀灭果蝇的技术目的。诱捕瓶在使用后,用水洗净以进行复用。
[0038]优选的,将诱捕瓶放置于植株种植间隔间的基质条上,且瓶口开口处平放以取得更好的诱捕效果。所述基质条为植株种植的载体,分布于温室的种植行上。本实施例中的诱捕瓶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对温室进行杀菌;在灌溉营养液内加入双氧水后向植株进行灌溉;步骤二,在温室内以预定面积悬挂黄板或黄带;间隔周期随机对黄板或黄带进行取样,监测果蝇数量,当其中一周期中的果蝇数量大于每平方米一只时,进入下一步骤;步骤三,在温室内均匀放置诱捕装置并向诱捕装置内放置熟透的切段香蕉;间隔一周清理诱捕装置并更换切段香蕉;步骤四,向温室内的植株喷洒灭蝇胺、高效氯氰菊酯乳油、阿维菌素乳油和胺氯菊酯熏烟剂药物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步骤五,向温室内的植株叶面喷洒雾化水。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还包括,每周将成熟果实裂果清理出温室。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还包括,对温室内园艺作业产生的园艺垃圾,定期或立即清除到温室外。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温室环境下果蝇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黄板从温室顶悬挂至植株下部,悬挂高度为2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德旺王安全伍尤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