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8550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30 23:51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配电安全的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元器件的位置信息,作为电器位置;获取配电箱的红外图像;将电器位置与红外图像进行匹配,获取元器件的图像位置;基于红外图像获取图像位置对应的电器温度;判断电器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获取相应的图像位置,作为异常位置;基于异常位置输出告警信息。本申请具有提高对配电箱问题故障发生原因寻找的便捷性,尽可能保证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的效果。性的效果。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配电安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按电器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
[0003]然而上述的控制方式,当配电箱中的元器件损坏之后,检修人员需要对配电箱中的元器件进行逐一排查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操作较为麻烦,且会降低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寻找配电箱问题故障发生原因的便捷性,尽可能保证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元器件的位置信息,作为电器位置;获取配电箱的红外图像;将所述电器位置与所述红外图像进行匹配,获取所述元器件的图像位置;基于所述红外图像获取所述图像位置对应的电器温度;判断所述电器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获取相应的所述图像位置,作为异常位置;基于所述异常位置输出告警信息。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电器位置和红外图像获取图像位置,然后通过判断电器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的大小能够判断配电箱中的元器件是否异常发热,如果电器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就证明元器件发生异常发热,此时获取相应的图像位置,作为异常位置,并根据异常位置输出告警信息,能够对维修人员进行提醒,方便维修人员通过异常位置较为准确的寻找元器件的位置,同时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检修,从而能够提高对配电箱问题故障发生原因寻找的便捷性,尽可能保证配电箱使用的安全性。
[0007]作为优选,所述获取元器件的位置信息,作为电器位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元器件的电路参数;判断所述电路参数是否大于参数阈值;若是,则获取所述电路参数大于所述参数阈值的持续时间;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时间阈值;
若是,则生成断路指令;基于所述断路指令以控制所述配电箱内的开关断路。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电路参数是否大于参数阈值能够判断电路是否发生异常,如果大于,就证明发生了异常,此时获取电路参数大于参数阈值的持续时间,并判断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能够判断电路参数异常是否能够对元器件造成不可逆的损坏,如果大于,就成断路指令,从而控制配电箱内的开关断路,尽可能保证配电箱内元器件的安全性,提高用电安全。
[0009]作为优选,所述获取元器件的电路参数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配电箱的环境湿度,作为第一湿度;判断所述第一湿度是否大于湿度阈值,并获得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则生成加热指令;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以控制所述配电箱内的加热器加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湿度大于湿度阈值时,生成加热指令以控制加热器加热,从而能够将配电箱内的水汽进行蒸发,提高配电箱的干燥性,进而提高元器件的安全性,提高配电箱的用电安全。
[0011]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以控制配电箱内的加热器加热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配电箱的内部温度;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与第二温度阈值匹配,并获得匹配结果;若所述匹配结果为否,则生成调整指令;基于所述调整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器的温度进行调整。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内部温度与第二温度阈值是否匹配,能够判断配电箱内的温度是否适合元器件,如果不匹配,此时生成调整指令以控制加热器的温度调整,从而使配电箱的温度适合元器件,能够减小元器件因为温度不合适而发生损坏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
[0013]作为优选,所述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与第二温度阈值匹配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大于上限阈值;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小于下限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包括所述上限阈值和所述下限阈值;当所述内部温度小于等于所述上限阈值且所述内部温度大于等于所述下限阈值时,所述内部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匹配。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内部温度维持在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间,能够防止配电箱的内部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进一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用电安全。
[0015]作为优选,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器的温度进行调整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获取所述加热温度与所述上限阈值和所述下限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当所述加热温度大于所述上限阈值时,基于所述调整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温度降低至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
当所述加热温度小于所述下限阈值时,基于所述调整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温度升高至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温度大于上限阈值,根据调整指令控制加热温度降低至第二温度阈值内,当加热温度小于下限阈值,根据调整指令控制加热温度升高值第二温度阈值内,能够减小元器件由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发生损坏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配电箱的用电安全。
[0017]作为优选,还包括:当所述加热温度位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范围内时,基于所述加热温度和所述上限阈值获取调节温度;基于所述调节温度获取升温指令;基于所述升温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温度升高至所述上限阈值。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加热温度和上限阈值获取升温指令,并根据升温指令将加热温度升高值上限阈值能够加速配电箱内水汽的蒸发速度,提高配电箱的干燥时间,进一步减小元器件被损坏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配电箱的用电安全。
[0019]作为优选,还包括:当所述加热温度升高值所述上限阈值之后,获取配电箱的环境湿度,作为第二湿度;判断所述第二湿度是否小于所述湿度阈值;若是,则获取调控指令;基于所述调控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温度再次位于所述上限阈值和所述下限阈值之间。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判断第二湿度是否小于湿度阈值,能够判断加热之后配电箱内的湿度是否降低,如果是,则获取调控指令,并根据调控指令控制加热器的温度再次降低并位于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之间,能够减少电能的损耗,进一步减小温度过高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元器件的安全性,进而提高配电箱用电的安全性。
[002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元器件的位置信息,作为电器位置;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箱的红外图像;第二位置获取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器位置与所述红外图像进行匹配,获取所述元器件的图像位置;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红外图像获取所述图像位置对应的电器温度;温度判断模块,用判断所述电器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第三位置获取模块,当所述电器温度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时,用于获取相应的所述图像位置,作为异常位置;告警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电箱安全用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元器件的位置信息,作为电器位置;获取配电箱的红外图像;将所述电器位置与所述红外图像进行匹配,获取所述元器件的图像位置;基于所述红外图像获取所述图像位置对应的电器温度;判断所述电器温度是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获取相应的所述图像位置,作为异常位置;基于所述异常位置输出告警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元器件的位置信息,作为电器位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元器件的电路参数;判断所述电路参数是否大于参数阈值;若是,则获取所述电路参数大于所述参数阈值的持续时间;判断所述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时间阈值;若是,则生成断路指令;基于所述断路指令以控制所述配电箱内的开关断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元器件的电路参数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配电箱的环境湿度,作为第一湿度;判断所述第一湿度是否大于湿度阈值,并获得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则生成加热指令;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以控制所述配电箱内的加热器加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加热指令以控制配电箱内的加热器加热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配电箱的内部温度;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与第二温度阈值匹配,并获得匹配结果;若所述匹配结果为否,则生成调整指令;基于所述调整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器的温度进行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与第二温度阈值匹配包括如下步骤: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大于上限阈值;判断所述内部温度是否小于下限阈值;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包括所述上限阈值和所述下限阈值;当所述内部温度小于等于所述上限阈值且所述内部温度大于等于所述下限阈值时,所述内部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调整指令以控制所述加热器的温度进行调整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获取所述加热温度与所述上限阈值和所述下限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伯温陈耀忠郑亮柯可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同耀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